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化学课堂活动教学的实践探究

【作者】 黄荣金

【机构】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教研室

【摘要】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活动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参与性不强、活动形式单一、能力培养不全面等诸多问题,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进一步确立学生在课堂活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积极拓展教学资源,并针对活动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将课堂活动与日常生活实践、自然现象等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全面提升化学课堂活动教学质量。本文就结合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谈一谈高中化学课堂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活动教学;实践与分析
【正文】
  课堂活动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理论和应用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堂活动教学工作,积极拓展,勇于创新,运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高中化学教学管理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高中化学课堂活动教学现状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广泛开展,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活动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强
  由于受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制约,许多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教学时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仍然采用落后的教师为主的课堂活动方式,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导致课堂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更谈不上满足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需要和实践能力提高需求。
  (二) 活动形式不多样
  目前许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在形式上缺乏多样性,大部分教师只是局限于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然后对相关原理进行讲解。由于缺乏创新精神,教师没有通过生活实践或其他渠道发掘更加符合学生个性需求的课堂活动教学材料和方法,导致活动形式枯燥、乏味、单一,学生对课堂活动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三) 能力培养不全面
  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活动教学依然把知识教学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大部分高中化学教师认为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缺乏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应用。在课堂活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过于强调对化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技能的全面培养,致使学生成为了只会解答题目的考试机器,却无法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更无法在课堂活动中掌握创新能力。
  二、 高中化学课堂活动教学策略
  (一) 确立学生主导地位
  为了彻底解决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活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参与兴致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应当树立学生在课堂活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深入学生内心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情况选择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材料,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活动内容、计划和方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全身心参与、投入其中,训练其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化学课堂活动教学的实效性。
  (二) 积极拓展教学资源
  有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活动教学必须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材料作为支撑条件,使用大量丰富的、开放性的活动资源是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前提。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框架下,紧紧结合教学材料和教学要点,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世界中挖掘生动、有趣、易懂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各种思维方式参与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认知、体验、实践、创新的机会和氛围。
  (三) 实时进行有效指导
  在加强学生参与性的同时,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对课堂活动教学进行全程指导,如果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自主探究而对其放任自流,那么课堂活动最终将因为缺乏目的性而流于形式,学生思维水平、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与反应,根据其活动参与状况和学习效果进行实时指导,并及时调整活动教学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实践技能。
  三、 高中化学课堂活动教学措施
  (一) 化学课堂活动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高中化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将课堂活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学生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能充分体现化学原理的教学资源,通过实验、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如在讲解铝这一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时,可将学生十分熟悉的油条作为课堂活动教学的对象,取一小块油条并将其切碎放入坩埚中,在电炉上进行低温炭化,待浓烟散尽,再放入高温炉中炭化,当坩埚内的物质呈白色灰状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2ml6mol的HNO3,在水浴加热蒸发至干,把所得产物加水溶解,用一支试管取2ml所得溶液,加入5滴0.8%硫基乙酸溶液摇匀,再加入少许铝试剂缓冲溶液,再摇匀,放入热水浴中加热,如有红色溶液生成,即证明油条中含有铝。
  (二) 化学课堂活动教学与自然现象相结合
  在高中化学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学生感兴趣的、发生概率较高的自然现象中发掘化学知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并通过课堂实验进一步使学生充分了解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化学理论,提高应用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可将目前时常发生的酸雨现象作为课堂活动教学内容,首先向学生介绍酸雨是由H2SO4和HNO3形成的,然后对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通性、还原性和氧化性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参与二氧化硫的制取实验,通过亚硫酸盐与较浓硫酸的反应,得到二氧化硫,使学生明白Na2SO3+H2SO4→Na2SO4+H2O+SO2↑这一反应原理。
  (三) 化学课堂活动教学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
  根据当前高中学生紧跟时代潮流、对互联网技术了如指掌的特点,教师可在化学课堂活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展现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原理和化学现象,并在课堂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授碘这一化学知识点时,可先向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指纹提取的视频,并引入指纹与碘的反应这一概念,调动学生的兴趣。然后讲解相关原理:人的手指表面的油脂、汗水等在接触碘后,碘溶于油脂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黄棕色的指纹。最后,组织学生参加课堂实验,取一张干净白纸,用手指在纸面上按一下,将纸对准装有碘酒的试管,用酒精灯在试管底部加热,待到试管中出现紫色气体后,纸上出现棕色指纹。
  结束语
  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在高中化学新课标的指引下,将课堂活动教学与生活实践进行有机融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个性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活动教学计划和方案,利用化学实验、多媒体技术等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发掘其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包龙海.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探究[J]. 基础教育研究,2015,18:70.
  [2]林丽璇. 在探究实验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实验基本观念[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09:92-94.
  [3]孙娟.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在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5,31:91.
  [4]叶清秀. 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构建探讨[J]. 学周刊,2016,02:145-146.
  [5]陈涛. 高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16,08:37.
  [6]宋兆爽. 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