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激发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作者】 姚 琴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高级职业学校
【摘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不断学习研究,找到适合学生的管理办法,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不断探索出新的教育规律并时时总结教育方法,这是每一位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永恒主题。【关键词】激发潜能;促进发展
【正文】
现代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更要培养出具备综合素养的全能型人才。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肩负着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内在潜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大责任。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全能型人才。这些都是我们新时期职校班主任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中的困惑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因为诸多原因存在着各种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呈现出如下特点:文化基础薄弱,个人行为习惯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甚至个别学生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都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了切实的困难。因此,一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自觉降低了管理要求,存在着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过程不得法,很难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能达到提升学生管理能力的要求。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心中一份爱”
“爱”不仅仅指关心和爱护,还包括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宽容与责任。班主任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能够更好地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沟通解决问题,进而更好地管理班集体。中职学生无论是文化基础知识还是个人行为能力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欠缺。同时思想和行为的不成熟导致他们的问题层出不穷,一味地指责会让他们走到班主任的对立面,问题进一步恶化。因此,面对问题学生,班主任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原谅学生暂时的缺点,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提升时间和空间。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让他们时刻体会到来自班主任和班集体的温暖。
2.“脑中一本账”
“脑中一本账”要求班主任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订出符合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在有序的班级管理中实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1)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建立班级学生管理档案,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是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建立健全班级管理体系,形成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为了更加有效地掌握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实时动态,班主任首先可以采用调查统计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其次可以通过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心理状态;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形式的交流圈来把握学生的实时动态。这些信息的收集有助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动向并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进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阶段性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和日常行为记录几个方面。阶段性的发展目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发展目标,有的放矢。阶段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评估自己,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前进目标。日常行为记录可以帮助学生在自我审视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2)明确班级管理目标,养成学生综合素质
班级管理目标的制订不仅要考虑到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要充分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班级管理目标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要针对各年级学生呈现出的特点有侧重地培养。中职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文化素养薄弱,个人行为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中应把提升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养成和规范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我管理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三、四年级的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信心,个人综合素质低;具备一定的职业意识,但缺乏职业素养。面对这些问题,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应搭建活动平台,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心,形成综合能力。同时针对求职就业举办专题活动,增强职业意识和提升专业素养。
(3)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健全班级管理体系
建立班级管理制度,首先,要以班级管理目标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班级发展的管理制度。其次,班级管理制度要得到班级学生的认可,这样的管理制度才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最后,制度执行标准要量化细致,奖惩分明。班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要有得力肯干的班委,还要建立企业式系统管理体系。这样既有能够发挥骨干作用的班委,又有分层管理的班级管理体系。这样的班级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手中一杆秤”
“手中一杆秤”要求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教育成功的保证。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体现教育的公平,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做到不偏袒个别学生。同时班主任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也能够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感觉可信可敬。其次要求班主任要有果断的执行力。执行力既包括班主任的个人执行能力,也包括班集体的团队执行能力。果断的执行力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执行能力,并且不断地培养班级的团队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而教之道,贵在启发潜能。教育心理学研究已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让学生在学习上“主动”起来,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应做到:对知识,我愿是大海;做教师,我愿是春风。
现代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更要培养出具备综合素养的全能型人才。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肩负着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内在潜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大责任。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全能型人才。这些都是我们新时期职校班主任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中的困惑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因为诸多原因存在着各种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呈现出如下特点:文化基础薄弱,个人行为习惯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甚至个别学生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都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了切实的困难。因此,一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自觉降低了管理要求,存在着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过程不得法,很难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能达到提升学生管理能力的要求。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心中一份爱”
“爱”不仅仅指关心和爱护,还包括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宽容与责任。班主任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能够更好地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沟通解决问题,进而更好地管理班集体。中职学生无论是文化基础知识还是个人行为能力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欠缺。同时思想和行为的不成熟导致他们的问题层出不穷,一味地指责会让他们走到班主任的对立面,问题进一步恶化。因此,面对问题学生,班主任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原谅学生暂时的缺点,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提升时间和空间。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让他们时刻体会到来自班主任和班集体的温暖。
2.“脑中一本账”
“脑中一本账”要求班主任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订出符合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在有序的班级管理中实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1)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建立班级学生管理档案,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是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建立健全班级管理体系,形成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为了更加有效地掌握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实时动态,班主任首先可以采用调查统计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其次可以通过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心理状态;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形式的交流圈来把握学生的实时动态。这些信息的收集有助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动向并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进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阶段性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和日常行为记录几个方面。阶段性的发展目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发展目标,有的放矢。阶段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评估自己,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前进目标。日常行为记录可以帮助学生在自我审视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2)明确班级管理目标,养成学生综合素质
班级管理目标的制订不仅要考虑到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要充分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班级管理目标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要针对各年级学生呈现出的特点有侧重地培养。中职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文化素养薄弱,个人行为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中应把提升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养成和规范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我管理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三、四年级的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信心,个人综合素质低;具备一定的职业意识,但缺乏职业素养。面对这些问题,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应搭建活动平台,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心,形成综合能力。同时针对求职就业举办专题活动,增强职业意识和提升专业素养。
(3)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健全班级管理体系
建立班级管理制度,首先,要以班级管理目标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班级发展的管理制度。其次,班级管理制度要得到班级学生的认可,这样的管理制度才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最后,制度执行标准要量化细致,奖惩分明。班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要有得力肯干的班委,还要建立企业式系统管理体系。这样既有能够发挥骨干作用的班委,又有分层管理的班级管理体系。这样的班级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手中一杆秤”
“手中一杆秤”要求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教育成功的保证。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体现教育的公平,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做到不偏袒个别学生。同时班主任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也能够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感觉可信可敬。其次要求班主任要有果断的执行力。执行力既包括班主任的个人执行能力,也包括班集体的团队执行能力。果断的执行力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执行能力,并且不断地培养班级的团队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而教之道,贵在启发潜能。教育心理学研究已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让学生在学习上“主动”起来,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应做到:对知识,我愿是大海;做教师,我愿是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