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双语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作者】 雷海花

【机构】 新疆吐鲁番市吐鲁番地区实验中学

【摘要】学校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信息技术教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正确有效地进行教学效果评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双语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双语学生;创新能力
【正文】

      引言: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自然也是学习的世纪。中国的学生刻苦、虚心、听话,学习课本知识能力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按部就班的照葫芦画瓢,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课后原封不动的再次复制。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却远远居于人后。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应试教育,这种抑制学生发展的教育,让学生、家长、社会只看重考试分数,将自己的思想紧紧束缚在书本中,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常常是一切服从标准答案,集体失语严重。由电脑软件制造标准答案更荒唐,答:“小白兔爱吃青菜和萝卜”是对的,若答:“小白兔爱吃萝卜和青菜”则不对。这不是在制造“机器人”或“克隆人”吗?

  一场正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正在把人类以惊人的速度带入信息时代。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在现代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中,人们认为最主要的财富已不仅仅是物质产品或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会应用和掌握信息的方式,是创新能力和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若想赢得未来社会,进行创造性活动,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善于获取、加工、管理、保存各种信息,这种能力和素质将成为未来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和必要素质。对于90后,有个性有想法却没有地方展示,而时刻都在接受大量信息的在校双语学生来说,在课内外的自我实践创新能力又如何呢? 如何将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质呢?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的操作是建立在各种软件的基础上的,从这一点上讲,计算机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软件,同时新软件更以惊人的速度层出不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应当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不断探索,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而双语学生在上机操作使用软件制作作品时,只有小部分学生有创新意识,而大部分学生只是一味的复制,讲一只知做一,基本没有自己的想法在作品中体现,更不能灵活使用软件,反而让他们觉得电脑的各类软件,都是为技术型人才设计的,不像QQ那样得心应手。为了切实培养双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因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双语班的学生都是热情的,他们的积极性是很容易调动起来的。他们热爱唱歌、热爱舞蹈,我们要抓住他们对自身本民族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切入教学,这样既可以走进学生当中也可以采取素材。

  比如在制作word小海报时,维吾尔族是一个热爱明亮色彩的民族,那么我们在示范制作过程中就要注意,整体的颜色必须丰富多彩,使用的图片最好是他们喜欢的本土图片。看到这些时,他们的兴趣马上就会提上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个前提,去引导他们制作出热爱自己的家乡,民族团结等一系列题材的作品; 

  在制作flash小动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同样的方法把图片和维吾尔族音乐导入到flash的制作过程中,可以是自己拍的照片,也可以是自己录的歌曲,凡是有他们自身的想法和创新,都给予鼓励,给予学生技术上的帮助。我校的汉回班和双语班的学生人数基本持平,50%的双语班学生更是我们教学任务的重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心。吐鲁番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维吾尔族人数众多,我校又承担着教学的重任,学校很重视双语教学,因而我们的教学工作自然而然的就会在双语教学上下狠功夫。有这样的一个环境,又有着这样的一群可爱且充满着想象力的双语班学生,我们就地取材,因环境而异的提高学生们在信息课上的创新能力。

  二、抓住课堂,正确引导

  每一节课,布置一个不需要动手的作业。课后预想下次上机制作的时候我该制作出什么样的作品出来,既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但又符合老师的要求。无论学生有怎样的想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好的创意我们提出全班表扬,不符合的一定要正确引导,让他再一次的发表自己的想法,不能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

  我们把汉回班和双语班的备课内容也做了一些调整。在语言上,双语班教学时,我们会放慢速度,给他们理解与吸收知识的时间,适应他们的听课需求。在上机操作时,要求所做的作业不能和老师演示的作品一模一样。这样,他们有了压力就不得不发挥想象力、动脑子去想了,慢慢的他们就养成思考的习惯,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作品。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有了正确引导才会让他们的思想插上翅膀,自由翱翔。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记录,每上完一堂课记得在教案本上认真地做好后记,及时分析总结本堂课的经验教训、成败得失,同时,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汇总、讨论,研究出新的教学模式。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对学生负责。把具体的教学方案进行实践,记录课堂效果,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并找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真正做到“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