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 刘安荣

【机构】 贵州省义龙试验区雨樟镇格沙屯学校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在农村的边远山区仍然未冲出应试教育的樊篱,课程改革流于形式,课堂教学形式老套。为了更新教育观念,为了山区孩子的健康成长,现罗列出一些不良现状,也寻求出一些应对措施,望同行参考指正。
【关键词】课堂教学;现状;对策
【正文】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实施了很多年,但笔者目睹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现状,则与新课标理念有所相悖,课堂教学设计太注重教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针对这些弊端,自己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也寻求了一些对策,供同行参考。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良课型
  1.完成任务型。
  这种课型是教师课前没有做充分的准备,上课本着传授知识的思想,只管自己的任务完成,不管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没有课堂反馈,没有课后补救。如一堂关于写人的作文课,教师是这样上的:上课首先让孩子们先小组交流昨晚上积累的关于写人的有关句段,其次是抽个别孩子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孩子们的交流,提炼出 “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这几个词语板书,教师开始讲解,要写好人物形象就要写好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而且要写实写细,这样人物的形象才鲜明。接下来学生自己写作。我们说文章是有感而发,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没有激发学生丰富的感情内涵,他们能写出动人的文章吗?再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写好作文,让学生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这位教师居然把这还节给省略了,结果学生所写的内容大多都是来自积累的一些词句,一些套话,一些空话,而没有实际的内容,即使有同学写的看似内容充实,其实则是抄袭例文。这种类型的课就是对教学的不负责任,是对学生的贻误,是对社会的损失。
  2.专家讲座型。
  有的教师给学生上课,好似显示自己知识渊博,讲课洋洋洒洒、漫无边际,从上课到下课都是教师讲述,好似专家教授办讲座。 如有一位教师在上《走进诗歌的殿堂》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师用了一周时间给学生讲解,从诗歌的源头《诗经》讲起,讲诗经、讲楚辞、讲唐诗、讲宋词、讲现代诗,的确,走近诗歌的殿堂让学生了解我国诗歌的博大精深是没错,但你知道吗?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这样海阔天空地讲,孩子能接受吗?能接受多少呢?而课本编辑这个单元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自己设计学习方案,收集有关诗歌的知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3.预案设计型。
  现在的教师所上课的模式都是事先做好准备,备好教案,上课 时根据自己的教案来完成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这确实没错,教师上课是要认真备课,设计好教案。但我认为,教案只是上课前的一个预设,课堂情况也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所生成的东西也是预料不到的,那么你预设的教学方法此时适不适合当时的教学呢?适不适合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有时要因事而变,该 调整的就得调整,而有的老师却一成不变地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如有位教师上《两小儿辩日》,关于早晨中午太阳大小问题的讨论,有的说早上的太阳大,有的说中午的太阳大,有的说早上中午的太阳一样大,学生的思维本来就打开了,而这位教师生立即停止了讨论,而一本正经地讲:“早上、中午的太阳一样大。”把一堂鲜活的课给抑制了,把学生动脑的机会给抹杀了。我是个爱看战斗故事节目和武打故事节目的人,我认为打战时,战场上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那么我们的作战计划呢?也要一成不变地按照原计划进行吗?两人在格斗时,别人所用的套路是不是就是你所设计练习的呢?总 得随机应变、见招拆招吧!那么我们的教学为什么必须按照设计的预案一成不变地进行呢?为何不可以灵活机动呢?如像这位老师,学生已经活动开了,为何不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甚至说不定孩子还有很多创新呢?而他非得要把学生的思维拉到他的思路上来,说早上和中午是一样大呢?
  4.唯我至上型。
  现在的部分教师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奉行所谓的师道尊严,认为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就应该有教师的样子。认为课堂就是课堂,课堂就相当于大堂,就应该有个严肃的样子。上课严肃、气氛紧张、学生在这种高压下学习生活,个性受到极大的压抑,好多孩子的天性受到磨灭。我校有一位教师,上课时学生自始至终坐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孩子动一下,只听见教师讲课的声音,其余没有一点声响,有时静得连学生呼吸的声音都能听见。老师上课讲一,孩子不能说二,即使教师讲错了,孩子也只有跟着老师错,不准有人对教师评头品足,发表言论。这样教出的孩子考试成绩蛮高,教师还受表扬。试想这样的教学发展了孩子什么能力呢?培养了孩子什么个性呢?只是把孩子教成了会做作业的机器,这岂不是教育的悲哀?
  二、针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采取的对策
  以上这些种种现象,都是我在一线所看到和所收集到的,细细想来,这样的教学不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对教学也是很不利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才能为孩子设计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课堂呢?笔者提出如下建议,望同行借鉴参考。
  1.互动学习型。
  这种课型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根 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三维目标,制定出本节课的学习提纲。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孩子们根据这个提纲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条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起来。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的自主学习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比如:古诗词三首的教学,我们可以在明白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内容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程度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诗人介绍组、诗文朗读组、诗词讲解组),每个组的 方法交流分享。课堂上把学生能够完成的任务充分让学生完成,如果学生实在不能完成的教师加以引导讲解。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能力。远比教师先讲诗人简介,后读古诗,再讲解诗句意思,最后讲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有效得多。
  2.问题讨论型。
  这种类型的课就是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课标、根据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节课要完成的目标设计成具有典型性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巧妙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师生根据所产生的问题查阅资料,互动交流、讨论、研究,从而解决这些问题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如老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就根据大纲要求设计为:(1)圆明园在没有遭到毁灭时的样子及其艺术价值。 (2)圆明园是谁毁灭的?为什么被毁灭了?(3)圆明园毁灭后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4)圆明园毁灭了的是什么?而没有毁灭的是什么?而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再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同学与同学之间研究讨论,同学与老师之间研究讨论,最后总结归纳。从而解决问题,得到新知。这种课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学生一起根据本课的目标讨论设计问题,对于有些学生能够知道的、明白的问题也可以不讨论,这样不但能节约教学时间,还能达到课堂的高效。这样的课没什么花架子,课堂也不热闹,但我们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读书,教师可以和学生同等地学习研究,既教会学生学习,也缩短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差距,何乐而不为呢?
  3.教师带动型。
  这种课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正所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毕竟是孩子,其学习目的、学习方法都还得要教师去引导、去带动。如古代诗词的教学、古典文言文的教学,小孩子的阅读能力较差,知识的积淀也不深,孩子在读这种类型的文章就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我们教师就应该在阅读理解、学习方法上给予带动,甚至给予一定帮助。如: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上册中的《伯牙绝弦》,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从未见过这样的文章,学生在阅读时就有一定难度,尤其是满篇之乎者也的文章,教师更应该交给学生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对实在难以理解的教师还要给予帮助,给予讲解,从而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教学工作是一个科研型的工作,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全新的过 程,而我们很多老师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无不让一个热爱教育的人而心痛。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我真想大声疾呼:我们的教育不能空泛,要追求真实,追求效果,为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文质,窦桂梅.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蔡慧琴,饶玲,叶存虹.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