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控制两极分化

【作者】 蔡全庆

【机构】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哈拉直沟中心学校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分化阶段,尤其是八年级阶段,随着科目的增加,内容的加深,有不少学习意志薄弱,学习基础薄弱,思维薄弱的学生在学习中就慢慢地掉队,渐渐形成一个困难学习群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正视这个群体,研究这个群体,善待这个群体。本文就如何有效控制初中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对策谈谈不成熟的想法。
【关键词】两极分化;有效控制
【正文】
  数学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想办法克服两极分化现象,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为此本人摸索了一套克服这一现象的粗浅办法。
  一、融洽关系,师生平等
  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任课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所以,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尊重差异、崇尚个性;学生们的言论应该自由,“百家争鸣”。借助讨论,把学生由传统意义上的边缘地位拉到中心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辅导者、援助者、服务者。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课堂的组成部分,构筑起共同探讨的平台,课堂由此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动态局面,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其学习能力.只要教师愿意和学生交朋友,学生就会倾心诚服于你,会努力学习你所教的学科.这样就不愁学生不努力学习数学,当然就更不愁学生学不好数学.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这一点,他的教学成绩一定是正态分布的,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创造情境是指教师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其教学效果是教师“一言堂”式的讲解不可比拟的。
  如《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笔者利用古印度国际象棋棋盘装麦的故事,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古印度国王酷爱下棋,苦于棋无对手,向全国悬赏下棋高手.一个青年人赢了国王,国王许诺答应他一个要求.青年人说他的要求不高,他要国王给他麦粒,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以此类推,每格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格的2倍,一直放到第64格.国王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过不久,大臣气急败坏地跑过来对国王讲,全国的仓库的麦子都不够给这个人,而且这个数字大得超过了恒河沙滩上的沙粒.学生们马上饶有兴趣地展开了短时间的激烈讨论.他们对故事中麦粒的计算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不失时机的指出必须使用“乘方”这种新的运算才能算出每格棋盘上的麦粒,最后求和.充分引起了学生对于新知识“有理数的乘方”的期待与迫切学习之情.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力,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的发展是有强化和推动作用的。教学中,用榜样的生动范例教育学生,对培养学困生顽强的学习意志有较好的作用。例如讲华罗庚、陈景润等我国著名数学家的事迹及成才的故事,指出他们之所以能登上数学的高峰,是因为他们具有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从而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可贵品质,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奋而顽强地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克服困难的机会,并积极启发诱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初中生思想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上课容易分心,在课堂上,教师可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老师始终在关注着自己,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对部分依赖性强、不爱动脑筋、爱抄作业的学生,教师要教育他们认识到做作业的好处和抄作业的害处,教育他们要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自控力。
  四、实施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它的抽象性是形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课改强调变革教学方式,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教”善“导”,不要事事认为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样样都要教师越俎代庖.从真正意义上讲,最有效的教学不是教师的“教”,而在于教师正确的“导学”,教师不要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而要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必要时,以建议性语言给学生以恰当的“点拨”.另外,教师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加强对学生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和培养,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离教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汲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又如在上完“二次根式”一章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有关本章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书写在一张较大的纸上,在上课时由组长在开始前5分钟内召集全组同学把各自找到的错误题拿到一起讨论,安排“参战”顺序。游戏开始,各队轮流派“挑战者”把错误题贴在黑板上,由其它各队抢答,如果出示问题后一分钟之内无人能正确指出错误所在,则“挑战者”自答,并获加分,如果某队的同学正确应战,指出了错误所在,则应战队加分,最后以总分高的队获胜。这一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挑战者积极准备,应战队努力思考,把有关“二次根式”一章中的错误显露无遗,其效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得多。
  总之,学困生占了班级的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如果在平日教学中注重学困生的兴趣培养,尊重他们的人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扬起学困生理想的风帆,他们个个都能成为国之栋梁,自然数学两极分化现象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