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

【作者】 文艳红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沙河镇五团中学

【摘要】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思想修养、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等等。培养作文能力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只局限在单单重视语文能力,尤其是只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的小圈子里;要树立大语文、大作文的观念。否则,即使学生背熟了一千条作文秘诀,或者每天写一篇作文,每篇文章老师花几小时认真修改,并且加上大段评语,学生的作文也会仍然写不好。
【关键词】积累资料;解除张发;读写结合;口书结合
【正文】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我觉得要写好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用心积累写作资料 
  学生的生活面较为狭窄,很多写作材料都只是来源于胡编乱造;另一方面,我们对学生的指导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只重实用技能的训练,忽视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积极积累写作资料等能力的培养。十四五岁的学生正值青少年心理的迅速发展时期,正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上断乳”,教师可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将作文的文法指导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作文指导专题。这些专题材料来源于教师的指导规范、学生的示范作文、媒体中传播的最新出现的资料,它们来自生活,来自学生,也来自书本,有其取材的新颖独特性,思维的严密性。让学生与时代同步,以敏锐的观察力参与世界的新浪潮。教师根据对象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引导,对症下药,为其步入写作道路奠定基础。写作指导贴近他们的生活,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对写作再深入的激情,成功地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们不再讨厌写作文,担心无米下锅,而是内容言之有物,感情真挚动人,能很好地展现个性魅力。在他们的习作中,不仅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生活,而且向社会生活延伸。“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战争风云”,俯拾之间几乎都成了写作的素材来源。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
  二、解除强加给学生的作文“指导”章法
  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泻出活泼的个性,即“向生活靠拢”。引导学生崇尚真实,大胆地表现自我。初中学生正处于主体意识觉醒之中,允许他们写出个性,表达自己,自然能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招生院长哈格顿先生所说:“1、我们的作文不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也不是写给招生人员看的,阅读你的作文的对象应该是年你的亲人与朋友。2、不要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作文应该是在讲述一个你很想告诉别人的故事,反映自己的一种心情。3、作文中的你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你,而不是一个想象中、理想中的你。有人说应表现自己美的一面,但我认为应该表现你的两面,但无论你想表现哪一面,都应该是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的那一面。”“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将这种探索投之于笔端的展露形式。 
  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去写作,展现自我。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也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注重课内外读写结合 
  作文教学中应将初中新教材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融为一体,体会读的同时酝酿写,让学生真正理解,融会贯通。读和学的结合。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点,如记叙文要注重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方法等,然后将这些知识点在写作中体现出来。当然,作文光有方法没有素材也不行,还须培养学生每周练一篇课外随笔,讲评时要表扬那些言之有物的文章,如《路灯》《通乡油路》等,如果走不出校园,走不出家庭这个生活区,就会导致素材贫乏,只能局限于校园师生或学生之间或家庭之中。我想可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强化和积累素材:①让学生阅读书刊,摘记精典名句,主要以读书笔记形式出现,相互交流,互增积累;②让学生观察体验周围世界,注重生活中真人真事,记录社会见闻,讴歌正直、正义、评点社会不正之风或反面的人和事;③组织学生收看电视新闻和焦点访谈等节目,让其了解社会动态;④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去体会自身的价值,发现生活的美;⑤组织学生精心提炼素材的技能;⑥组织学生运用积累的素材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材料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素材日渐丰富,不仅解决了内容空洞,材料陈旧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运用材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作文感兴趣了。
  四、加强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的结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难以成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先生的这段经典论述,生动地揭示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和写的关系。,我们通过写话、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说话词不达意,条理不清,不合语法等毛病,增强词汇的丰富性、表达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因此,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必定会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使“说”更为规范,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更强。
  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然后再写下来。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引导学生将“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说话还可以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起作文来,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得心应手,学生的作文兴趣倍增,作文水平也得以提高。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既需要语文教师大胆改革,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才能扬长避短,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让“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永远地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