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作者】 王德龙
【机构】 贵州省盘县淤泥乡伽米小学
【正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而现在的一些品德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的居多,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如何才能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呢?下面笔者就自己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谈体会。
一、品德与社会课的现状
(一)各方对学科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应试教育模式并没有真正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校,包括学生以及家长等各个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觉得小学阶段语、数、才是主课,只要把主课学好了,就能上一所重点中学,根本不重视其它课程。农村小学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是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还不如上成自习写作业的好。
(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滞后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目前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滞后。教师认为教材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特别是农村小学,计算机未达到普及,即使有计算机的学校,教师也不懂,无法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更新教学方式、手段。
(三)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影响课程教学质量
由于受教师编制的限制,农村没有专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更不能去奢望专业教师,《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都是担任多门学科的教师兼任。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足够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过程,所以导致《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只是局限于读文字、看图片等方式方法,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四)学生对学科不感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所以有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都是从生活中取材,到了高年级,就会增加一些关于地理、历史的知识,是加强学生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现在的学生眼高手低,生活中的知识,他们认为太简单,他们在生活中就已经会了没必要再学了。而有些内容比如有关抗战历史、祖国建设、科技发展等内容,因为农村学生们平日阅读量小,听的少,见得更少,他们认为这些知识离他们又太遥远,好像想够又够不着的感觉。因此,他们对《品德与社会》学科不感兴趣。
二、教学策略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也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因为课程上的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所以从学校到教师以及学生和家长要从思想上提高重视,将《品德与社会》课正规起来,真正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
1、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力度督查开课情况。学校要按课标要求开齐开足课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严格进考核。
2、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深挖教材,切实上好每节品德课。
3、注意引导家长和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塑造学生灵魂,教育学生成才中的作用,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品德与社会学科同语数一样重要,绝非是可有可无的“副课”。
(二)善于从教材出发,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时,会投入百倍的努力。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师要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
(三)优化课堂教学,更新观念,活用教材,敢于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
教材总是滞后的,这是因为社会、科学、人的认识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发展着。在教学中要注重转变观念,力求树立先进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联系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对陈旧的过时的内容要大胆舍去,对那些充满新的时代气息的内容要尽最大努力补充。总之,教材的使用与处理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要分清主次,敢取敢舍,一定不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四)建设专业教师队伍,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师的素质
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心小学要按班额配备专职专业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把品德与社会课和语文数学同等看待,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如实进行考核。要组织教师学习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教材体系。要定期开展教学研讨,逐步深化德育教育教学活动。
(五)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充分利用“40”分钟
《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要像语文数学一样,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一学期的内容用十五周左右的时间去完成新课的学习,用四周左右的时间去保证复习比较合理。
每节课上课前根据章节重点充分预设好上课内容,课中千方百计实现教学目标,当然上课中也免不了意想不到的问题的生成,教师就得灵活处理。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
(六)注重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衔接
在每节课前几分钟,要注重对已学旧知识的复习,既有利于对旧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对新知识的衔接,同时也有利于养成学生自觉复习的习惯。
《品德与社会》课,在教育与实施过程中可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克服种种困难,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自主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让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
一、品德与社会课的现状
(一)各方对学科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应试教育模式并没有真正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校,包括学生以及家长等各个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觉得小学阶段语、数、才是主课,只要把主课学好了,就能上一所重点中学,根本不重视其它课程。农村小学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是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还不如上成自习写作业的好。
(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滞后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目前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滞后。教师认为教材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特别是农村小学,计算机未达到普及,即使有计算机的学校,教师也不懂,无法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更新教学方式、手段。
(三)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影响课程教学质量
由于受教师编制的限制,农村没有专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更不能去奢望专业教师,《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都是担任多门学科的教师兼任。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足够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过程,所以导致《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只是局限于读文字、看图片等方式方法,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四)学生对学科不感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所以有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都是从生活中取材,到了高年级,就会增加一些关于地理、历史的知识,是加强学生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现在的学生眼高手低,生活中的知识,他们认为太简单,他们在生活中就已经会了没必要再学了。而有些内容比如有关抗战历史、祖国建设、科技发展等内容,因为农村学生们平日阅读量小,听的少,见得更少,他们认为这些知识离他们又太遥远,好像想够又够不着的感觉。因此,他们对《品德与社会》学科不感兴趣。
二、教学策略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也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因为课程上的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所以从学校到教师以及学生和家长要从思想上提高重视,将《品德与社会》课正规起来,真正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
1、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力度督查开课情况。学校要按课标要求开齐开足课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严格进考核。
2、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深挖教材,切实上好每节品德课。
3、注意引导家长和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塑造学生灵魂,教育学生成才中的作用,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品德与社会学科同语数一样重要,绝非是可有可无的“副课”。
(二)善于从教材出发,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时,会投入百倍的努力。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师要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
(三)优化课堂教学,更新观念,活用教材,敢于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
教材总是滞后的,这是因为社会、科学、人的认识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发展着。在教学中要注重转变观念,力求树立先进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联系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对陈旧的过时的内容要大胆舍去,对那些充满新的时代气息的内容要尽最大努力补充。总之,教材的使用与处理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要分清主次,敢取敢舍,一定不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四)建设专业教师队伍,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师的素质
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心小学要按班额配备专职专业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把品德与社会课和语文数学同等看待,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如实进行考核。要组织教师学习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教材体系。要定期开展教学研讨,逐步深化德育教育教学活动。
(五)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充分利用“40”分钟
《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要像语文数学一样,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一学期的内容用十五周左右的时间去完成新课的学习,用四周左右的时间去保证复习比较合理。
每节课上课前根据章节重点充分预设好上课内容,课中千方百计实现教学目标,当然上课中也免不了意想不到的问题的生成,教师就得灵活处理。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
(六)注重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衔接
在每节课前几分钟,要注重对已学旧知识的复习,既有利于对旧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对新知识的衔接,同时也有利于养成学生自觉复习的习惯。
《品德与社会》课,在教育与实施过程中可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克服种种困难,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自主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让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