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

【作者】 陈腊梅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桃花乡中心校

【摘要】本文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多年的经验,总结归纳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探究;兴趣;主体地位
【正文】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贯彻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激起小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可从以下五方面来进行激趣。
  一、巧妙地提问,激起探究的热情
  问题是推动探索的原动力,是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辅助手段。巧妙提问的目的在于,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激起寻根究底的愿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板书课题后,我引导学生:“看到课题,你能想出什么问题?试试看谁提的问题最多最妙!”学生兴致勃勃地思考后,纷纷举手回答:①谁飞夺泸定桥?②在什么时候飞夺泸定桥?③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④飞夺泸定桥时有无遇到什么困难?⑤飞夺泸定桥的结果如何?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到黑板上,接着,让学生边听录音,边思考上述问题。听读完,合上书,再提问学生上述问题,学生能回答的我就擦去,最后剩下③④两个问题,学生无法回答或回答不准确。这是这篇课文阅读的重点,也是学习目标之二了。由于这两个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说明学生对这两个问题感兴趣。因此,当进入到这两个问题的学习时,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十分浓厚。
  二、鼓励不同的思维,倡导多角度思考
  求异思维,是指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或从不同思维方向,提出多个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只要合理合情,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尊重。如:在教学北师大版第六册《妈妈的葡萄》时,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老师,狐狸妈妈死了吗?”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在我的思维里,根据课文的暗示,狐狸妈妈必死无疑了),但这是一个绝对有趣的问题,我灵机一动,把问题交给全班学生:“同学们,你们说,狐狸妈妈死了吗?”。我这一反问,立即像一颗石子突然掉落平静的湖面,激起众多学生强烈的研讨兴趣。学生甲说:“狐狸妈妈没死。它喊小狐狸逃走后,自己吃力一滚,滚进草丛里,恰好这时,猎人摔了一跤,猎狗也掉进猎人自己原先挖的陷井中,狐狸妈妈躲过去了。”学生乙却反对:“狐狸妈妈跑不动,小狐狸到处寻找妈妈,一年、两年也找不到,肯定死了。”“不对,小狐狸找了一年、两年后都找不到妈妈,是因为妈妈想培养小狐狸的独立生活能力,而狠心不与小狐狸见面。”学生丙立即反驳。对于狐狸妈妈生死这个问题,课文没有明确答案,多种可能也有合理的一面。因此,对学生的争论,我都给予肯定。所以,学生研讨得十分热烈。
  三、开展竞赛活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表现欲是人对自我抱有期望与信心的显示。小学生特别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慧。当学生的这个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而推动学生顽强地去探索,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很多学生争着要扮演其中的角色。我乘机把扮演同一角色的学生归一组。这样,按田忌、孙膑、齐威王分成了三组,充分讨论怎样才能惟妙惟肖地把角色的表情、神态、内心活动表现出来。然后,小组内竞赛出佼佼者,代表本小组进行班内分角色朗读比赛,看哪一小组选出的同学演得最出色。由于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因此学生对分角色朗读的热情很高涨,各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互相启发,碰到困难就逐字逐句地再读课文,根据有限的文字展开联想,揣摩角色的言行现状。我则在各小组间穿梭,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拨,使他们准确地把握角色。通过这个活动,简单的朗读变得生意盎然起来,点燃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四、鼓励多观察,重视个性化思维的培养
  思维是探究性教学的核心因素,也是个性化的核心因素。学习的个性化其实质就在于思维的个性化。在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行动都应该有独立思维的积极参与。不能只有看似热闹的活动却没有思维的碰撞与闪耀。由于学生个人的知识背景、早期经验、阅读体验等都因生活环境和个人禀赋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个性,所以其思维便有着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而善于求异,有的学生思维沉稳而追求周密。以作文教学为例,正是因为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才造就了学生表达方式的不同。写同一个人,不同的学生由于观察角度和体验角度的不同,写作的角度也就不同,表达的感情也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勇敢的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真情实感。语文教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努力创设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环境,学生才会真正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要实施课程教学“自主探究”的新理念,关键在于以生为本,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与时俱进,根据教学的实际,不断地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才能达到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的。
  参考文献:
  [1]王燕;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15期 
  [2]周艳;熊婷;浅谈我国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03期 
  [3]应敏;古诗课还能这样上[J];新课程(小学);2014年11期 
  [4]王玲霞;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吉林教育;2014年07期 
  [5]本萑;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儿童文学素养[J];考试周刊;2013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