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中职化工原理教学策略
【作者】 韦善于
【机构】 广西河池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摘要】文章以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为例,结合当前中职学生特点和为学生服务的职教理念,从实践教学引领和推动理论教学、课程结构及内容的调整、课堂教学中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阐述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关键词】中职;化工原理;教学策略
【正文】
1.引言
化工原理课程揭示了化工生产过程常见的单元操作规律,是化工行业从业人员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化工原理课程是中职校化工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处于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过渡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好化工原理课程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力争采用有针对性的符合中职校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地进入专业角色,养成较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2.利用“化工环境背景”实施教学
中职化工原理课程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所以,其课堂教学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教学场所不应只限于教室,而应在实验室,更应在具有化工背景的教学现场。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成为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化工环境背景”。过多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技能脱节,不符合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但是,技能应该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技能,绝不是熟练工。理论学习的确很枯燥,学生学着苦,教师教着累。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可通过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的方法,在适当的时机,先做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理论问题,可在实验中进行讨论,实验结束后通过小结的方式解决;然后在理论指导下做实验,强化实验技能,加深对所需理论的理解。这样就解决了“必需,够用”理论的“度”的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必备手段。多媒体具备的“声、视、色、影”为创造“化工环境背景”发挥了极好的辅助作用。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在化工原理教学中,常采用的方式有:录像带、课件、仿真模拟、演示实验等。以最小回流与全回流为例,它们是蒸馏单元的两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教师不使用多媒体课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效果不佳。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演示,轻而易举地将“从全回流到最小回流的梯级变化”进行了演示与对比,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接受起来很轻松,难点被轻易突破。
3.以学生为本设置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讲授的内容是非常经典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就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状态而言,以各种典型化工单元操作为章节编排的化工原理教材,其理论较深,学生不容易接受。从教材内容上看,完全打破长期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以传热单元为例。教材的内容顺序通常从传热基本概念开始,依次经过传热速率、三种基本传热方式、总传热系数、传热推动力、传热面积,到换热器结束。这一教学过程,通常是先讲授基本概念,再讲授三种传热方式的基本规律、计算方法,然后按照上面顺序依次讲解,最后讲授换热器。多数教师按此顺序进行授课已是习以为常。然而,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状况,我认为存在更好的授课方法,即适当地改变传统的教学顺序。从换热器入手,将换热器作为学习传热单元的切入点。新的教学顺序是:①通过对换热器的工业应用、类型、结构、传热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换热器。②通过观看录像、仿真模拟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工业换热器的印象。③进入实验室,开始换热器的初次实验。现场接触换热器,学会换热器的操作,了解间壁两侧流体的不同流动方式,记录并流、逆流对换热器传热效果影响的原始数据,为下一次实验做好准备。实验结束后,对换热器进行小结和讨论。④对换热器进行深层次的学习,选用或设计换热器。包括传热速率、总传热系数、传热推动力、传热面积等。⑤再次进入实验室,完成测定膜系数的传热实验。⑥总结。这种方式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反复强化的方式,既结合实际,又符合培养职业学生的特点。从换热器入手,将换热器作为学习传热单元的切入点,通过对换热器的剖析,逐步完成传热单元的学习。其他单元操作同样按此办法,如:蒸馏单元,将蒸馏釜和精馏塔作为切入点。
4.建立课堂教学激励机制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将激励机制引入化工原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参与教学,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就要事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环节,找出教学难点。突破了难点,其他问题就会比较顺利地解决。需要注意,教师一定不要直接将难点呈现给学生,而必须将难点进行分解、化简之后,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难度梯度递增的方式设置学习任务。应尽量采用教师引导、启发的方式,将分解的难点逐一布置给学生。学生可通过分组讨论、组间辩论的形式参与到教学中。
5.结语
中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的关系,今后我们应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开展中职教育中更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桂明.中职院校“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讨[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2]张健.职业学校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
[3]程圣国.基于实际工程课题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
[4]刘桔林.浅谈应用型本科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5)
1.引言
化工原理课程揭示了化工生产过程常见的单元操作规律,是化工行业从业人员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化工原理课程是中职校化工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处于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过渡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好化工原理课程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力争采用有针对性的符合中职校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地进入专业角色,养成较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2.利用“化工环境背景”实施教学
中职化工原理课程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所以,其课堂教学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教学场所不应只限于教室,而应在实验室,更应在具有化工背景的教学现场。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成为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化工环境背景”。过多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技能脱节,不符合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但是,技能应该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技能,绝不是熟练工。理论学习的确很枯燥,学生学着苦,教师教着累。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可通过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的方法,在适当的时机,先做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理论问题,可在实验中进行讨论,实验结束后通过小结的方式解决;然后在理论指导下做实验,强化实验技能,加深对所需理论的理解。这样就解决了“必需,够用”理论的“度”的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必备手段。多媒体具备的“声、视、色、影”为创造“化工环境背景”发挥了极好的辅助作用。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在化工原理教学中,常采用的方式有:录像带、课件、仿真模拟、演示实验等。以最小回流与全回流为例,它们是蒸馏单元的两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教师不使用多媒体课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效果不佳。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演示,轻而易举地将“从全回流到最小回流的梯级变化”进行了演示与对比,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接受起来很轻松,难点被轻易突破。
3.以学生为本设置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讲授的内容是非常经典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就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状态而言,以各种典型化工单元操作为章节编排的化工原理教材,其理论较深,学生不容易接受。从教材内容上看,完全打破长期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以传热单元为例。教材的内容顺序通常从传热基本概念开始,依次经过传热速率、三种基本传热方式、总传热系数、传热推动力、传热面积,到换热器结束。这一教学过程,通常是先讲授基本概念,再讲授三种传热方式的基本规律、计算方法,然后按照上面顺序依次讲解,最后讲授换热器。多数教师按此顺序进行授课已是习以为常。然而,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状况,我认为存在更好的授课方法,即适当地改变传统的教学顺序。从换热器入手,将换热器作为学习传热单元的切入点。新的教学顺序是:①通过对换热器的工业应用、类型、结构、传热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换热器。②通过观看录像、仿真模拟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工业换热器的印象。③进入实验室,开始换热器的初次实验。现场接触换热器,学会换热器的操作,了解间壁两侧流体的不同流动方式,记录并流、逆流对换热器传热效果影响的原始数据,为下一次实验做好准备。实验结束后,对换热器进行小结和讨论。④对换热器进行深层次的学习,选用或设计换热器。包括传热速率、总传热系数、传热推动力、传热面积等。⑤再次进入实验室,完成测定膜系数的传热实验。⑥总结。这种方式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反复强化的方式,既结合实际,又符合培养职业学生的特点。从换热器入手,将换热器作为学习传热单元的切入点,通过对换热器的剖析,逐步完成传热单元的学习。其他单元操作同样按此办法,如:蒸馏单元,将蒸馏釜和精馏塔作为切入点。
4.建立课堂教学激励机制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将激励机制引入化工原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参与教学,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就要事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环节,找出教学难点。突破了难点,其他问题就会比较顺利地解决。需要注意,教师一定不要直接将难点呈现给学生,而必须将难点进行分解、化简之后,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难度梯度递增的方式设置学习任务。应尽量采用教师引导、启发的方式,将分解的难点逐一布置给学生。学生可通过分组讨论、组间辩论的形式参与到教学中。
5.结语
中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的关系,今后我们应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开展中职教育中更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桂明.中职院校“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讨[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2]张健.职业学校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
[3]程圣国.基于实际工程课题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
[4]刘桔林.浅谈应用型本科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