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信息专业与 天马微电子集团校企合作初步探索

【作者】 王志海

【机构】 贵州省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根据现代企业(包括天马微电子集团)对人才的要求,以及中职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中职学校将如何缩短与企业的距离,实现零距离对接,突出文化对接的重要性,让学生尽快适应市场,适应企业、以我在天马微电子集团做企业实践这段时间的感受作以下初步探索,目的在推进我校电子信息专业与天马微电子集团的产、学、研向纵深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企业;合作;需求;需要
【正文】

      一、校企合作的背景

  1、职业教育的目的:人性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

  (1)人性及其提升。根据马克思所持有的人性观,很显然,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全面拓展,也即“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实现人性的全面提升。人类的本性是人类在创造自己的社会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因而人性是人类活动和人类历史的产物,人性的具体形式是由特定的社会关系和人类制度的体系所决定的。就职业教育来讲,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职业道德与共同生存,自我意识与价值定向以及创造性和主体性等品质的培养与教育,使之成为有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的人。

  (2)能力及其培养。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不管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能力与人性二者之间,在职业教育的现实中,人性往往并不被人们所重视,相反,能力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能力本位”成了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点在于以现实职业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需要为出发点组织教学活动。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缺乏人性基础的能力发展本身是有限的,也是片面的。它本身还隐含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设: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特定的职业或领域与之相匹配,一个人的一生能否获取成功取决于最初的职业选择。这与“职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相悖的。所以,我认为现代职业教育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重视在人性提升基础上的能力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2、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天马微电子集团通过合作,学校不仅可以从企业获得实训岗位和潜在的就业机会,而且可以从企业获得了产业发展动态、技术岗位标准、人才需求数量、专业设置方向、课程内容结构、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信息;反之,通过合作,企业不仅从学校获得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我校也能从企业的利益需求出发,建设一支能够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等服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要求并具有专业技能发展潜力的人才,能为企业因合作而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当然,企业也要从中职学校的教育需求出发,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实习和实训机会。

  二、校企合作的现状

  1、企业的需求。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是对自身要有客观的认识,要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能理论结合实际,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踏实、诚实,要学会如何做人;心态好,要能吃苦耐劳,学习有悟性;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工作胜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

  2、学生的要求。学生及家长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就业方向偏向于离家近,追求高薪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好高骛远,过分强调专业。

  3、目前存在的问题。中职毕业生最大的不足在于娇生惯养,对住宿条件、工作环境要求过高;浮躁,欠稳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好虚荣;眼高手低、轻浮,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一般情况下学生到快顶岗实习时,都会自以为自己了不起在中职学校里当师傅,而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企业,根本就不懂企业那一套。对于冠名班学员推荐好的二线岗位的面试时考察是否有诚恳、刻苦、向上、不服输、有经验、耐心、思路清晰、专业知识是否扎实,沟通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分析能力)、对自己有合理的规划,有目标精神和特点等,这些将成为是否录用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招聘员工时不在意毕业生的毕业中职学校,不在意专业是否对口;但如果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的学生,将会更受关注。

  三、校企零距离对接的策略

  1、强化校企主体责任。建立校企互动的运行机制。我校和天马微电子集团需密切配合,形成双元驱动、联动、互动的关系体。

  2、课堂培养高素质人才。第一个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应首先且定期选派冠名班主任到天马微电子集团了解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学习生产流程及生产管理、生产技术、员工所掌握的技能等,不仅让老师了解企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主要让冠名班主任了解在授课时的侧重点。

  第二个课堂:提供职业仿真的实训环境。实训教学具有5个特点:(1)模拟的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氛围;(2)实训项目具有功能应用性和工艺规范性;(3)技能操作训练集中,便于掌握技能;(4)构思创新型的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职学校组织实施“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的课程活动,学校要拨出经费、安排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由选题、自由组合,进行创新活动。

  3、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要紧密结合。(1)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包括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行为等四个方面。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物质、管理、精神三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指的是企业的产品、服务、技术、车间、厂房、设备设施、企业环境风貌、员工各项福利待遇等,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基础;管理层面指的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包括企业的管理观念、管理风格、管理行为,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如规章制度、运营战术,成员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这种管理模式就是企业文化的关键;企业的价值取向,经核心领导提出并确立,由企业成员认可的企业使命、经营哲学及大家共同追求的意志和情感,然后在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氛围,这种精神层面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2)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 首先,从表现上来看,中职学校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研究文化,相比企业文化而言更为含蓄和内敛,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实践文化,也就是说再好的理念,也要能够与管理实践相结合,要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在校园里面的利益矛盾较小,竞争味道比较淡一些。这与企业文化有本质的区别,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战略而存在,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创新、竞争和客户导向。其次,中职学校校园文化更类似于一种事业单位文化,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资历、资格、人际,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但是在企业里面,往往更关注业绩,业绩是一个人收入、晋升的重要依据。再次,中职学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程序文化,也就是讲求计划、按部就班,企业也讲计划,但是市场的变化很快,企业更强调速度,更强调灵活,也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一个本质不同。最后,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责任文化。企业与校园最大的不同是责任感,在企业里,责任非常清晰,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要承担下来,你不能回避;但在校园里,做学问,是用使命感,很多老师用使命去传播知识,用使命去教育学生,用使命去分析问题。

  (3)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现实意义。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 

  ●零距离就业的需要。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是用人单位的普遍要求。事实上,很多毕业生刚上岗,不适应企业管理环境或者被企业淘汰,并不一定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以,校企合作要求中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专业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及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在中职学校管理育人的手段方法与企业管理的手段方法往往差别很大,学生没办法通过中职学校的管理行为领会到企业管理;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也是与企业组织生产活动不同的东西,校园文化氛围和企业文化氛围有非常大的差异,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比如企业员工的纪律性要求和工作态度的严谨,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如果没有长期的养成教育,很难适应企业的这种制度文化。这些差异与限制导致了毕业生不能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从而达不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冠名班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企业文化的成分,从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使之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使中职学校的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

  ●培养中职学校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 。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他们更看重是其职业素养,即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企业认为学生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的心理健康素质外,企业更看重学生是否具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对所投身职业的基本素养的了解,还不懂得学历与职业之间经常不对称的关系。当你的职业素养不能适合企业的要求时,就业难的问题就难以避免。一方面不少中职学校的学生感叹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也在四处寻觅、抱怨找一个合适的新员工难。良好的职业素养将大大促进就业进程与成效。这种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职业的文化氛围来陶冶学生,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逐渐感受和了解,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接受这种职业素养要求。

  ●中职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中职学校大多因为种种原因,加之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关注不够,因此,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缺少品牌中职学校。这既是问题,但无形中也为一些中职学校从同类中职学校中脱颖而出,提供了有利时机,抓住这个时机,引入企业文化,凸现中职学校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凝聚师生,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向心力。通过引入企业文化可以强化师生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形成共同的理念、价值观、行为规范,能充分发挥教职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能使各部门协调统一,形成互动;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的视觉综合设计,则能让师生员工有耳目一新,朝气蓬勃的感觉,激发师生员工的士气,增加中职学校内部的凝聚力,从整体上提升中职学校形象。这样才能使中职学校像一块磁铁,不仅能留住内部的优秀人才,而且能广泛吸纳社会的各类贤才,为中职学校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发展空间,步入发展的良性循环。其次有利于提高中职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促进招生、就业工作。职业教育是以招生为龙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如何做到“出口畅,进口旺”,除了中职学校要苦练内功,提高办学质量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树立中职学校的外部形象。通过引入企业文化,树立良好形象,有助于家长对中职学校产生信赖感,也有助于企业对中职学校的认同,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而广泛就业,主要高质量的就业,又如同无声的广告,对招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产生联动效应。同时有利于塑造中职学校形象,推动中职学校文化建设。中职学校要引入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中职学校形象,必须依靠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直接成果,而中职学校良好形象的塑造又必然推动中职学校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中职学校形象的塑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必将使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郁、文化积淀不够深厚的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得到提升。

  (4)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冠名班校园文化的内涵。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实现冠名班培养目标同社会需求的统一,专业教学同社会实践的统一,学生学习同就业的统一。以我校为例,为了加强冠名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管理团队建设,定期落实企业的管理团队与冠名班主任专业教师交流学习,参加实践的教师在教学中,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更好的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目标地培养学生,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可以及早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行我校与天马微电子集团校企联合办学还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使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保持与社会的需求同步;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教育,甚至从一线生产单位直接调入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的技术人员参与中职学校实训教学。同时组织学生企业进行参观实习,进行工学交替,真正实现了企业与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营造了全新的育人环境,促进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和对接。既为学生解决了生产实习、工作安排的后顾之忧,使学生领略到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与特点,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敬业精神,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寻求两种文化的对接口。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就要求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体现职教特色,就要使师生员工把“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认同为中职学校的群体价值观念,并以此为核心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并遵章守纪,而现在90后的孩子普遍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和人沟通共事的能力。企业要求职工应有全局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不少学生由于年龄小,独生子女多、留守少年多,阅历见识浅,更缺少同甘苦共患难的锻炼机会,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思考和先人后己的精神。这就要求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要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通过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提供良好的校内外环境对其进行职业性格塑造。校风校训、学生证、校服、校园网、宣传栏、标语牌、路牌、信封、实训报告册等都应力求精致、美观、有品位,突出“职”的特点和企业文化的氛围。要通过创设相应的精神和物质环境,培养学生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其就业的需要。同时重视职业训练活动,提升中职学校的职业氛围,把冠名班教室包装成企业“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工人”,统一穿上冠名班服装、凭学生证进“车间”上课。同时加强对“员工”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不得迟到早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

  第三个课堂:实习场所,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冠名班可以利用寒、暑假的勤工俭学、工学交替的机会企业工作现场和最新的生产技术,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从而开辟了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第三个课堂。每位同学都能作为公司的一名准员工,分别安排在各岗位进行工作,实行与现场操作和管理技术人员一样的考核标准。学生在企业接触到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熟悉了现代化生产工艺,并掌握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充实了实际操作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的有机结合。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企业工作现场实习,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能力不是仅指某项或几项具体的“技能”,而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素质要素的整合。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在各种场合,利用一切有效的手段,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熏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企业实习不仅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战场所,也是培养同学做人本领的“硬环境”,是同学走向就业、走向社会的实习基地,是培养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的实训基地,从而达到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企业还对实习中表现的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并且每年都有晋升。

  总之,由于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特点,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吸收、渗透更多的企业文化,要将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在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从而使培养的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

  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天马微电子集团应该坚持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探索中职学校、企业零距离对接的新模式给冠名班学员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从而得到逐步提高,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得到了企业的肯定、社会的欢迎、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我想,这应是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天马微电子集团合作冠名班所要达到的效果,也是今后我校电子信息专业和天马微电子集团努力的方向,报告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