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语文课堂充满乡土气息

【作者】 罗 林

【机构】 贵州省龙里县湾寨民族初级中学

【摘要】乡土风情这一长期孕育积淀而产生的民族文化已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语文教师应着力将这一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之怀着强烈的乡土情结,享受地方独特的自然风光乐趣,品味家乡风土人情的美味,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怀。
【关键词】乡土;气息;语文;课堂
【正文】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生长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着强烈的乡土情结。即使我们身在异乡求学创业,漂洋过海求职淘金,家乡那古朴而葱绿的村庄、静谧而动感的溪水、广阔而灿烂的田野;那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民俗节令、山乡景观等风土人情,也都会在每个游子的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迹,时刻魂牵梦萦。
  所谓乡土风情文化实指地方特色文化。它是在一定区域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民族风俗、人文地理、名胜古迹。这一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它是某一区域内人们成长所独有的文化底色,更是这一地区民族成长的精神食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乡土风情文化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睬,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敬重。当今社会也更加重视这一文化对人类精神的滋养。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将这一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风土人情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促使学生更好地吸收这一文化丰富的营养;促使学生更好地将这一地方特色永远传承下去。
  语文教学之目的在于传承和发扬光大人类文化,培养人文底蕴和健全的人格个体。乡土风情是一个区域内人们精神的支撑点,是各民族团结、友好往来、奋发向上的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力求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有一双慧眼、一颗爱心,在不经意间,捕捉乡土风情文化浸润的契机,激发学生埋藏心底深处的乡土情感和田园情愫,让语文课堂真正洋溢着乡土的芳香。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时,本人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认识到:美丽的云南那片神奇的热土,山水清秀,令人陶醉,那里的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能歌善舞,以歌传情,展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勤劳简朴的美德,这一地方风味的确让人着迷。就在学生陶醉于课本中“云南歌会”那动人的场景而流连忘返时,教师联系实际,趁机渗透家乡风情文化的情感教育:我们伟大的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大放异彩,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积淀、乡情的根基。我们的家乡虽然没有别开生面的云南歌会,没有世界著名的旅游风景,没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古迹,但我们也有许多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生出迷人的江南水乡风光,孕育了醉人的地域文化。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视野投入到实际生活中去,用眼睛去发现自己家乡与众不同的习俗,用心灵去感受乡土风情的文化魅力,让云南的“歌会”真正从课本中走下来,走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此时教师要适时引领,努力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记忆,唤醒学生尘封已久的情感,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记忆犹如打开洪水的闸门,情思早已飞到那古朴、典雅、神秘、自然的原生态生活当中,纷纷引领大家一起走进家乡各具特色的风情中去:布依族学生畅谈家乡风俗习惯:那情思飞扬的“三月三”情歌节,隆重雅致的“六月六”,神秘诱人的“七月半”,另人无限遐思;苗族学生不甘落寂,大谈热闹非凡的“四月八”,场面宏大的“斗牛”,青年男女笙舞飞扬而又浪漫的“跳月”,让人陶醉迷恋;还有那水族学生带着神秘色彩让同学们了解了本民族“端节”的来历;汉族学生讲解了“端午”的纪念意义;还有的眉飞色舞地描绘家乡的风景名胜:雄伟峻峭的“云务山”、山清水秀的“告汝山”、清澈明丽的“湾滩河”等自然景观,有的还介绍了衣着靓丽、热情好客、男耕女织、朴素大方的地方民风,有的······教师的这一渗透,课堂立刻成了学生抒发情感、描绘家乡的摇篮,那一幅幅荡漾着绿、酝酿着情的图画格外使人迷恋,真是:“世上风光千般秀,天下最美是故乡”。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特有的风土人情的了解与热爱,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对乡土风情的认识。使学生深深感受到乡情的浓郁,他们的情感不断得到升华,唤起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结,树立了他们为家乡、为祖国奋发学习的理想,真正让语文课堂充满了乡土气息。
  翻开初中语文教材,那份萦系中国文人的家乡文化的情思随处可见:《端午的鸭蛋》那段“挑鸭蛋、吃鸭蛋、玩鸭蛋”的情趣,流露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家乡的热爱;《春酒》一文中“吃春酒”、“吃会酒”的习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浓浓的深情;《诗经》首篇《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一率真、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更是让人赞不绝口;在众多古诗词中,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这些名句都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引导学生恰如其分地了解民俗,感受民俗,亲历民俗,就会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家乡,使之透射出缕缕淡而纯洁、美而素雅的爱心和乡情。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因此,乡土风情的情感教育,不仅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上,教师还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强化学生乡土风情文化教育,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同时还可利用学校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有机会,教师还可带领学生深入民间,深入大自然,去感受乡土风情文化的魅力,使教与学、课本与现实、渗透与感染得到物我转化,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有机的统一。
  我们这里身处黔中腹地,劳动人民世代依山傍水而居,自然条件先天独厚,各族人民和睦共处,民风淳朴。语文教师如能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情感教育,用课本的灵魂去唤醒学生的灵魂,用生活的体验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不仅能扭转学生对家乡淡泊的思想意识,还能加强他们对家乡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的尊重。使他们不在羡慕都市的繁华,不在遗憾于家乡的闭塞与落后。
  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乡土气息,既能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又能给学生以乡土美的享受,还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有利于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有利于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