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钢琴教学中探寻学生心理需求

【作者】 黄 华

【机构】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正文】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示范、提要求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和需要,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教师不仅仅可以影响学生音乐方面的学习,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性格。
  (一)、教师把握好亲切与威严的关系
  首先要让学生愿意跟教师见面,愿意跟教师讲话,愿意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就应具有亲切感,它来自于适当的语调,准确的语言,标准发音,和悦的态度,当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状态时,有足够的耐心,学会等待,学会等待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适时的时候,给与学生帮助,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出现在哪里,怎样解决,使学生喜欢自己,而非惧怕自己,例如:当学生在弹奏中经常出错时,教师不应大声责怪或吼叫,而应从心里层面把握学生,分析学生心理状态,是由于紧张,那就需要适当放松,例如,教师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手势,甚至用诙谐的语言让学生对自己笑一笑,都可以极大程度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发泄对自己表现的不满意,或担心教师对自己产生不好的评价,只有放下包袱,才能开动机器。或是态度不认真,认为弹错几个音没关系,教师应讲解弹奏完整性的重要性。如果是练琴方法不正确,教师给予学生方法是从读谱阶段就养成兼顾看谱和看键盘的能力或背谱的能力,慢速练习,准确划拍,手位固定的习惯,例学生在弹奏莫扎特的《渴望春天》第一小节时,学生如果把握了整小节长琶音的指法和手位,让1、2、3、5指固定在re、#fa、la、re四个键盘上,其练习的准确性,有效性会好很多。例599之69条右左手,三十二分音符的连接是难点,解决问题的方法是(1)左右手分练,准确把握调性和指法音高。(2)合练时在右手下键之前,先找到左手。(3)用数“哒”的方式弄清第一拍右1左2345678的关系是平均的(三十二分音符的时值关系)。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弹奏的技术要求是严苛的,精准的,讲解是清晰的,示范是准确的,而态度是亲切的,柔和的,才能把握好亲切和威严的关系,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避免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钢琴教学的特性,决定了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极为严格,甚至于苛刻,极易导致学生觉得极难达到教师的要求,不能轻易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最终选择放弃学习。
  为避免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教师还要具备清晰的讲解、准确地示范及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的能力,能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真正的难点是什么,并能选择适宜的时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地给予学生帮助。
  例如: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训练手指在琴键上站稳的能力,却未能要求,怎样去站才能“稳”,稳的程度是怎样?稳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在学习完成连奏技巧时,其实不能理解触键手指和预备高抬下键的手指,用力方向是相反的,同时其余手指是放松的,其难点在于当我们的手指用力方向向下站立在琴键上时,预备手指在空中也习惯向下用力,其余手指也会紧张并向下用力,当预备手指向上用力时,站立于琴键的手指也会向上而离开琴键,不能站稳,教师应讲解清楚并示范手指动作,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讲解连奏技巧应清晰而准确其连奏的动作要领是:
  1、第一步,检查手掌关节的支撑高度,它决定了抬指动作的高度。
  2、第二步,完成抬指。注意整个手掌和其余手指的抬高,使动力手指和其余手指放松。
  3、第三步,将一指关节稍向内收(注意程度)要求指尖对准琴键。
  4、第四步,借助重力,自然落下。
  让学生逐个检查每个步骤,能取得很好的练习效果。
  我们在演奏一首乐曲时,为了使旋律连贯而富于歌唱性,有方向,从头到尾不中断,我们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经过一段努力后,还必须能排除一切干扰,集中所有的心力于音乐线条的表达上,不过分夸张地弹奏乐句的高点,不在渐强渐弱的乐句中失去方向,也没有任何生硬的起伏,因为音乐的表达,永远都需要以自然的流动为依归。在钢琴演奏中控制音色,反映每个人的人格特性,我认为音乐的再创造里,音色是最具有个人色彩,也最能反映人格特性的因素。
  在钢琴教学中,学生先学会高唱他所弹奏的旋律,刚开始唱的时候可能相当困难,此时教师把乐句的表达音量的大声或柔和哪里加一个突强、渐强或渐弱,学生经过模仿,在其歌声中找到音乐的感受,他便能从学习的障碍中解脱出来,而反映在他所弹奏的乐曲里,经历了这个方式,他领略了乐句中自然的起伏和呼吸,再将这种感觉传递到他的双手,少一些枯燥与烦闷,多一些表达与开心,则弹奏的音乐便会充满生命力。
  (三)、利用学生的想像力的练习,达到音乐表达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少用“大声一些”,“小声一些”的语言,代之以“让我们听到高兴的、愉快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有精神的进行曲,让我走路更有劲,“让声音听起来深沉、含蓄或忧郁、伤心”,示范给学生什么是“背后隐藏了很多思想和含义”的声音,让听众有了解深深的隐藏于音乐中的思想内涵是什么目的愿望或听起来毫无思想和含义的声音,用“温暖一些的声音”代替“多用手臂力量在琴键上”来表达深沉柔和的音色,每个人都会运用各自的弹奏方式来表达心中所想像的音色。我的表达是这样,你的呢?
  运用“想像力的练习”使学生们将所弹奏的音符与感觉连接在一起后,学生弹奏的便不是单个的音符,音乐已经慢慢出现,当学生弹奏一首舞曲,索性让他们动一动,跳一跳舞,让他的身体感受舞曲的律动,使其身体上的律动转移到钢琴的弹奏上,钢琴的表达便容易多了。
  如果教师不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启发学生内心的想像力,而使其被荒废,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而借着身体感觉的启发及许多细微的表达指引,学生在想像世界的潜力便可以无限制地被发展出来了。
  (四)、掌握好学生的焦虑程度,促进学习动机的建立
  焦虑指的是对自尊心的威胁,当一个学生体验到或预料到因学习不成功而丧失自尊心时,则会产生焦虑。
  由于焦虑是对自尊心的一种威胁,它可以成为学习的一种内驱力,激起个体改变现状的紧迫感,从而进一步去谋求达到某种学习目标,但焦虑有时会伤害学生自尊心,破坏学习情绪,使学习遇到困难和阻碍。
  中等程度的焦虑充当着动机使激发者的作用,能使学习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度,并作为注意的基础,使个体的注意集中于当前任务而促进学习。
  焦虑过高,造成个体过度紧张,反而束缚人的认知活动,甚至相起个体恐慌,使注意力为激动不安的情绪所转移,理智不能正常发挥,出现机械、重复、混乱的动作。
  对于生疏或需要随机应变的较为复杂的学习任务,焦虑水平低的学习者比焦虑水平高的学习者好得多。
  在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钢琴弹奏时,由于任务复杂而生疏,教师应用:
  1合适的语言和不急燥的态度来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较高的清醒状态。
  2给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其想一想,试一试,给大脑充分反映的时间,作出分析,综合和判断,再动手偿试解决问题。
  3教师要适时观察学生的焦虑水平,认识到哪些学生需要引起适当的焦虑,哪些学生需要加以鼓励,减轻紧张,降低焦虑。
  对于过于焦虑的学生可降低难度,确立适合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把握教材难点,或分步骤提各种要求,例如:先解决音高,节奏,再解决指法问题,再解决音色的控制,和乐句的连贯性问题;或者分段练,分乐句,甚至分小节,分单位拍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弹奏幼师教材二册中马休斯的练习曲,其难点在于第一小节中十六分音符和第二小节四分音符之间比例关系的掌握,并且整首练习曲每二小节均建立在这样的节奏型基础之上。我们仅让学生重点解决一、二小节的节奏,再分步练习弹奏,再进一步学习整首练习曲,能取得极佳的学习效果。
  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的能力要有正确的估计,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确立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学习目标,过高的要求或急于求成,都会造成学生的精神压力,引起他们的自我努力失败,而加剧他们的焦虑。
  (五)、学会适时,适机地鼓励表扬学生
  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傅雷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最高最纯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作为教师要学会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或点滴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肯定,获取愉悦的情感体验,才会产生想要继续学习的愿望,进而建立更强的自信心,才会轻松、愉快地学习,再次得到肯定,进入到愉快学习的良好循环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