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匠“心”独运,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作者】 刘春霞 孙翠萍
【机构】 山东省昌邑市育秀学校
【正文】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活动的责任人,是做好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工作是细致而繁琐的,有人说,“班主任工作给人的感觉就是苦、累、繁,总有干不完的事,处理不完的班级琐事。”如何科学地管理好班集体呢?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班级管理中尝试匠“心”独运,取得了良好效果。
班级管理是一门育人科学,更是一门育人艺术。只要班主任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处处做个“有心人”:即对学生有“爱心”、“慧心”、“耐心”、“真心”,能“操心”,并有“放手之心”,与科任教师有“协作之心”,对家长有“热情之心”,自我工作有“进取心”。有了这些“心”,匠“心”独运,班级就好管理了。
一、班主任要有爱心
“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是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夏丐尊的话。有爱心,被教育行家习惯的称为是合格教师的底线,也就是说,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合格,除了看其是否拥有一定学历和能力外,重要的是看这个教师是否有“爱孩子”的心。
对全班学生,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才能让学生信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也就是对学生有一种爱心,多一份耐心,给学生一点信心,与学生交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朋友式的友情,家人般的关爱,从而就巧妙搭起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遇到问题,学生自然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引导,只要把爱心给了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信任你,也就愿意听你的。
二、班主任要有慧心
今天的孩子生长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很多教师和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该满足的都满足了,可就是不好好学习。面对现状,我们最缺少的是另一种思考:现在的孩子心里面想些什么?他们心灵深处究竟需要什么?作家高尔基说:“爱孩子,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都爱我们的孩子,可是究竟怎么样去爱,爱的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孩子们感受到了吗?这需要班主任们拥有一颗慧心。用慧眼去识别孩子内心的需要,用慧心去想出一套对孩子有用的方案,并去实施。
不管是哪个班,总会有一些难搞的所谓“混混生”,这些孩子总是令人头疼。但如果你能把这些孩子搞定,那心里会充满了成就感。记得读过印象较深的一篇文章《接近“混混生”》,此文章中介绍了“对付”这些学生的一些方法,主要分四步:准确归因——真心交流——妥当的方法——足够的耐心。这其中准确的归因和妥当的方法都需要教师拥有一颗慧心,只有这样这样才能见成效。
三、班主任要有耐心
想教育好“混混生”需要足够的耐心,其他孩子同样需要班主任要有耐心。一些班主任,学生犯错时,不问缘由、不听辩解,总是劈头盖脸一顿狠批,从人的本性来说,对于表扬的话语,不管是否符合实际,都是先接受了再说;对于批评的话语,也不管其正确与否,都会不自觉地会生出抗拒之心。可以说,批评越严厉,抗拒之心越强,学生就越不想解释。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沉默可能正是在寻找适当的措辞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班主任的催促或者插话都会使学生产生“老师并不重视我的感受,也不重视我本人”的想法,从而失去了解学生的良机。
纵观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同时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我在班级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人人争先进”的评比活动,从“文明”、“守纪”、“好学”、“诚信”、“特长”五个方面进行评比。以此鼓励强化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暗暗竞争,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力量。对于这操心我总结一句话;“班级无小事,事事你得管,但事事不独揽”,只有这样才能作到不操没用的心。
四、班主任要有“真心”
班级管理需要“真心”“诚心”,使学生觉得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成长。这就需要班主任能不分厚薄地对待学生,平时要多与学生谈心,要多注意学生的举止言行,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一旦发现问题苗头后,就要进行教育引导,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我时常在班级里说红花固然美丽但绿叶也很重要,没有绿叶怎能显出你红花的美丽。帮助这些孩子树立自信,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之心。并且经常给这些学生家长打电话,这样做一方面对家长产生促进作用,对孩子有信心。另一方面使学生觉得自己受老师的重视从而树立自信心,因为只有真诚才能换取真诚。
五、班级管理要“放心”
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将班级工作细化归类,放手让学生去管理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锻炼提高班干部的能力,我带领他们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各方面的管理制度,还将班费交给班委会管理,放心地让他们合理使用,大胆工作。我也只在必要时给他们出出主意,做些指导。事实上,他们的确也做到了,能把同学们团结在身边,带领同学们把班团队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而很少向我问这问那!我只是偷偷的关心,暗暗的管理。对于班干部我还要说一句响鼓也得重锤敲。
为了使学生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更强,我把各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细化,把卫生、纪律、学习的管理分配承包给学生,使班级管理工作“事事有人干,处处有人管”,促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其他学生进行的管理能积极响应,使班级管理工作效率更高。
六、班主任应该特别有“上进心”
时代在不停的前进,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孩子时代接收的东西在变,孩子们也在变,我们班主任只有不断的学习,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才能以万变应万变。所以,这要求我们要有一颗上进心,不断的去学习。除了经常向我校的一些具有丰富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老师学习,还充分利用学校所订购的教育书报刊,特别是对其中的“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内容认真学习研究,以期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班主任只有匠“心”独运,用心来管理班级,让班级成为和谐的班级,和谐的团队,才会孕育出一个个真、善、美的心灵,培养出一班好学生,带出一个好班级。
班级管理是一门育人科学,更是一门育人艺术。只要班主任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处处做个“有心人”:即对学生有“爱心”、“慧心”、“耐心”、“真心”,能“操心”,并有“放手之心”,与科任教师有“协作之心”,对家长有“热情之心”,自我工作有“进取心”。有了这些“心”,匠“心”独运,班级就好管理了。
一、班主任要有爱心
“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是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夏丐尊的话。有爱心,被教育行家习惯的称为是合格教师的底线,也就是说,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合格,除了看其是否拥有一定学历和能力外,重要的是看这个教师是否有“爱孩子”的心。
对全班学生,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才能让学生信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也就是对学生有一种爱心,多一份耐心,给学生一点信心,与学生交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朋友式的友情,家人般的关爱,从而就巧妙搭起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遇到问题,学生自然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引导,只要把爱心给了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信任你,也就愿意听你的。
二、班主任要有慧心
今天的孩子生长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很多教师和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该满足的都满足了,可就是不好好学习。面对现状,我们最缺少的是另一种思考:现在的孩子心里面想些什么?他们心灵深处究竟需要什么?作家高尔基说:“爱孩子,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都爱我们的孩子,可是究竟怎么样去爱,爱的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孩子们感受到了吗?这需要班主任们拥有一颗慧心。用慧眼去识别孩子内心的需要,用慧心去想出一套对孩子有用的方案,并去实施。
不管是哪个班,总会有一些难搞的所谓“混混生”,这些孩子总是令人头疼。但如果你能把这些孩子搞定,那心里会充满了成就感。记得读过印象较深的一篇文章《接近“混混生”》,此文章中介绍了“对付”这些学生的一些方法,主要分四步:准确归因——真心交流——妥当的方法——足够的耐心。这其中准确的归因和妥当的方法都需要教师拥有一颗慧心,只有这样这样才能见成效。
三、班主任要有耐心
想教育好“混混生”需要足够的耐心,其他孩子同样需要班主任要有耐心。一些班主任,学生犯错时,不问缘由、不听辩解,总是劈头盖脸一顿狠批,从人的本性来说,对于表扬的话语,不管是否符合实际,都是先接受了再说;对于批评的话语,也不管其正确与否,都会不自觉地会生出抗拒之心。可以说,批评越严厉,抗拒之心越强,学生就越不想解释。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沉默可能正是在寻找适当的措辞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班主任的催促或者插话都会使学生产生“老师并不重视我的感受,也不重视我本人”的想法,从而失去了解学生的良机。
纵观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同时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我在班级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人人争先进”的评比活动,从“文明”、“守纪”、“好学”、“诚信”、“特长”五个方面进行评比。以此鼓励强化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暗暗竞争,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力量。对于这操心我总结一句话;“班级无小事,事事你得管,但事事不独揽”,只有这样才能作到不操没用的心。
四、班主任要有“真心”
班级管理需要“真心”“诚心”,使学生觉得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成长。这就需要班主任能不分厚薄地对待学生,平时要多与学生谈心,要多注意学生的举止言行,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一旦发现问题苗头后,就要进行教育引导,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我时常在班级里说红花固然美丽但绿叶也很重要,没有绿叶怎能显出你红花的美丽。帮助这些孩子树立自信,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之心。并且经常给这些学生家长打电话,这样做一方面对家长产生促进作用,对孩子有信心。另一方面使学生觉得自己受老师的重视从而树立自信心,因为只有真诚才能换取真诚。
五、班级管理要“放心”
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将班级工作细化归类,放手让学生去管理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锻炼提高班干部的能力,我带领他们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各方面的管理制度,还将班费交给班委会管理,放心地让他们合理使用,大胆工作。我也只在必要时给他们出出主意,做些指导。事实上,他们的确也做到了,能把同学们团结在身边,带领同学们把班团队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而很少向我问这问那!我只是偷偷的关心,暗暗的管理。对于班干部我还要说一句响鼓也得重锤敲。
为了使学生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更强,我把各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细化,把卫生、纪律、学习的管理分配承包给学生,使班级管理工作“事事有人干,处处有人管”,促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其他学生进行的管理能积极响应,使班级管理工作效率更高。
六、班主任应该特别有“上进心”
时代在不停的前进,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孩子时代接收的东西在变,孩子们也在变,我们班主任只有不断的学习,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才能以万变应万变。所以,这要求我们要有一颗上进心,不断的去学习。除了经常向我校的一些具有丰富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老师学习,还充分利用学校所订购的教育书报刊,特别是对其中的“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内容认真学习研究,以期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班主任只有匠“心”独运,用心来管理班级,让班级成为和谐的班级,和谐的团队,才会孕育出一个个真、善、美的心灵,培养出一班好学生,带出一个好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