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小学音乐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及思考

【作者】 王方羽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云贵小学


【正文】  一、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现实意义
  学生是音乐教育中的主体,是教育、教学要研究的对象.教师在教学生时,其实真正教的,并且必须与之接触的是学生的心理。音乐这门课最能帮助小孩子启迪心智和心灵的。小学教育阶段是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此期间所养成的习惯很有可能伴随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的养成,因此在小学时期做好音乐的教育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小学生仍然处于儿童时期,先天上对待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因此在小学的教育上要予以特别注重。音乐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是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陶冶学生音乐气息的知识。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故事渗透到音乐教学中,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可以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从而更好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通过音乐让小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是一个智力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历程。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将侧重点放在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上,加强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怎样通过音乐手段加强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愉快地投入音乐活动中,该问题值得每个音乐教师进行研究。老师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很有可能决定学生成长的性格,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投入情感,要用爱与学生交流,利用自己的快乐情趣来感染学生。为此,小学音乐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实践:1.“改造”歌词。歌词是表达音乐的一种形式,虽然没有过多的语言来修饰,但却是每个人接触歌曲的一种直接形式。将歌词编成故事,用歌词来描写人物性格、习惯、动作等都会对儿童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选出一些适合学生的音乐放给儿童欣赏。根据其中的音乐内容利用较通俗的形式讲给学生听,使学生更加了解音乐内容所表达的含义。老师可以用丰富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能力,编出符合歌曲含义的动作或故事。
  因此,在学生音乐教学中,将歌词变成学生喜欢听的小故事,既利于学生接受,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当代大多数儿歌都是由此而演变来的,便于上口,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培养学生的听觉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让学生多听音乐,通过各种有趣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从中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听音乐的习惯,学生逐渐就会从中分辨出音乐中节奏的区别。比如,在一首歌曲上,我们可以配上画面和图案,让学生通过想象能力去自己编故事。学生的表现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可以从中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另外,音乐教学这门艺术学科还具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因此,在学习中还应注重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物质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这种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的环境。在这些环境的布置和装扮上要下足心思,首先要具备安全、卫生、舒适等特点,而且在装扮的形式上还要吸引学生的求知欲。物质环境之外就是学生心理环境的设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为他们构建一种健康的心理环境,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一种平等的心理暗示,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重良好氛围的创造,平等、和谐的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一些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自然表情、肢体动作来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模仿不同动物,各种角色,用逼真的表演把学生带到音乐作品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4.拍打相应节奏,提高学生的乐感
  拍打生活中的节奏,让音乐更加生活化。生活化音乐教学思想,是将节奏放在首位,利用身体各个部位作为打击乐器。结合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段话可以让学生先反复朗读,体味其中的节奏感,然后再拍打节奏。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一些儿歌和童谣进行有节奏的朗读,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感知节奏的追求。
  三、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意识
  1、创作歌词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进行歌词创作,是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的重要手段。既满足了学生创造的欲望,又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欢乐,当学生唱着自己创作的歌词时,那种快乐犹如从心灵深处绽放出的美丽的花朵。
  2、创作旋律
  用一个旋律乐句作为上句或下句进行一问一答的简单创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先念或唱上句,答者创作下句,上下句之间不能有停顿,下句应落稳定音上。或者写一两个未完成的乐句,由学生完成空缺小节的创作任务。注意乐句的半终止和终止音的正确运用。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创作的兴趣,创造精神和思维能力在欢乐的氛围中得到了发展,活泼向上的性格也得以养成。
  3、创编节奏
  方法一:根据先前准备的若干张节奏卡片上的节奏,进行节奏的重新排列组合,看谁排列的样式最多。
  方法二:启发学生创编节奏来反映一些事物的变化,并适当地运用打击乐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韵律美,感受生命的律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4、创编故事
  在音乐教学中,选择一些有情节的歌曲,让学生创编故事,不仅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创作图画
  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结合音乐创作图画,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更能理解主题并投入地唱歌。
  6、创造表演
  表演是学生最为喜欢的形式之一,创作表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创作表演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歌曲,更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和有利于人文气质的养成。
  总之要让音乐走进到小学生的生活里,让小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音乐之美。更好的用音乐陶冶心灵、陶冶情操。需要音乐教师不协的探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