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作者】 才普措

【机构】 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第二民族完全小学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更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从“单纯地教”、“灌输现成知识”、 “标准答案”、“解答应用题”转变到“合作探究新知”、“共同建构知识结构”、“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人格的塑造”。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实际的生活需要而展开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理念;传统模式
【正文】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给学生充分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还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也能有所进步。实践结果证明,课堂教学的变化,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下面就自己对数学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转变浅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在生活情境中“找”数学
  创设生动有趣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与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等都是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具体表现。在《谁打电话的时间长》一课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小红和小华打电话的两幅插图,小红打的是国内长途电话,每分钟 0、7元,一共付了8、54元。小华打的是国际长途电话,每分钟7、2 元,一共付了45元。这时机灵狗在一旁说话了,哇,花这么多钱,打电话时间太长了吧!小华委屈地说我打电话还没有小红打电话的时间长。这是,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大胆的探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各抒已见,有的说打国际长途要贵一些,有的说付的钱多打电话的时间就长。也有的说要通过计算才知道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本课是在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创设的,教师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探索、创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不知不觉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后,在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提问题意识和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与乐趣。从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既有所学,又乐在其中。
  二、动脑、动口、动手中“思”数学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还学生主人地位,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的时空。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数学来源于生活,联系学生身边的实物认识三角形,动脑、动口说三角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再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几根小棒摆三角形,动手画三角形,如果家里的椅子前后扭动,坐着不稳,木条应该钉在什么位置,才能使椅子稳固。让学生经历摆一摆、画一画的过程获得了对三角形的感性认识,再通过议一议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探究、思考。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三、在玩中“学”数学
  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就必然会想方设法去认识它,从而获得与此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就要抓住学生好玩的心理,设计不同层次的“玩”,由开始的跟着老师玩,到最后的合作玩,自己玩,在玩中不停的思考、探索。在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先出示一幅学校生活的情景图:足球场上,小朋友在踢足球;旁边有一位老爷爷拿着一把大剪刀正在修剪树木。然后从一些生活中的“角”的实例抽象出“角”的图形。教学时,先让学生用小棒做拼图游戏,再让学生摸摸角的各部分,说说触摸后的感觉。在我们的周围找一找什么地方有角?再让学生用手中的活动角,玩一玩、变一变?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怎样的情况下,角会变小。怎样的情况下,角会变大。这一切是谁在作怪?动手用一张不规则的纸,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能折出多少个角?怎样数才能一个不漏地把角的个数数完?在折角的基础上抽象角再让学生将折后的角,画在纸上,并说出你所画的角的形状。利用投影播放校园里的典型景物、国内外的知名建筑物等,让学生在神奇的景物和清幽的音乐声中,感受角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整个教学,学生在多变的“玩”法中学会了“角”的有关知识,达到了手指尖上出智慧。
  四、游戏中“悟”数学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设计数学,将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找朋友,森林医生,送信,送小动物回家等游戏展示活动内容带进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表现自己和充分交流的机会,在活动中相互启发,共同探究、体验,掌握数学知识,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乐趣。创造这样的课堂融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意志、想象、创造与一体。使学生学的轻松,收获多多。如教学《动手做》一课时,让学生在学具盒中的钉子板上围一个图案,看谁的设计最新奇,围的图形最多。学生对这个游戏性的实践活动兴趣很高,围出了各种图形,有房子,汽车,有……有的甚至超出了我对他们的估计。再把你们今天设计的图案回家说给你们的爸爸与妈妈听。通过这类实践操作的游戏作业,学生不仅掌握了新学的知识,而且从理性的角度明白了这几个图形的特点。在游戏中“悟”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身边世界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
  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已有的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注重拓展学生认识、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较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学“生活中的负数”时,前一天,我让学生收看天气预报,并作好记录,回家后学生将认真的收看和记录,无形中就把“生活中的负数”的知识渗透在生活实际中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教学,一定要将先进的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学方式,深刻领会《数学课标》的精神实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给学生一个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数学,用数学,人人皆受益,个个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