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快乐写作

【作者】 王成增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状元府小学

【摘要】小学生写作是学习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一个难度大、费时长的重要内容。写作做得好,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本文从多个层面分析和探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小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写作的方法和途径,达到了如期的目的,收到切实的效果,也为今后从事小学语文的写作课教学提供了全面性、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快乐写作;融入生活;真情实感;激趣
【正文】
  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几年来,本人一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作文。
  一、坚持经常 快乐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铺一条书香之路,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作文“引流”。引导学生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让学生快乐阅读,有以下几个途径:
  1、从阅读教学中吸取。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知识、感情,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断记在读写笔记上,并熟读成诵,融合贯通。
  2、从课余生活中获取。鼓励学生平时多看一些课外书刊,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新鲜语汇。
  3、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把自己从生活、电视、报纸中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如介绍每日新闻、讲故事、路上见闻……既增长见识,又创造机会运用语言。
  二、善于观察 融入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平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如有一天遇到一场难逢的大雾,整个校园白茫茫的一片,七米以外的东西全都看不清楚。我就领着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去进行观察、体会。让学生先站在室内观察,然后走进雾中体会。上课了,学生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到的。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然后我就让同学们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下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诞生了。
  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方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实感。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三、实事求是 学写真话
  叶圣陶先生说:“要敢言天下真,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留一间倾心之所,尊重学生的人格,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产生一种学写真话的冲动和激情,即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创造新形象的美好愿望。解放学生心灵,让学生掏出内心深处的真心话、真体验和真感受。要做到如老舍先生所说的那样,“写‘从心里掏出来的’真心话”,让学生“情动而辞发。”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写的日记、随笔等,如果说了真话,一般不愿给同学看,更不愿给父母亲朋看。这是因为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有一种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有些真实的想法或情感,怕表露出来被人笑话,有伤自尊。所以,要了解学生的这些心理变化,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真诚地和学生做朋友,把作文作为师生心灵交流的天地。例如我在组织“成长的烦恼”的综合性活动时,安排了如下几个环节:1、“让我悄悄地告诉你”,每个同学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烦恼,不必署名,然后全班同学在一起交流:“对于这些烦恼,我该怎么看?”,“假如我有这种烦恼,我该怎么办?”2、致“快乐的小天使”每位同学给快乐的小天使写一封信,尽情地倾诉自己的苦闷、忧愁。3、“大朋友信箱”让同学给自己信赖的老师或亲朋写封信,倾吐自己的烦恼。以上这三个活动的编排,由于尊重了学生的人格,保护了他们的“隐私”,深受学生的欢迎,他们在写作中既尽情地倾诉了心声,又陶冶了性情,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学生做“真人”。我们没有必要担心学生因要写真话而在作文中讲些离谱的或格调不高的话,只要教师能真诚对待他们,用自身高尚的人格去影响他们;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对他们进行熏陶和感染,相信他们一定会在“细无声”的“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一定能以自己独立的视角观察生活,并能真切而有创意的表述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正如巴金所说:“打动人心的是真情而非词藻”,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情,才能使学生的表达更有层次、有深度。
  总之,身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在作文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一份自由,一份真诚。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达不拘一格的思想,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感受,自由地表达有个性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起来,在快乐中写作,在写作中享受快乐,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