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重视实验教学,体会生物乐趣
【作者】 李 赟
【机构】 甘肃省庄浪县柳梁中学
【正文】初中生物是让学生学习自然奥秘的学科,能够让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向学生展示了自然中的生物组成及生物之间的联系。在宏观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可是在微观方面,人的眼睛观察能力有限,不能看到微生物并分辨出微生物的内部结构,所以需要借助实验仪器,在实验课程中学习。学生通过生物实验会对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提高自身对生物的认知水平。所以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生物学科的乐趣。下面就笔者近几年的生物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生物实验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明确了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学生才能从根本上了解生物实验,引发学习兴趣,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效果。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好奇心强,但又缺乏对实验的认识。有些学生感觉实验课比较好玩,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科学的学习态度,加上生物实验在课程中所占比例较低,所以往往引不起学生的重视,这些现象给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些困难。所以,在生物实验课前,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的目的所在,更要让学生明确生物实验在生活、生产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例如,笔者在介绍显微物镜的应用时,向学生陈述了显微物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医生首先对疾病进行诊断,通过化验,然后将血细胞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进而得到医生的诊断结果。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显微物镜的发展进程及其在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秉持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进行生物实验学习研究。在生物实验学习中,教师要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将生物实验教学与其他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
二、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设计实验是教材只提出实验课题,而实验原理的运用、实验方法的采用、实验材料的选择装备、实验步骤的安排则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一种模式。传统的实验模式是根据教材的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教师按部就班地独立完成实验的一种模式。为了使实验课上得更生动精彩,笔者认为,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设计实验,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来操作控制,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动手动脑,心灵手巧。”例如,在“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实验中,教材主要选用桃花为实验材料,但当时桃花尚未开放,怎么办呢?正当学生苦思冥想时,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马上意识到此时正是羊蹄甲盛开的季节,可选用它来代替桃花,实验效果更明显。因此,学生设计实验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完成,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充分体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对其能力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作适当的点拨。学生设计实验模式还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在“野生动物的保护”实验中,学生可以用不同方式设计实验方案,喜欢集邮的学生会发现部分邮票以珍稀野生动物为图案,并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进行实验设计;有的学生则对农贸市场、酒楼、宾馆等出售受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这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设计实验模式的优越性,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三、合理分配实验小组,加强实验演示
生物实验课程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耐心指导,实验的具体实施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生物理论的消化与吸收。在课堂上为了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教师要充分地做好实验前的组织工作,在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分配实验小组,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等因素,选出小组长,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相互讨论,及时向老师请教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同学之间要友好合作,互帮互助。教师要做好学生实验的引导工作,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巡视学生实验,及时指正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对于学生实验操作而言,能否得以顺利实施,与教师的现场演示是密不可分的。根据生物实验所具有的特点,教师在具体的演示过程中一定要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娴熟的实验技巧。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演示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可以选取多种实验方法,对比不同实验方法下实验数据是否存在差异,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四、在生物实验课中充分体现多媒体的重要性
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生物教学信息化、现代化,并将从教育思想、观念、教材、教具、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对生物教学产生影响,尤其在生物实验课中,要更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生物实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的浓厚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在准备实验时,预先运用录像、投影把学生带到生物自然界的情境中,让学生更熟悉生物的生态环境。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生物实验课中,多媒体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有助于调动学生自行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结合学生观察实验,开展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像、理解的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开拓学生视野。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使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来认识那些不易直接观察、感知的事物,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的,在生物课堂上,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敢于实践,贯彻落实生物实验教学课程新标准,巧用生物实验,使生物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一、明确生物实验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明确了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学生才能从根本上了解生物实验,引发学习兴趣,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效果。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好奇心强,但又缺乏对实验的认识。有些学生感觉实验课比较好玩,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科学的学习态度,加上生物实验在课程中所占比例较低,所以往往引不起学生的重视,这些现象给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些困难。所以,在生物实验课前,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的目的所在,更要让学生明确生物实验在生活、生产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例如,笔者在介绍显微物镜的应用时,向学生陈述了显微物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医生首先对疾病进行诊断,通过化验,然后将血细胞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进而得到医生的诊断结果。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显微物镜的发展进程及其在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秉持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进行生物实验学习研究。在生物实验学习中,教师要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将生物实验教学与其他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
二、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设计实验是教材只提出实验课题,而实验原理的运用、实验方法的采用、实验材料的选择装备、实验步骤的安排则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一种模式。传统的实验模式是根据教材的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教师按部就班地独立完成实验的一种模式。为了使实验课上得更生动精彩,笔者认为,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设计实验,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来操作控制,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动手动脑,心灵手巧。”例如,在“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实验中,教材主要选用桃花为实验材料,但当时桃花尚未开放,怎么办呢?正当学生苦思冥想时,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马上意识到此时正是羊蹄甲盛开的季节,可选用它来代替桃花,实验效果更明显。因此,学生设计实验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完成,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充分体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对其能力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作适当的点拨。学生设计实验模式还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在“野生动物的保护”实验中,学生可以用不同方式设计实验方案,喜欢集邮的学生会发现部分邮票以珍稀野生动物为图案,并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进行实验设计;有的学生则对农贸市场、酒楼、宾馆等出售受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这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设计实验模式的优越性,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三、合理分配实验小组,加强实验演示
生物实验课程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耐心指导,实验的具体实施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生物理论的消化与吸收。在课堂上为了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教师要充分地做好实验前的组织工作,在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分配实验小组,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等因素,选出小组长,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相互讨论,及时向老师请教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同学之间要友好合作,互帮互助。教师要做好学生实验的引导工作,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巡视学生实验,及时指正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对于学生实验操作而言,能否得以顺利实施,与教师的现场演示是密不可分的。根据生物实验所具有的特点,教师在具体的演示过程中一定要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娴熟的实验技巧。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演示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可以选取多种实验方法,对比不同实验方法下实验数据是否存在差异,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四、在生物实验课中充分体现多媒体的重要性
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生物教学信息化、现代化,并将从教育思想、观念、教材、教具、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对生物教学产生影响,尤其在生物实验课中,要更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生物实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的浓厚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在准备实验时,预先运用录像、投影把学生带到生物自然界的情境中,让学生更熟悉生物的生态环境。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生物实验课中,多媒体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有助于调动学生自行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结合学生观察实验,开展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像、理解的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开拓学生视野。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使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来认识那些不易直接观察、感知的事物,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的,在生物课堂上,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敢于实践,贯彻落实生物实验教学课程新标准,巧用生物实验,使生物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