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上好高中生物复习课

【作者】 罗圣秀

【机构】 贵州省罗甸县第一中学

【摘要】在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是值得高三教师积极探讨的问题,本文陈述了从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三个方面来提高复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学复习;阅读思考;应用
【正文】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能力测试中,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已成为新一轮高考的聚焦点。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它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已不能再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和反复的能力训练,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具备面对复杂的问题在陌生的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和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读”  
  1.1学会“读”课本。知识是能力的载体。高考强调素质和能力,但并不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作用,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很难形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要掌握好基础知识。而“读”课本是夯实基础知识的最直接途径,这个“读”不单纯让学生阅读课本,而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对知识的归纳、疏理,弄清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找出被遗忘的、记忆模糊和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做好阅读笔记,逐一攻破。通过阅读,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记忆得到加强,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还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2学会“读”资料。目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许多是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这些成了每年综合能力测试的热门话题,如基因工程(2000年山西综合卷二、24),克隆技术(2001年广东河南综合卷一、13),酶工程(2001年广东河南综合卷一、14),胚胎干细胞的应用【2002年北京春季综合卷二、25(4)】等。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做生活的热心人,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学会多观察、广搜集、勤记录,把从报刊、杂志、广播等新闻媒体和网络系统上阅读到的与学科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如吸烟、酗酒、吸毒、减肥、疾病的预防、人口与计生、粮食、资源和环境等及时记录下来。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扩大阅读视野,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思”          
  综合科测试把考查学生思维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成为复习教学的重点,通过阅读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精选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教会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解题时,不是单纯找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每解一题务必完成四项任务:一是弄清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理清解题思路,得出答案;二是弄清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属于考纲要求的哪一层次;三是进行变式练习,一方面在题干不变的情况下,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考核相关的知识点,另一面当题干中某一条件发生变化时其相关的问题又应如何作答;四是归纳总结,通过做一道题归纳出一类题的解题方法,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如:1999年上海高考试题第二大题第52题,解题时要求学生首先弄清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酸雨的形成,大气污染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防止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以及与此相关的化学知识(其能力要求属于D)。再引导学生联想到:①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除SO2污染可以形成酸雨外,还有哪些气体?③SO2对呼吸系统的危害主要影响呼吸的哪一环节?④SO2和烟尘除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外,还会危害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⑤大气污染物除SO2和烟尘外还有哪些物质?这样通过举一反三,既对大气污染的有关知识进行一次总结,又归纳出与环境污染有关类型题的解题技巧,使学生初步尝试到结合其它学科知识解综合题目的乐趣和技巧,同时又对有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能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          
  “用”是指学生能够应用有关原理和规律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综合能力测试正是以现实立意命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读”和“思”,能够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分析现实问题。
  一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自己平时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与基础知识挂钩,尝试利用所学的原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问题,如利用新陈代谢的基本原理来解释为什么“亚洲饮食模式”备受人们的推崇,为什么饮食要讲求营养均衡,应如何避免肥胖症;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解释癌症的发病原因,应如何防癌等。
  二是发挥集体的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因为高三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课余时间少,个人收集的材料有限,因此我开设交互式讨论课,每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一次,让每位同学把本月内收集到的资料朗读给大家听,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同学讨论。         
  总之,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深入提高的原则,在“读”中夯实基础知识;在“思”中培养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问题本质的认识;在“用”中提高素质,形成比较全面、深刻的科学观众和生物学思维方式,才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18.
  [2]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生物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