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之我见
【作者】 吴海振
【机构】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
【摘要】初、高中化学教学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能否进行有效衔接,教师的首要任务就必须搞好高一与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衔接问题,引导学生拾阶而上,达到认识的提升。本文简要分析了产生困难的原因,并从抓好情感态度的衔接、基础知识的衔接、教学策略的衔接、学习方法的衔接几方面谈谈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关键词】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教学策略;学习方法
【正文】
一、引言
“化学难学”是许多高一学生的感叹。高中一年级,是处于初、高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初高中教师缺少交流,高中化学教师不太清楚初中的教学方法,初、高中化学教学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存在质的飞越,加上课本内容和所编选的习题与各类考题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导致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所以学生从初中刚上高一适应不了高中的教学方法,才会出现学习化学的困境。
想使学生走出“化学难学”的困境,就必须搞好高一与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衔接问题,引导学生拾阶而上,达到认识的提升。下面就本人参与新课改中的亲身体验,从抓好情感态度的衔接、基础知识的衔接、教学策略的衔接、学习方法的衔接几方面谈谈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几点措施
2.1做好情感态度的衔接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不会经常地、不断地“反复多次”。习惯了初中老师“唠叨式”教学方法,习惯了“多读、多记、多背”就能出好成绩的模式,一到高中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老师教法的突然改变,知识难度的不断加大,学习兴趣很快出现了分化现象,有的学生从有兴趣变成无兴趣,成绩越来越差,以致丧失学习化学的信心;有的学生越学越活,成绩越来越好。因此在教学中如何通过情境教学,将初中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延续下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二氧化硫》一节的课堂情境设计中,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酸雨引起的化学公害事件和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录像片,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注意到二氧化硫对我们周围生活的影响,然后提出3个问题:
1、如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3、硫磺熏制银耳增白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感觉到要学习的知识,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而初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于是就会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有了这样良好的心理准备,就能使学生顺利地进入教师预设的下一个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基础知识的衔接
教师教学时应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和节奏,刚开学不要急于讲授新知识,更不能开快车。为使教有所依、学有所循,教师应对初中知识体系做个全在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认真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完善知识的衔接,这项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高一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质量。
2.3教学策略的衔接
有的学生在初中化学成绩不错,但是到了高一学起化学就感到很费劲,化学成绩会出现严重的滑坡,所以就认为高中化学太难学,导致部分学生对化学失去了兴趣。事实上,学生感觉高中化学难学的主要原因除了除了高中课程的难度本身比初中大之外,还有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初中的有很大的区别: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和实物直观教学为主;而高中以启发式、理论和抽象思维为主,比较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知识的灵活应运。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巧妙过渡,适当保留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些基本方式。教师还应了解和研究初中化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般情况,以免在高中教学中出现急转弯,而使学生不适应教师的教法。
2.4学习方法的衔接
根据高中化学知识的深度、抽象性等特点,教师应特别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化学知识素有杂、乱、多、细、碎之称,如果不对它进行有序排列和系统分类,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带来困难。教学过程中,可用联想、类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把表面庞杂的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由点连线、由线串成面、织成网,以便进行有序贮存,同时也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物质性质的内在规律性。科学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而受益终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大脑便能迅速地将知识块分解、选择、迁移、转换、重组,促进问题得以解决。
三、结束语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师生情感的衔接,以上有关高一年级与初中教学各方面的衔接问题,应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其内在联系。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综合考虑学生实情、课标、教材、教法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制定出较完善的措施。
一、引言
“化学难学”是许多高一学生的感叹。高中一年级,是处于初、高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初高中教师缺少交流,高中化学教师不太清楚初中的教学方法,初、高中化学教学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存在质的飞越,加上课本内容和所编选的习题与各类考题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导致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所以学生从初中刚上高一适应不了高中的教学方法,才会出现学习化学的困境。
想使学生走出“化学难学”的困境,就必须搞好高一与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衔接问题,引导学生拾阶而上,达到认识的提升。下面就本人参与新课改中的亲身体验,从抓好情感态度的衔接、基础知识的衔接、教学策略的衔接、学习方法的衔接几方面谈谈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几点措施
2.1做好情感态度的衔接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不会经常地、不断地“反复多次”。习惯了初中老师“唠叨式”教学方法,习惯了“多读、多记、多背”就能出好成绩的模式,一到高中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老师教法的突然改变,知识难度的不断加大,学习兴趣很快出现了分化现象,有的学生从有兴趣变成无兴趣,成绩越来越差,以致丧失学习化学的信心;有的学生越学越活,成绩越来越好。因此在教学中如何通过情境教学,将初中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延续下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二氧化硫》一节的课堂情境设计中,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酸雨引起的化学公害事件和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录像片,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注意到二氧化硫对我们周围生活的影响,然后提出3个问题:
1、如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3、硫磺熏制银耳增白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感觉到要学习的知识,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而初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于是就会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有了这样良好的心理准备,就能使学生顺利地进入教师预设的下一个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基础知识的衔接
教师教学时应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和节奏,刚开学不要急于讲授新知识,更不能开快车。为使教有所依、学有所循,教师应对初中知识体系做个全在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认真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完善知识的衔接,这项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高一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质量。
2.3教学策略的衔接
有的学生在初中化学成绩不错,但是到了高一学起化学就感到很费劲,化学成绩会出现严重的滑坡,所以就认为高中化学太难学,导致部分学生对化学失去了兴趣。事实上,学生感觉高中化学难学的主要原因除了除了高中课程的难度本身比初中大之外,还有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初中的有很大的区别: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和实物直观教学为主;而高中以启发式、理论和抽象思维为主,比较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知识的灵活应运。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巧妙过渡,适当保留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些基本方式。教师还应了解和研究初中化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般情况,以免在高中教学中出现急转弯,而使学生不适应教师的教法。
2.4学习方法的衔接
根据高中化学知识的深度、抽象性等特点,教师应特别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化学知识素有杂、乱、多、细、碎之称,如果不对它进行有序排列和系统分类,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带来困难。教学过程中,可用联想、类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把表面庞杂的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由点连线、由线串成面、织成网,以便进行有序贮存,同时也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物质性质的内在规律性。科学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而受益终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大脑便能迅速地将知识块分解、选择、迁移、转换、重组,促进问题得以解决。
三、结束语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师生情感的衔接,以上有关高一年级与初中教学各方面的衔接问题,应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其内在联系。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综合考虑学生实情、课标、教材、教法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制定出较完善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