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创设的探究

【作者】 马小华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学校

【摘要】本文为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特对“情境教学的含义及意义”“ 创设问题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故事创设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 创设试误式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得以优化”“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 创设信息型情境,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创设成功的情境,品尝胜利的喜悦”七种形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正文】一、创设问题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外,我创设了更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43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好奇,很快就谈论开了。此时,教师指出这个问题需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
  应该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或者具有悬念的生活素材,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二、用故事创设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之前,我讲了一个笛卡儿发明直角坐标系的故事:数学家笛卡儿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计算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时,有一天,在梦境中他用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遍地的珠光彩夺目。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忙着织网,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一个念头闪过脑际:眼前这一条条的经线和纬线不正是全力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惊醒后,灵感终于来了,那只蜘蛛的位置不是可以由它到窗框两边的距离来确定吗?蜘蛛在爬行过程中结下的网不正是说明直线和曲线可以由点的运动而产生吗?由此,笛卡儿发明了直角坐标系,解析几何诞生了。
  在讲幂的运算之前,讲芝麻与太阳的质量:一粒芝麻的质量远不到一克,它与太阳的质量简直是不能相比的。但是,如果把一粒芝麻作为第一代播种下去,收获的芝麻作为第二代,把第二代再播种下去……如果播种下的芝麻全部能发芽,成长,这样一直到第十三代,芝麻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5倍!这是一个惊人的增长,学生增强了求知的欲望。这时就可以顺势导入幂的运算。
  三、创设试误式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得以优化
  数学课堂上,教师可针对学生对某些概念、法则、定理、性质等理解不透彻的情况或在联接中考中的易错易混点,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走进迷魂阵,不断碰壁,引导他们走出思维误区,给其指点迷津的过程中,使之吃一堑长一智,错误的思维逐渐弃之,正确的思维得到优化。例如:在教学不等式性质时,我让学生观察下列过程:∵4>-6,两边都乘以-2得:-8>12对吗?学生都知道不对,但问题出在哪里?经过学生的思考,加深了对不等式的性质(3)的认识: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再如:怎样用刻度尺检查一个四边形零件是不是矩形?有的同学错答为“只须用刻度尺量一下对角线长度,如果相等,则是矩形,否则不是。”错误地认为“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此同学对一些基础理论掌握不到位。
  四、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讲勾股数时,我出示了这样几组勾股数,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勾股数的特征:
  3,4,5;5,12,13;7,24,25;9,40,41……
  开始学生们只注意到:每组勾股数的前一个数都是奇数,后两个数是一奇一偶,之后陷入僵局。教师启发道:一奇一偶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发现是连续数。忽然一名学生发现后两数之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稍一顿,即抬头,急切地说:“这两个数的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个完全平方数就是前一个数的平方……”这样,在思考,观察中发现规律,灵感一触即发。学生们找到了勾股数的特征:即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分成两个连续的自然数,此奇数与这两个连续自然数成勾股数。
  五、创设信息型情境,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学习素材,以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图案设计时,我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利用多媒体、投影片展现丰富的几何图案,让学生欣赏这些美丽图案后,告诉学生,这些图案我只要用一个圆规就可以画出来,你想学会吗?然后,师生一起探究这些图案的画法,并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与设计。通过图案设计,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了将圆六等份、三等份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电脑上画图,设计图案,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设计的图案丰富多彩。
  创设信息型情境,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自制教具、课件,多媒体应用等,这是创设信息型情境的前提。
  六、创设成功的情境,品尝胜利的喜悦
  成功感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喜悦和满足,增添学数学的信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进而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为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创设成功情境时应注意做到:
  1、根据学生基础的上、中、下不同层次,创设易、中、难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使他们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2、创设与本堂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届中考题(原题),使他们解对后体会到我也会做中考题。
  3、学生获得成功时,要适当的肯定、赞许、鼓励,充分利用学生因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求知欲望。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时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在课堂实际中要灵活掌握,适时应用。它们没有严格的前后顺序,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的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2、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使学生思维清晰,创设的情境不能脱离课本知识点。
  3、创设情境的内容要科学,难易要适度。
  参考文献:
  [1]吕世虎,石永生主编.新课程学科实用教学法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