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谈如何提高民族学生汉语言积累的实效性

【作者】 米热班·阿布拉

【机构】 新疆喀什岳普湖县第一中学


【正文】积累汉语言是提高民族学生汉语素养的基础,所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把语言积累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汉语课程应培育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爱好,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并逐步掌握汉语言文字,学习使用汉语言文字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1:3语交际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
  可见,语言积累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民族学生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只有不断熟悉汉语语言,积累汉语语言,才能把汉语言精华学为己有。因此,在高中汉语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提高民族学生汉语语言积累的实效性,才能为民族学生汉语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在背诵中积累汉语语言
  多年来,汉语教学一直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为了使学生理解得透,老师只有不停地讲,其实讲解得越多,教学效果就越低下,其主要根源就是违反了“背诵”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青少年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存,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所以,我认为,现代汉语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为了强化这一手段我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
  1、淡化课文分析,强化读、背训练
  汉语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段落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通过检查学生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2、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
  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介绍新疆风土人情的文章,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久而久之,学习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二、在阅览中积累语言
  阅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我采取了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1、精心挑选读物
  汉语课外阅读活动在民语系学校还在起步阶段,与教材配套课外阅读书籍较少,便于学生阅读的好读物有限。我们根据区教研室推荐的中小学学生课外读物,组织学生精选读物,将泛读和精读相结合。并且鼓励学生到图书室借阅。
  2、做好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民族学生读的汉语书籍本身就少,能真正留在记忆中的也不不会太多。所以,指导民族学生写读书笔记,是一种不错的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用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
  三、在生活实践中积累语言
  有效的汉语教学不是孤立的,它是一种与社会家庭学校,与自然与文化等紧密联系的广阔的汉语实践园地。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并辅以了丰富多彩的汉语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各汉语资源的联系,启迪学生认识他们并主动利用他们进行语言文字积累
  1、摘抄积累好词佳句
  每个学生准备两本记录,一本摘抄课堂中学到的好词好句,它可以是课文中的经典字句,也可以是课堂上同学老师的精彩发言。另一本摘抄课外所积累的好词佳句,它可以是课外书上的经典句子,也可以从电视,广告,广播,也可以是街头俚语。每周交一次由老师根据数量和质量评出ABCD四个等级。
  2、相互交流读书感受
  在读书活动中,不限制交流的形式,可以复述作品,也可以谈体会、介绍,或者是表演,由学生自主选择形式。复述不能变成对原文的背诵,可以添枝加叶,语言力求丰富,有新意,可加以自己的评论。介绍,可以是向同学介绍一本好书,学生将看过的名著从作者到内容概括的向同学介绍。
  3、评选读书笔记
  评选优秀读书笔记也是促进民族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首先教学生记读书笔记的方法,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在班内,每周要检查学生写的读书笔记情况,既要检查数量又要检查质量。评选时候,学生互看互评,并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表扬或批评,然后选出优秀的读书笔记。
  4、办手抄报
  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如以环保为题办了一期手抄报。期中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又办了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接近期末时候,结合学校的活动安排,举办了手抄小报评比。例如,学生为了办报需要阅读环保以及怎样环保的有关的知识,然后对其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这样才能办出像模像样的报纸。对学生的报纸的好坏无论怎样都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的观摩,互相的比较学习中又会悟到很多的东西。
  5、充分利用课外资源
  阅读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报刊书籍上了,电影、电视、网络扩大了人们的阅读的空间,也丰富了语言积累的渠道,改变了学生单一的积累途径。引导学生在课外主动利用收录机、电视机等视听媒体,观看有意义的广播和电视节目。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兴趣。
  6、展示自我才华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我的做法是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专门开辟了“读书”专栏,设有“知识角”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业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汉语阅读的热情。
  四、在写作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我认为,除了结合课后小练笔和作文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充分讨论挖掘教材中适合学生仿练、扩展、想象的内容,然后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并且要求学生灵活、恰当运用积累的语言,及时批改、评讲,不断表扬、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到作文练笔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收获。
  所以,读背、博览、活动、习作,四者都是以语言积累为中心,以提高学生汉语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的注重民族学生汉语言积累的实效性,我们的目标一定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