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避免句子产生歧义
【作者】 孟芳芳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常宁镇中心小学
【正文】所谓歧义句,就是一个句子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意思,使人琢磨不定,无所适从。怎样才能避免使句子产生歧义呢?
一、声调不清,产生歧义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音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分,它们有区别语意的作用,但在特殊情况下,一有疏忽,就会使句子产生歧义。比如:“我们快要进行期中考试了”和“我们快要进行期终考试了”,由于这句话里的“期中”和“期终”声调完全相同,单凭语音就难以断定是哪个意思,只有在书面上才能看清楚。但有一些词语读音比较灵活,在对话中凭借语音就能够区别语义,如果写到纸上反倒表意不清了。比如:“咋们一定要把水留给早上来的同学喝。”“早上来的同学”就有两种理解,假如“上”读轻声,那么“早上”应连续读,中间不得停顿,它是时间名词,这句话读起来应这样停顿:早上——来的——同学。假如“上”读去声,那么“早”是形容词,“上来”连续,是动词。这句话读起来这样停顿:早——上来的——同学。由于“上”的声调不同,使句子成分间结构不同,使句子成分间结构关系发生变化,表意自然也就不同了。遇到这种情况,不妨换一些词语。如“早上”可以换成“早晨”;“早”可以换成“先”这样就不会产生歧义了。
二、定语的位置欠妥,产生歧义
汉语的词序直接关系着语义的表达,尤其是数量词充当定语,其位置安排不妥,往往会产生歧义。如:“三个乡的干部都到了。”可以理解为“三个乡”的所有干部都到了,也可以理解为“三个”乡级干部都到了。就因为“三个”的位置处于句首,既可以限制“乡”使“三个乡”做“干部”的定语,又可以做“乡的干部”的定语。如果是指第二种理解,可将“三个”紧挨着中心词“干部”,就成了:“乡的干部都到了”这样表意就清楚、准确了。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时时留心,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具体的方法加以订正,是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的。
一、声调不清,产生歧义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音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分,它们有区别语意的作用,但在特殊情况下,一有疏忽,就会使句子产生歧义。比如:“我们快要进行期中考试了”和“我们快要进行期终考试了”,由于这句话里的“期中”和“期终”声调完全相同,单凭语音就难以断定是哪个意思,只有在书面上才能看清楚。但有一些词语读音比较灵活,在对话中凭借语音就能够区别语义,如果写到纸上反倒表意不清了。比如:“咋们一定要把水留给早上来的同学喝。”“早上来的同学”就有两种理解,假如“上”读轻声,那么“早上”应连续读,中间不得停顿,它是时间名词,这句话读起来应这样停顿:早上——来的——同学。假如“上”读去声,那么“早”是形容词,“上来”连续,是动词。这句话读起来这样停顿:早——上来的——同学。由于“上”的声调不同,使句子成分间结构不同,使句子成分间结构关系发生变化,表意自然也就不同了。遇到这种情况,不妨换一些词语。如“早上”可以换成“早晨”;“早”可以换成“先”这样就不会产生歧义了。
二、定语的位置欠妥,产生歧义
汉语的词序直接关系着语义的表达,尤其是数量词充当定语,其位置安排不妥,往往会产生歧义。如:“三个乡的干部都到了。”可以理解为“三个乡”的所有干部都到了,也可以理解为“三个”乡级干部都到了。就因为“三个”的位置处于句首,既可以限制“乡”使“三个乡”做“干部”的定语,又可以做“乡的干部”的定语。如果是指第二种理解,可将“三个”紧挨着中心词“干部”,就成了:“乡的干部都到了”这样表意就清楚、准确了。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时时留心,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具体的方法加以订正,是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