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渗透

【作者】 周新国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

【摘要】品德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之一,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丰厚的品德教育资源,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将德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品德渗透;用心引领;榜样作用
【正文】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中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人的情感与道德成长的旺盛期、可塑期。”对于高中生来说,三年的高中学习,也是对他们思想品德意识的培养的最佳阶段。语文教师肩负着德育教育工作这一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近几年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深切体会到在渗透思想品德的过程中,不能进行空洞的政治说教或牵强附会,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语文教师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是一把尺子,一盏明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典型,以典型引路,弘扬文明风尚,抑制不良行为,是开展德育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疑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楷模。教师的师德品质、人格力量、工作态度,甚至举止言行无不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要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否则教育就没有力量,没有说服力了。第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应该体态端庄、衣着得体、稳健、活泼大方,即使走路也应该从容不迫、精神饱满,一举一动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印象和儒雅的风度;第二,要有好的语言习惯。说话和气、文雅、谦逊、真实并富有幽默感,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第三,形成良好的品格。具有热情、开朗、直率、果断、机智的性格,给学生作出表率,使学生养成自尊、自爱、自强的高尚品格。另外,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到“诲人不倦”,身教与言教同步发展,这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是学生通向目的地的桥梁,一个特级教师说:“教师只有燃烧自己,才能在学生中点燃理想之火,塑造美好灵魂。”教师是学生站立不稳时的拐杖,北大校长说:“大学也有酒吧,这不可怕,教师应做出表率。”由此可知,教师的作为对学生感化力、感召力是如此的巨大,充分说明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二、挖掘教材内涵,进行德育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不少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优秀的作品能坚定人生前进的方向,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几千年来,我们的的先人曾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说明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能影响学生,能让他们的心中树立起爱的意识。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有利因素,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主题,从而受到德育教育。如第一册5、6单元的四篇课文就可以用赤诚报国四个字概括,单元中的四个人物勇敢、巧辩、善辩的谋士都可以说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例证,在这里,有烛之武于国难时挺身退敌的孤胆忠勇;有文种审时度势、举重若轻的非凡智慧;有邹忌一心为国、励精图治的精虑巧思;有触龙危难时刻显身手的可钦可佩的身影。这些都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只要认真教学和引导,教育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教材中作者的观点就可以变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伴随他们走过漫长的人生旅途。
  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教材内涵,让学生获得宝贵的人生体验,端庄自己的生活态度,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三、利用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旅游、参观、看电影、看图展等课外活动最有凝聚力、感召力,有益于先生良好品德的行成。要抓住有利时机,经常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一次,学校举办反对“法轮功”邪教图片展览,我组织学生一起观看,学生们看到当年天安门广场发生的“法轮功”痴迷者自焚烧的图片时,个个义愤填膺,有的还泪流满面,看完图展后,随即举行主题班会,要求学生们谈观后感,大家各抒己见,在耳闻目睹中深刻地认识到了邪教的反动本质。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能抵制社会上的邪教宣传,并且劝说家人远离邪教。这种恰如其分的教育,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行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开展语文活动,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中
  德育教育需要形式活泼、内容生动、融于日常生活中,需要持久深入,不能停留于口头化,表面化和走过场。因此,语文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严密的思维捕捉德育教育信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如在清明节可以组织学生学习爱国志士的英雄事迹,开展“跟烈士说说心里话”活动,表达自己学习英雄不怕困难,建设祖国的决心,国庆节举行“献给祖国母亲的生日礼物”活动,向祖国母亲汇报几十年来家乡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可以组织学生在黑板上写“我最喜爱的一句名言”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学生能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效果。
  五、加强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要注重德育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爱国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悉心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并且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要在学生的心里播下德育的种子,就必须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往往凝聚着作者本人的情感精华,因此,每次上新课之前,教师就应该抓住“作者简介”这一环节,把德育教育巧妙地融入作者简介之中。比如,在教学《拿来主义》介绍作者鲁迅时,可以把他弃医学文的抉择与他苦苦寻求救国之路、想以文学来唤醒民众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在学生心中播下道德的种子。
  综上所述,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清楚自己所承担的德育教育的重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深入理解,钻研教材,精心组织语文活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寻找育德、育智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学生的高尚情操,为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