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语文应在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上奠基
【作者】 吴祖益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丰乐片区鼠场小学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奠基语文不可推脱的教学重任。我们不但要有这种教学理念,还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并创新策略,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奠基
【正文】
自学能力是学生未来工作、学习的必备能力,也是参与社会竞争不败的重要筹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既是新课改的呼唤,也是时代的强烈要求。而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理应担当着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之重任。然而,“应试”教育风吹偏了语文教育应走的轨道,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既不授学习方法,也不准学生自主探究。在这种“被动”、“他主”学习状态中,学生是不可能提到自学能力培养的,也就相当于语文教育“荒了责任田,种了他人地”。那如何体现语文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我认为应在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上奠基,并把这一理念落实到语文教学整个过程。
一、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对新知的初步感知,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初步尝试。加强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方法,体验自学快乐,还能促进教师目的性教学,“哪里不会教哪里”。在实践中,由于小学生知识基础不厚,没有自学方法,我们在授予方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兴趣的培养,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动机。虽然兴趣不是预习能力,但浓厚的兴趣比能力更能促进人的发展,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即源动力。当学生有了自学欲望后,我们再结合课文要求和教学目标需要,授予自学方法,如识字的方法、查工具书的方法、阅读的方法、质疑的方法、摘录的方法、朗读的方法等,有了这些方法,学生自学就能有的放矢,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做了。值得注意一点的是要求学生预习了,教师一定要在新授教学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一是为了督促,尊重学生学习成果;二是获得信息反馈,确定下步教学重点。
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是走进语文殿堂的前提。小学阶段识字量大,任务重。如果我们不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不传授自主识字的方法,字字都教,那我们语文教学必然感到举步维艰,既时不够用,又任务繁重。所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既有利于减轻教师教学压力,多开展其他语文实践活动,也利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提高,学识更多的新字生词。践行新课标后,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虽然大了,但识字要求相对减小了,认写分开,少认多写,会认的字就只要求会认,不要随意拔高要求,会写的字就一定要求会写。同时,新课标又提出识字教学要求:“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我们知道,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教学时,我们就可以根据汉字的这三方面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加以突破,“音”方面,注重同音字、音近字教学;“形”方面,汉字中大多是形声字、象形字等,掌握汉字构字规律是识字的良好方法;“义”方面主要是结合语境(词)帮助学生掌握记忆。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这是培养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性,因势利导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一)做到读思结合。要求学生边朗读边质疑。现行教材文字优美,内容丰富,抒情、叙事、写景样样俱全,这些内容学生有熟悉的,也有不知晓的。所以,在要求学生质疑学习的同时还要做到边想像,把书面语言对视觉的刺激转化为想像,再由想像还原成课文中所写的真实形象。再要求学生“身临其境”,在阅读课文时,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主人翁,把自己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如我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先让学生充分阅读,再通过自已对课文的理解,演一演,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及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悽苦的生活。当学生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完全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中,学生自然有一种情感触动,它使学生从教学本身超脱出来,使心灵得到净化,产生一种愉悦情感。
(二)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向学生明确提出:“同学们,读书要自己阅读,自己去发现问题,不要等老师提问,你们回答。”结果学生接触课题后,就纷纷提出了“哪些鸟学艺?向谁学艺?学艺的经过是怎样的?学艺的结果怎样?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问题。这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较快地掌握。
(三)抓住重点学习。重点内容体现各不相同,有的重点在词句上,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句中的“碰壁”;有的在标点上,如《穷人》反复出现的省略号,表现桑娜那复杂、忐忑、矛盾的心情;有的体现在课文前后类似矛盾上,如《草地夜行》中,课文开头写小红军“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而课文的结尾却写“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这不是有矛盾吗?抓住这些重点,我们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找到突破口,通过理解、比较、想象等手段解决问题,获得感悟。
(四)培养自主阅读习惯。语文开展自主学习,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不仅需要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还要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一是反复阅读的习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语文是能读懂的,要开展自主学习,必须让学生反复阅读,但这需要教师授予朗读技巧。二是爱查资料的习惯。初中语文要求掌握一定文学常识,需要联系作者背景学习,而这些隐于课文背后的知识就需要学生动手查阅资料或工具书,如何搜集,就得要求教师课前授予方法。三是爱动笔墨的习惯。语文需要圈、勾、画,需要摘录、积累优美词句,这就要求学生勤动手、勤记录。
总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奠基要务,我们不但要有这种教学理念,还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并创新策略,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通过反复实践,让学生具有真正的自学能力,为以后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凤艳,“自立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3。
[2]张国花,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自主学习[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8。
自学能力是学生未来工作、学习的必备能力,也是参与社会竞争不败的重要筹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既是新课改的呼唤,也是时代的强烈要求。而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理应担当着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之重任。然而,“应试”教育风吹偏了语文教育应走的轨道,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既不授学习方法,也不准学生自主探究。在这种“被动”、“他主”学习状态中,学生是不可能提到自学能力培养的,也就相当于语文教育“荒了责任田,种了他人地”。那如何体现语文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我认为应在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上奠基,并把这一理念落实到语文教学整个过程。
一、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对新知的初步感知,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初步尝试。加强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方法,体验自学快乐,还能促进教师目的性教学,“哪里不会教哪里”。在实践中,由于小学生知识基础不厚,没有自学方法,我们在授予方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兴趣的培养,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动机。虽然兴趣不是预习能力,但浓厚的兴趣比能力更能促进人的发展,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即源动力。当学生有了自学欲望后,我们再结合课文要求和教学目标需要,授予自学方法,如识字的方法、查工具书的方法、阅读的方法、质疑的方法、摘录的方法、朗读的方法等,有了这些方法,学生自学就能有的放矢,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做了。值得注意一点的是要求学生预习了,教师一定要在新授教学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一是为了督促,尊重学生学习成果;二是获得信息反馈,确定下步教学重点。
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是走进语文殿堂的前提。小学阶段识字量大,任务重。如果我们不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不传授自主识字的方法,字字都教,那我们语文教学必然感到举步维艰,既时不够用,又任务繁重。所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既有利于减轻教师教学压力,多开展其他语文实践活动,也利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提高,学识更多的新字生词。践行新课标后,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虽然大了,但识字要求相对减小了,认写分开,少认多写,会认的字就只要求会认,不要随意拔高要求,会写的字就一定要求会写。同时,新课标又提出识字教学要求:“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我们知道,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教学时,我们就可以根据汉字的这三方面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加以突破,“音”方面,注重同音字、音近字教学;“形”方面,汉字中大多是形声字、象形字等,掌握汉字构字规律是识字的良好方法;“义”方面主要是结合语境(词)帮助学生掌握记忆。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这是培养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性,因势利导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一)做到读思结合。要求学生边朗读边质疑。现行教材文字优美,内容丰富,抒情、叙事、写景样样俱全,这些内容学生有熟悉的,也有不知晓的。所以,在要求学生质疑学习的同时还要做到边想像,把书面语言对视觉的刺激转化为想像,再由想像还原成课文中所写的真实形象。再要求学生“身临其境”,在阅读课文时,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主人翁,把自己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如我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先让学生充分阅读,再通过自已对课文的理解,演一演,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及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悽苦的生活。当学生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完全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中,学生自然有一种情感触动,它使学生从教学本身超脱出来,使心灵得到净化,产生一种愉悦情感。
(二)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向学生明确提出:“同学们,读书要自己阅读,自己去发现问题,不要等老师提问,你们回答。”结果学生接触课题后,就纷纷提出了“哪些鸟学艺?向谁学艺?学艺的经过是怎样的?学艺的结果怎样?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问题。这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较快地掌握。
(三)抓住重点学习。重点内容体现各不相同,有的重点在词句上,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句中的“碰壁”;有的在标点上,如《穷人》反复出现的省略号,表现桑娜那复杂、忐忑、矛盾的心情;有的体现在课文前后类似矛盾上,如《草地夜行》中,课文开头写小红军“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而课文的结尾却写“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这不是有矛盾吗?抓住这些重点,我们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找到突破口,通过理解、比较、想象等手段解决问题,获得感悟。
(四)培养自主阅读习惯。语文开展自主学习,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不仅需要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还要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一是反复阅读的习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语文是能读懂的,要开展自主学习,必须让学生反复阅读,但这需要教师授予朗读技巧。二是爱查资料的习惯。初中语文要求掌握一定文学常识,需要联系作者背景学习,而这些隐于课文背后的知识就需要学生动手查阅资料或工具书,如何搜集,就得要求教师课前授予方法。三是爱动笔墨的习惯。语文需要圈、勾、画,需要摘录、积累优美词句,这就要求学生勤动手、勤记录。
总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奠基要务,我们不但要有这种教学理念,还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并创新策略,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通过反复实践,让学生具有真正的自学能力,为以后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凤艳,“自立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3。
[2]张国花,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自主学习[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