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改下对幼儿环境教育的新思考

【作者】 林 玲

【机构】 贵州省平塘县第一幼儿园

【摘要】环境教育,近几年来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热门课程,但在教育中,出现了说教式的、灌输式、脱离幼儿认识特点的情况,因此,加强幼儿的环境教育、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为热爱地球、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具有环境意识的“地球人”、“中国人”,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关键词】幼儿教育;环境教育;培养探究
【正文】
  环境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新领域。环境对人生存在和发展的影响是十分的重要,环境教育就是让幼儿认识当地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知道如何保护环境。那么如何才能使幼儿园的环境教育真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本人试图从素质、目标、内容和方法几方面阐述自己对幼儿园环境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一、环境教育应成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在培养的是能在未来社会生存,并为社会的可持性发展有责任的人,同样我们进行环境教育,其目的也不是培养环境保护专家,而是要培养具有环保意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态度,适应未来发展的公民,幼儿园应通过“关于环境”,“在环境中”“为了环境”的教育,把知识,情感,理解,态度,行为等教育要求在教育幼儿保护环境的层面上,不要作为成人外加给幼儿的良好的愿望,而是要使其成为幼儿自身的需要。
  幼儿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环境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儿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有研究表明,促进人类积极保护环境,关心地球的首要因素,是他们在儿童时期就认识和热爱大自然,即所谓的“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运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幼儿环境教育,帮助幼儿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习惯,并使之成为儿童天性的一部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大事,它不仅使儿童终身受益,而且还能起到“教育一代人,影响三代人”的作用,有效地推动和促进家庭和社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教育十分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强调教学民主,强调实践与创新,这些都是与素质教育不谋而合、相互协调的。切实加强幼儿园环境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而且有利于全面提升幼儿的整体素质。
  二、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目标应对幼儿情感的萌发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期是一个更多地依赖情感而不是依赖理智生活的时期。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要受到自身的经验的限制,然而他的情感却是很容易受感染的。他的行为习惯也是很容易养成的。我们应该利用幼儿的特点,使他们从小就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爱这个世界,并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为(如爱动物、节约物品、爱护环境、保护生活环境的清洁等等)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样做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情感教育应该成为幼儿园环境教育的核心。因为幼儿期是一个更多地依赖情感而不是依赖理智生活的时期。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要受到他的经验的限制,然而他的情感却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我们应该利用幼儿的特点,激发他们探索世界,了解周围世界的欲望,使其在很小的时候就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喜欢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爱护动物生命等)去关心这个世界。
  三、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实际出发,反映现实生活环境
  从幼儿认识发展规律来看,幼儿只能在具体的层面上认识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无法理解抽象的事物和关系,这就是要求我们在选择幼儿环境教育内容时,必须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不能超越幼儿的理解能力。可以组织幼儿实地参观和感受附近的截然不同的环境,如: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和浓烟滚滚的受污染的环境。再如:参观污水处理厂,将脏水和我们饮用的水进行对比,然后再参观脏水是怎样变成我们饮用水的。结合平时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不要浪费一滴水。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平时我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的游戏进行环保教育。如:“呼吸的大树”,在游戏中用椅子代替大“树”,只有在“树”下才能呼吸,随着“树”的减少,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到呼吸越来越难,让幼儿通过这个游戏明白植树造林和保护树木资源的重要性,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再如:组织幼儿观看VCD《人与自然》,看完后请幼儿讨论我们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从而教育幼儿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引导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的环境,以及环境和人、动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向幼儿介绍以此他们熟悉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再向幼儿展示这个大千世界的繁华和奇妙时,用一些美好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情感。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幼儿环境教育的最好内容,即可以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还可以使幼儿形成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形成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的观念。
  四、幼儿园环境教育的方法应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及情感出发
  幼儿环境教育方法和形成必须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地因时因内容,顺势引导,让幼儿亲自认识环境,让幼儿与环境发生积极地相互的作用。选择环境教育的方法,不仅考虑如何让幼儿获得认识,同时也要考虑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因此除了开展探索活动的方法外,还应利用其他多种方法,如:童话、故事、游戏等等,例如:学习有关水的知识,我们着重让幼儿认识:水是生命之源,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节药用水的教育,我们经常在一日活动中提醒幼儿洗手时不要玩水,用后就拧紧水龙头。我还经常利用机会,让幼儿亲身体验,真切感受到水对我们的帮助之大及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如:在户外活动后,让幼儿感受没水喝的滋味,这样幼儿就更加觉得水的重要性了。利用晨间、课间的谈话,教育幼儿在家能够做到“一水多用”,告诉妈妈不用含磷的洗衣粉。“保护水源,人人有责”,让幼儿充分认识这一点,从而更有利的开展环境教育。总而言之,幼儿园环境教育一定要以幼儿生活实践为基础,使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成为孩子天性的一部分。
  总之,幼儿园环境教育应该把环境知识和幼儿的思维,学习特点相结合,通过幼儿自己探索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幼儿园环境教育不宜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单独的领域,而要综合化,或采取综合活动的形式。在各个领域的课程中加以渗透,以某一领域课程为主,综合其他教育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