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用“三心”照亮学生的心灵
【作者】 兰胜丰
【机构】 四川省沐川县健全小学
【正文】学校工作,德育为首。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为重。班主任工作,涵盖教育和教学工作,是衔接学校和学生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以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保质保量的顺利开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此谈一点心得体会:用“三心”:关爱之心、朋友之心、公平之心来照亮学生的心灵。
一、给学生一颗“关爱之心”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言:“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西方现代教育家罗素也有这样一句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何等的重要和必要。那么,如何给学生一颗关爱之心呢?
一方面班主任要关爱自己的学生,时时刻刻想着学生。班主任要同情他们的痛苦或不幸,给以亲切的安慰和关怀;要关心他们的冷暖和学习的进步,给以帮助和辅导;要关心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和为人处世的好坏,给以引导和指点;要关心他们遇到的困难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此外,班主任还要以师德保驾护航,不挖苦讽刺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民教师形象。
另一方面是班主任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爱,有“爱人”及“人爱”。爱心是人之根本,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故事无一不闪着爱的光辉。作为班主任,应利用班队会、班级板报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如何去爱,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动物、爱生命、爱环境等。并且,适时适地、以身作则教学生如何去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女教师带着一群小学生坐公交车。上车后,学生们占据了大部分座位,女教师也找到了最后一个空位坐下。汽车驶到下一个站台,上来一群晨练回家的老人,个个白发苍苍。孩子们谁也没吭声。这时女教师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太太。汽车驶了一段距离后,女教师不经意间环视车内,发现孩子们不知什么时候也纷纷起身,把座位全让给了老人们。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二、 给学生一颗“朋友之心”
中央一台曾播放了武汉大学陶宏开教授成功挽救无数“网瘾”青少年摆脱网络游戏的事迹。为何众多家长携子走遍大江南北,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请专家、心理医生都办不到的事情,而陶教授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让迷途的少年戒掉“网瘾”呢?记者在采访陶教授时,他谈到,要让青少年正真戒掉“网瘾”,重要的是要挖根,也就是从思想根源上寻找问题,把他们当朋友看待,从而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以情动人,以理晓人。作为一名班主任,也应像陶教授那样,给学生一颗“朋友之心。”
班主任和学生做朋友,首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师:“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自己曾今也是一个孩子”,也就是采用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进行思考:学生究竟需要什么?学生究竟想要老师怎么做……唯如此,方能和学生进行正真的沟通。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唯如此,方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其次,班主任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和学生相处,和学生交朋友。有的班主任老师摆着圣人的架子,高高在上,傲气十足,这是不可取的,也有违师德。班主任应认真开展好第二课堂的教学:走进操场,和学生一起活动;走进寝室,和学生聊天、谈心,关心他们的起居饮食;走进家庭,帮助学生和家长沟通。这样,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友谊,使学生喜欢你,乐于接受你,从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 给学生一颗“公平之心”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个班的学生肯定也千差万别。有的成绩优秀、纪律好,可也有的成绩差、爱调皮捣蛋。所谓“公平之心”,也就是作为一名班主任,万不可偏心,对所有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应多一分关心,多一分宽容,多一分鼓励。
碧玉有瑕,人无完人。班主任在对待犯错的学生,应该树立一种“改了就好”的思想,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个男生欲用砖砸人。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也是你的奖励,我不让你打人,你就立刻停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的接过糖,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掏出第三块糖递给他。这是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知错,再奖励一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调皮学生就一无是处。身为班主任,要发现和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赏识其优点,发扬其长处,才能树立其信心,才会使其不断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
“星星火炬,代代相传。”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深感用“关爱之心”、“朋友之心”、“公平之心”去点燃星星之火,照亮所有学生的心灵,方可成燎原之势,让莘莘学子走上健康的成长之路,迈向成功的彼岸。
一、给学生一颗“关爱之心”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言:“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西方现代教育家罗素也有这样一句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何等的重要和必要。那么,如何给学生一颗关爱之心呢?
一方面班主任要关爱自己的学生,时时刻刻想着学生。班主任要同情他们的痛苦或不幸,给以亲切的安慰和关怀;要关心他们的冷暖和学习的进步,给以帮助和辅导;要关心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和为人处世的好坏,给以引导和指点;要关心他们遇到的困难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此外,班主任还要以师德保驾护航,不挖苦讽刺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民教师形象。
另一方面是班主任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爱,有“爱人”及“人爱”。爱心是人之根本,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故事无一不闪着爱的光辉。作为班主任,应利用班队会、班级板报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如何去爱,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动物、爱生命、爱环境等。并且,适时适地、以身作则教学生如何去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女教师带着一群小学生坐公交车。上车后,学生们占据了大部分座位,女教师也找到了最后一个空位坐下。汽车驶到下一个站台,上来一群晨练回家的老人,个个白发苍苍。孩子们谁也没吭声。这时女教师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太太。汽车驶了一段距离后,女教师不经意间环视车内,发现孩子们不知什么时候也纷纷起身,把座位全让给了老人们。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二、 给学生一颗“朋友之心”
中央一台曾播放了武汉大学陶宏开教授成功挽救无数“网瘾”青少年摆脱网络游戏的事迹。为何众多家长携子走遍大江南北,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请专家、心理医生都办不到的事情,而陶教授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让迷途的少年戒掉“网瘾”呢?记者在采访陶教授时,他谈到,要让青少年正真戒掉“网瘾”,重要的是要挖根,也就是从思想根源上寻找问题,把他们当朋友看待,从而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以情动人,以理晓人。作为一名班主任,也应像陶教授那样,给学生一颗“朋友之心。”
班主任和学生做朋友,首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师:“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自己曾今也是一个孩子”,也就是采用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进行思考:学生究竟需要什么?学生究竟想要老师怎么做……唯如此,方能和学生进行正真的沟通。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唯如此,方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其次,班主任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和学生相处,和学生交朋友。有的班主任老师摆着圣人的架子,高高在上,傲气十足,这是不可取的,也有违师德。班主任应认真开展好第二课堂的教学:走进操场,和学生一起活动;走进寝室,和学生聊天、谈心,关心他们的起居饮食;走进家庭,帮助学生和家长沟通。这样,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友谊,使学生喜欢你,乐于接受你,从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 给学生一颗“公平之心”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个班的学生肯定也千差万别。有的成绩优秀、纪律好,可也有的成绩差、爱调皮捣蛋。所谓“公平之心”,也就是作为一名班主任,万不可偏心,对所有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应多一分关心,多一分宽容,多一分鼓励。
碧玉有瑕,人无完人。班主任在对待犯错的学生,应该树立一种“改了就好”的思想,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个男生欲用砖砸人。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也是你的奖励,我不让你打人,你就立刻停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的接过糖,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掏出第三块糖递给他。这是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知错,再奖励一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调皮学生就一无是处。身为班主任,要发现和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赏识其优点,发扬其长处,才能树立其信心,才会使其不断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
“星星火炬,代代相传。”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深感用“关爱之心”、“朋友之心”、“公平之心”去点燃星星之火,照亮所有学生的心灵,方可成燎原之势,让莘莘学子走上健康的成长之路,迈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