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政治教材的优化的方法
【作者】 余 睿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第四中学
【正文】 本文以“市场配置资源”教学为例,从优化教材结构、内化教材内容、深化教材价值的角度,谈谈如何通过优化、内化和深化高中政治教材,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一、适度调整重组,优化教材结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新教材主要按照生活逻辑,并辅之以学习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分别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为主题,以相应的学科知识为支撑,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所遇到的问题,按照感受生活、理解生活、适应生活、反思生活、创新生活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建构的。这一教材建构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新教材特有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但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的逻辑结构不等于教学过程的逻辑程序。具体要做到: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在教材的基本框架内,对教材的逻辑结构、内容的前后程序作一定的调整重组,形成合理、清晰、流畅的教学结构,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教材的调整重组包括:某一框题内部内容的调整重组;同一课内不同框题内容的重新布局;相关内容归类合并或不同程度的重复。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例,其逻辑结构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规范市场秩序→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
具体有两处调整:一是调整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规范市场秩序”教学逻辑结构。这样调整有助于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市场调节,更深刻、全面地理解市场经济;突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强调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逻辑更为严密。二是将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联系起来,都作为弥补市场调节局限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关联性,拓宽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调整也要有所侧重,本课时着重教学“规范市场秩序”这一内容,“加强宏观调控”只是提一下,放在下一课时重点学习。
二、促进意义建构,内化教材内容
设置情境探究活动应做到:一要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用现实生活呈现问题、把理论观点融入鲜活的社会生活题材之中的思路设置有意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需要。二要考虑问题设置的思考价值,使其具有开放性、探究性,能引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问题的设置还应具有梯度性、启发性,能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循阶而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这样的情境探究活动,能让师生围绕情境共同探索,相互交流、质疑,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意义,达成内化教材知识的目的。在教学“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优点及弊端”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先设置如下问题情境。
材料一:2007年受“蓝耳病”疫情影响生猪价格创下历史新高。2008年生猪价格连续下滑,2009年年中生猪价格持续下跌。2010年年中生猪市场的供需缺口逐渐扩大,生猪价格进入上涨周期,2011年生猪养殖盈利情况进一步提高。
材料二:多年来,我国生猪价格走势形成了一个轮回:价高的时候大家蜂拥入市;价低的时候亏得一塌糊涂,纷纷离场。今年生猪价格再度上涨至历史高点,当前已经出现盲目补栏的苗头,让不少业内人士开始担心价格大起大落的“过山车”行情再次上演。
材料三:有关媒体曝光了河南生猪产区养猪户利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瘦肉精”喂出“健美猪”,其中有少量流入南京生猪市场。
要求学生回答:
(1)请结合材料一,试分析2007-2011年生猪价格为什么会起伏不定?
(2)假如你是养殖户,今年你是选择继续养猪还是杀猪?请说明理由。
(3)上述材料反映出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弊端?为什么有这些弊端?
设置这一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情境探究中回顾并运用“供求与价格的关系”及“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等已有的知识分析经济生活现象,循序渐进地深入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优点及弊端,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
三、挖掘德育功能,深化教材价值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现代社会生活参与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公民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素质培养为根本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课,具有多学科知识兼容性、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统合性、德智共生性、思想性以及实践性等主要特征。可见,思想政治课既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任务,又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的责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内化,还必须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从而深化教材的价值。具体做到:一要落实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或只注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挖掘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或脱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德育而德育。正确的做法是,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统领,以知识与能力为支撑,将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融为一体。二要找准教材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创设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三要突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素质的发展,鼓励学生围绕情境充分交流思想观点,沟通情感;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形成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影响道德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政治素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实现思想政治课育人的德育价值。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的优化、内化和深化的过程,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当然,这一处理教材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一、适度调整重组,优化教材结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新教材主要按照生活逻辑,并辅之以学习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分别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为主题,以相应的学科知识为支撑,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所遇到的问题,按照感受生活、理解生活、适应生活、反思生活、创新生活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建构的。这一教材建构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新教材特有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但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的逻辑结构不等于教学过程的逻辑程序。具体要做到: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在教材的基本框架内,对教材的逻辑结构、内容的前后程序作一定的调整重组,形成合理、清晰、流畅的教学结构,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教材的调整重组包括:某一框题内部内容的调整重组;同一课内不同框题内容的重新布局;相关内容归类合并或不同程度的重复。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例,其逻辑结构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规范市场秩序→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
具体有两处调整:一是调整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规范市场秩序”教学逻辑结构。这样调整有助于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市场调节,更深刻、全面地理解市场经济;突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强调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逻辑更为严密。二是将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联系起来,都作为弥补市场调节局限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关联性,拓宽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调整也要有所侧重,本课时着重教学“规范市场秩序”这一内容,“加强宏观调控”只是提一下,放在下一课时重点学习。
二、促进意义建构,内化教材内容
设置情境探究活动应做到:一要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用现实生活呈现问题、把理论观点融入鲜活的社会生活题材之中的思路设置有意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需要。二要考虑问题设置的思考价值,使其具有开放性、探究性,能引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问题的设置还应具有梯度性、启发性,能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循阶而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这样的情境探究活动,能让师生围绕情境共同探索,相互交流、质疑,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意义,达成内化教材知识的目的。在教学“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优点及弊端”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先设置如下问题情境。
材料一:2007年受“蓝耳病”疫情影响生猪价格创下历史新高。2008年生猪价格连续下滑,2009年年中生猪价格持续下跌。2010年年中生猪市场的供需缺口逐渐扩大,生猪价格进入上涨周期,2011年生猪养殖盈利情况进一步提高。
材料二:多年来,我国生猪价格走势形成了一个轮回:价高的时候大家蜂拥入市;价低的时候亏得一塌糊涂,纷纷离场。今年生猪价格再度上涨至历史高点,当前已经出现盲目补栏的苗头,让不少业内人士开始担心价格大起大落的“过山车”行情再次上演。
材料三:有关媒体曝光了河南生猪产区养猪户利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瘦肉精”喂出“健美猪”,其中有少量流入南京生猪市场。
要求学生回答:
(1)请结合材料一,试分析2007-2011年生猪价格为什么会起伏不定?
(2)假如你是养殖户,今年你是选择继续养猪还是杀猪?请说明理由。
(3)上述材料反映出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弊端?为什么有这些弊端?
设置这一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情境探究中回顾并运用“供求与价格的关系”及“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等已有的知识分析经济生活现象,循序渐进地深入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优点及弊端,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
三、挖掘德育功能,深化教材价值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现代社会生活参与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公民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素质培养为根本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课,具有多学科知识兼容性、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统合性、德智共生性、思想性以及实践性等主要特征。可见,思想政治课既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任务,又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的责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内化,还必须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从而深化教材的价值。具体做到:一要落实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或只注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挖掘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或脱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德育而德育。正确的做法是,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统领,以知识与能力为支撑,将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融为一体。二要找准教材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创设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三要突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素质的发展,鼓励学生围绕情境充分交流思想观点,沟通情感;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形成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影响道德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政治素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实现思想政治课育人的德育价值。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的优化、内化和深化的过程,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当然,这一处理教材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在实践中摸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