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地理课堂中的案例教学法

【作者】 陈雪姣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0三团学校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结合初中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可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解,其主要是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有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启发式;分析;解决
【正文】 
  一、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又可以进行逼真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地图时,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导游、游客,在图上找出相应地标,辨别它们的相对方向及由学校到该地的行车路线,并简明扼要介绍这些景点,也可带领学生们到地标附近进行实际比对,加深学生们对地图使用的印象,使原本较难把握的地图学习因变得生活形象而易解决。 
  由此可见,引入案例教学法,在教学效果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摒弃以往枯燥单一的照本宣科,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把地理这个非常有实用性效果的学科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学习掌握一项使用地图的学习技能,在以后的旅游等生活情境中,这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优化生动形象,深化地理理论学习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所以比较易懂好记,生动形象,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例如在《海陆变迁》一节,课本上运用鲜明的彩图模拟了板块运动、大陆漂移,教师在课堂教授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用视频或flash模拟喜马拉雅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优化课堂教学趣味性、生动性、形象感,这样学生对抽象地理理论知识有了直观形象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案例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有机结合,是在教学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与手段,教师根据不同内容,通过互联网搜集有趣且有关联性的案例或视频等,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积极讨论,营造欢乐愉悦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以“行为导向”这样一种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方法。它强调在教学中应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师生间的互动交往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并且在此情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合作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如,可以开展分组辩论,通过小组成员通力合作、两组之间激烈辩论,其间,教师只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事先提供一些资料(剧本),教师保持中立,虽然结论没有唯一答案、标准答案,但采用这一案例教学却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不仅如此,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每节地理课都抱有期待,让学生用饱满的热情来学习地理,热爱地理。 
  四、采用民主科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由于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尤其是案例教学法中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往往不设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分析得有道理,即使与原方案相违背,也应该予以肯定。因此,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
  有关研究表明,要想真正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的社会人,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采用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统得过死,教师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教材、参考书及标准答案成了学术权威而不可怀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不敢也没有信心和意识对教师的讲解和教材中的问题提出质疑,就更谈不上什么创新。
  新教材给予师生大胆质疑的空间,如教师在讲授求证地球形状的事例中,可以向同学提问麦哲伦船队环球旅行的成功就一定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吗?学生回答说也可能是椭球体、圆柱体。这一案例的拓展使学生敢于创新、大胆质疑、敢于实践的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如此一来不仅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让学生愿意亲近地理,渐渐到喜欢学习地理,并爱上地理。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科学地选用案例教学法,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