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用“四让”构筑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作者】 尕卓玛

【机构】 青海省共和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小学

【摘要】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索、互动、猜想的热情,让他们真正的成为课堂中的学习主人。如何构筑这种充满人文情怀的、闪耀智慧光芒的有效课堂?该文通过“四让”尝试了构筑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正文】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启发力度,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跃,才能给学生腾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高效化”这一有效课堂之目的。
  一、让学生在满怀“师爱”的课堂中释放心理负担
  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看学生”,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努力营造满怀“师爱”的民主氛围,这样会增强学生对你的信任,学生便会产生情感横向迁移现象——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到爱及老师所教的科目),学生带着兴趣的学习就会减轻心理负担。
  从教多年,我一直都用微笑面对学生的一切,微笑地讲课,微笑地布置作业,哪怕是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也会微笑着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真诚的微笑大大地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减轻了他们心理上的负担。课上我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如:“谁还想说一说……”“谁愿意来发表你的意见……”;在学生探索的时候给学生以鼓励的话语,如“老师完全相信你的能力!”“你肯定能行!”等等;在认真倾听完学生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你的意见相同!”“你回答的真好,让我忍不住为你鼓掌!”等等。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允许别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自己的不同解法并让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如果学生的方法较好,则一定要给予充分肯定,并加以表扬和鼓励。事实上,那些上课不太发言的学生,大多是怕说错话了挨老师批评或担心受到同学讥讽,心理没有安全感,信任度,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干脆不尝试探索,不问也不答,思维的隋性渐渐形成。反之,给孩子们一个民主的空间,让他们生活在充满平等和友爱的世界里。有爱相随,他们不再“忍辱负重”,而是健步如飞。
  二、让学生在充满民主的课堂中放飞思维
  民主是一座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生之间民主气氛浓,学生的积极性高,学数学自然也就轻松。学生只有在民主氛围中,才能各抒己见,交流思想,增广见识。例如:文具店有铅笔有9盒,圆珠笔的盒数是铅笔的3倍,圆珠笔比铅笔多几盒?大部分学生都从问题入手,用“圆珠笔的盒数-铅笔的盒数”,先算圆珠笔有几盒?然后利用关系式算出此题,大部分的学生都已按照我预期的计划完成了此题。正在我暗暗高兴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满脸通红地说:“阳老师,这道题可不可以用9×2计算,我觉得有道理。”也许是紧张的缘故,他说不出话来。我一听,心里微微一震,对他笑了笑,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是受到了鼓舞,只见他边说边用两只手比划着:“把铅笔的盒数用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圆珠笔的盒数是铅笔的3倍,就用这样的3段表示,圆珠笔比铅笔多2段,一段表示9盒,所以我用9×2计算”。我听完后向他露出甜甜地笑容,问:“那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吗?”“能!”他自信的说。于是我就请他上来画出线段图。只见他边画边解释……
  他话音刚落,全部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多么大胆地构想,我也不由地予以掌声。受到他的启发,我将题中问题改为“圆珠笔和铅笔一共有多少盒?”鼓励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时,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都纷纷举起了手。课堂洋溢民主,给了学生发表“不同想法”的机会和空间,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了这种探索精神,学生遇到问题总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得到真正的高效。
  三、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课堂互动中展现自我
  教学中我们要保证学生沐浴在民主的氛围中,更要刺激学生的大脑,抓住学生的眼睛、抓住学生的心,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就说。如:教学“爬楼梯”时,我在课的一开始,课件出示:明明和松松同住一幢楼,他们常在一起比赛爬楼梯的情境,从课件中我们可以发现明明比松松爬得快,是松松的两倍。这一切,都被明明的爸爸看在眼里。有一天,爸爸问明明和松松;“你们俩爬楼梯,当松松爬到三楼的时候,明明爬到了几楼?”明明和松松异口同声地说:“用不着实地爬,这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二三得六,明明当然爬到六楼。”爸爸听了以后哈哈大笑……“同学们,你们知道明明的爸爸为什么哈哈大笑吗?”由于课件情境的作用,学生能很自然地主动参与到数学的活动中来,并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这时,我立即予以鼓励:“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善于提出问题,老师所想的问题都被你们猜中了,甚至有些好的问题连老师也没想到的,真了不起!”通过这样的“加油站”为下面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情感基础,又问:“刚才你们说了爸爸哈哈大笑的原因,你们能否来分析一下呢?”这是让学生来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自然也就有了。等学生解答后,我不失时机地再给学生自主的机会:“如果你就是明明,你现在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各抒己见,进行了激烈的争论,问题就在学生的争议中越辩越明,学生所提的异议,使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学生爬楼梯而来,又回到爬楼梯中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而凡是那些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和发展新能力的教学方法都是好方法,都能真正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
  四、让学生在课堂质疑中增长智能
  “疑”是思维的开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一切努力皆源于学生,我只需从旁引导、更正或补充。如果学生未能发现问题,我亦会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我更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自己得出结论。通过设疑问难,给学生创造尽量多的动口、动脑的机会,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例如:教学这样一道题:“妈妈在菜园里种了一排白菜,共13棵,为了能在白菜吃完以后有萝卜吃,决定在每两棵白菜之间种2棵萝卜。请你帮妈妈算一算:一共能种几棵萝卜?”题目出示后,立即有学生回答是13×2=26(棵)。这时,我有意表示“赞成”并把这个算式写在黑板上,同时问:“有没有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对同学和我的这个算式进行质疑。有个学生鼓足勇气站起来说:“阳老师,我不同意你和同学的见解,我认为应该是24棵。”“咦!?”他的一句话立刻引起在班级里引起了争论。我满脸疑惑地问:“你是怎样想的?”他立即回答了自己的想法:白菜有13棵,但间隔只有12个。说到此处有的学生点头表示赞同,有的学生则摇头表示不同意。“为什么13棵白菜却只有12个间隔呢?我不明白,你能解释一下吗?”只见他迟疑了一下,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于是我请他到上面来作小老师,我则坐到他的位置上充当学生“认真”地听他讲为什么只有12个间隔。只见他说了一遍以后,大部分学生还是拼命地摇头,表示不理解。没想到他竟然拿起粉笔,一边说一边开始画图:用“?”表示白菜,用“·”表示萝卜,先画13棵青菜,然后再在每2棵青菜之间种2棵萝卜。此时,下面的同学立即说到“哦,我明白了!”“我错了!”“你的答案是对的!”“你真棒!”我笑了笑,肯定了他的答案是对的,并对他的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大加赞扬。
  围绕“有效课堂”这一宗旨,通过学生提问和猜想,让学生尽早明确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非常明确,把学生思想引入主动参与积极探求的状态中去。这样,学生自己就给自己减轻了学习的压力和负担,触发了探究欲望,而教师也自然从“教者”变成了“学者”,在师生互动中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充盈民主气息的课堂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索、互动、猜想的热情,让他们真正的成为课堂中的学习主人,这才是充满人文情怀的、闪耀智慧光芒的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