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校园常见植物造景与应用

【作者】 左 莹

【机构】 贵州省都匀市第八完全小学校

【摘要】校园是一个人口密度大、人文气息浓郁的特殊环境,是一个聚集传播知识的场所。整洁、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广大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同时对师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植物造景可以创造疏朗、清新等各种不同的绿化空间,便于师生交往;可以创造丰富的季相色彩,美化校园环境,因此,校园植物景观成为营造人文环境,适合师生交流、学习和休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校园;植物造景;应用
【正文】

 

  1 自然环境概况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我校就是处在黔中腹地的一所乡镇中心寄宿制小学,一条国道公路从校门前穿过,旁边的铁路设有小站,交通便利。周边区域多为农田村落、流水小桥和青山,一派浓郁的江南水乡田园风貌。
  2 植物配置构思
  流动的风景――年年有不同、季季有变化、处处有惊喜,展现田园风情,彰显特色,四季变幻的景观,植物种类丰富的科普教育基地。
  3 植物配置
  3.1 生态性
  通过具体的乔、亚乔、灌、亚灌、地被、草、花等相互间的搭配,落叶与常绿树种比例搭配,建成符合自然生态的群落,最大限度地增加绿视率和绿量,提高生态效益。
  3.2 体现文化特色
  树种选择以具有文化寓意的地方乡土树种为主,营造良好的校园景观。
  3.3 强调植物的季相变化
  在保持统一的氛围前提下,运用丰富的植物材料来突出各季的特色景观。春季的繁花,夏季的浓荫、秋季的绚烂,冬季的苍翠。
  3.4 植物造景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根据景观创造的需求,按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的配植,创造人工环境,通过复层混交的植物群落解决蔽荫问题,同时,植物结合地形位置进行空间分隔。
  3.5 经济性
  有的园林滥用名贵树种,这样做不仅增加了造价,造成浪费,而且使珍贵树种随处皆是,也就显得平淡无奇了。考虑到学校经费有限问题,因地制宜,以乡土香樟、女贞、桂花、榆树为主,外地雪松、铁树种为辅,既具有效果又经济实用。节约并合理使用名贵树种。其实很多常见的树种如桑、朴、槐、楝等,只要安排、管理的好,可以构成很美的景色。当然,在重要风景点或建筑物迎面处,仍须将名贵树种酌量搭配,重点使用。多用乡土树种。各地乡土树种适应本地风土的能力最强,而且种苗易得,又可突出本地园林的地方色彩,因此,须多加应用。当然,外地的优良树种在经过引种驯化成功后,也可与乡土树种配合应用。
  4校园植物造景
  4.1 时序景观的营造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就是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雪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即为时序景观。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使校园充满生机,启发师生对自然变化的认识和思考,是营造人文校园景观效果的因素之一。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
  4.2 利用植物营造空间变化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4.2.1 空间变化
  利用植物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并引起空间的变化。植物造景空间上的变化,也可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境的改变而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
  4.2.2 开与闭相结合
  大片草坪地被,四面没有调出视平线的景物屏障,视界十分空旷,空间开朗,极目四望,令人心旷神怡,适于观赏远景。而用高于视平线的乔灌木围合环抱起来,形成闭锁空间适于观赏近景,感染力强,景物清晰,但由于视线闭塞,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应用植物材料营造既有开朗、又有闭锁的空间景观,两者巧妙衔接,相得益彰,使人感到单调,又不觉得疲劳。
  4.2.3 用绿篱分隔空间
  在校园四周、建筑物周围,用绿篱四面围合可形成一独立的空间,增强庭院、建筑的安全性、私密性;公路、街道外侧用较高的绿篱分隔,可阻挡车辆产生的噪音污染,创造相对安静的空间环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4.3 利用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草本花卉可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木绣球前可植物美人焦,樱花树下配万寿菊和偃柏,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园林植物配置应在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和生长势等方面相互协调。同时,还应考虑到每个组合内部植物构成的比例,及这种结构本身与人的关系。设计每个组合还应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利用植物营造观赏景点是现代园林的最大特色,也是学校校园所应追求的景观特色。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
  4.4 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
  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及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致使植物的分布呈现地域性。根据环境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在校园景观建设中,尽可能多的引种女贞、雪松、香樟等植物,并结合其它乡土植物形成常绿园建设,必将营造出既具艺术美、又显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如:在教学楼、办公楼前,栽列植了大叶女贞、四季桂,使之四季保绿,给人以春不去的感觉,舒缓工作的压力;在学生食堂和宿舍前林植了小片香樟林,营造常绿不衰的效果,同时在炎热的夏季也起到了驱赶蚊蝇的作用,学生可在树下乘凉、游戏。
  4.5 利用植物营造深远意境
  从构成的角度而言,植物是一种设计因素或一种室外环境的空间围合物。在地平面上,以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或矮灌木来暗示空间的边界。在垂直面上,植物能通过树干和叶丛两种方式,通过暗示的方式,而不是以实体限制空间。其空间的封闭程度随树干的大小、疏密以及种植形式而不同,树干暗示空间的例子,如种满行道树的道路。叶丛的疏密度和分枝的高度影响着空间的闭合感,阔叶或针叶越浓密、体积越大,其围合感越强烈。
  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作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典型造景风格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很多诗、词、歌、赋和民风民俗都留下了歌咏植物的优美篇章,并为各种植物材料赋予了人格化内容,从欣赏植物的形态美升华到欣赏植物的意境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在靠近田野的校园边缘,列植了樱花和龙爪树,让人产生深远意境。
  校园植物景观是学校校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现一所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风貌的重要窗口,是学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促进因素。植物配置和应用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当前植被景观的视觉效果,还通过各种感受联系着观赏者的内心情感。对于校园景观的积极建设,对于植物配置的合理应用,不仅丰富了校园景观,美化了我们现有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而且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展现学校风貌,提升学校形象。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 冬季翠绿的雪松、香樟、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刚。在林木配置中, 常绿的比例占1/3, 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 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另外,还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人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但觉满目青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总之,校园的景观布置非常的具有特色和考究,在进行过调查分析之后,不仅增加了我对学校的了解更对园林植物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植物的配置方式和构成空间作用有了深刻了解。校园四季有如此效果:春花,夏叶,秋实,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