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亲历 体验 积累 ——初探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作者】 何珊茹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摘要】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决定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在注重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的基本经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这一理论为核心,对学生数学基本经验的形成进行了积极尝试。
【关键词】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多元化;实践思考
【正文】

      数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反思与建构等都是数学活动。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发展对于数学活动的顺利探究、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学生数学观念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包装的学问》一课为例,初探如何促进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一、唤醒激活——包装一个盒子

  通过问题的出示:包装一个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接口处不计)引导学生理解包装的含义:求包装纸的大小,也就是要求它的表面积。

  为了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找到知识的生长点,我从包装一个盒子的实际问题引入,从而引发了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知识的回忆。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了包装一个盒子所用的包装纸(接口处不计)就是这个盒子的表面积。有利于培养学生以旧探新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二、学以致用——包装两个盒子

  1、当我提出要包装两个盒子需要多少包装纸时,学生很快的就回答出答案,既“分开包装”将活动一中的结果乘以2,这一点与我的预设相同。于是我又继续追问:包装两个盒子,还可以怎样包装?有的学生开始有新的想法——组合包装。我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探究多种包装的方案。接着我又提问,合起来包装和分开包装有什么区别?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合起来包装更节省。于是我又追问:省在哪了?引导学生通过指一指,想一想体会到表面积减少了两个重叠面的面积。

  2、在上面基础上,接着让学生初步感知哪种方案最节省包装纸,建立猜想。再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重叠部分的面积与包装纸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配合课件动态演示,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得出猜想:重叠部分的面积越大,包装纸的面积越小,越节省包装纸。通过直观观察、分析比较这三种包装方案,让学生在物体拼摆过程中,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体验并初步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发展数学思考。

  3、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计算验证猜想,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此时,不同层次的学生便出现了不同算法,先以一种方案为例,展示典型算法1:把拼成后的图形看成整体,3×2=6cm ;(5×65×106×10)×2=280cm2

  重点研究算法2:  表面积之和— 重叠部分的面积,

  (5×35×103×10)×2×— 10×5×2  = 280cm2

  (5×35×103×10)×2×— 10×3×2  = 320cm2

  (5×35×103×10)×2×— 5×3×2   = 350cm2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个式子,让学生说一说不变的部分求的是什么?变的的部分求的是什么?学生通过比较能够回答出,不变的是表面积之和,变的是重叠部分的面积以及包装纸的面积。接着在追问:当表面积之和不变的时候,重叠部分的面积与包装纸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再验证的过程中,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

  三、大胆尝试——包装三个盒子

  包装三个盒子,怎样包装才更节约呢?学生借助已积累的初步活动经验,基本具备能够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了。大部分同学,都能够通过自主想象得出最优方案。本环节是学生在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自主尝试探索,巩固、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并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力,从汇报中再次强化认知规律。

  四、拓展提高——包装四个盒子

  本环节留有充足时间,让同桌合作,利用实物动手摆一摆,包装四个盒子一共有哪些包装方案。汇报交流,展示各种不同的包装方案。接着,再次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筛选得出最优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下面这两种包装方法(如右图):

  同学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所以重点讨论这两种方案。

  在这里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包装四个盒子不仅要考虑重叠面的大小,还要考虑重叠面的数量以及各个面之间的大小关系,设计这样的环节就是想把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探究问题优选方法的积极性推向高潮,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教师充分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体验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五、有效反思

  《包装的学问》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其总体目标阐述中提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仅仅建立在看数学、听数学、说数学等间接性经验的基础上,更应重视为学生提供亲自探索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做数学、猜数学、找数学,积累丰富的直接性活动经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本节课在活动的设计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综合应用,拓展延伸,突出实践,引导探究。教学中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用自主包装让学生完成基本包装的解决问题思路;用合作包装让学生体验节约包装的奥秘;用合作讨论让学生辨析包装学问的学习难点;用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如何包装最节约;用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方法让学生探究一般规律;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最优策略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应用和反思,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真正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新课程改革为数学活动经验的教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把学生的经验、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研究也具有超学科的引领价值。      

  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改革过程最新提出的教学理念,是每个数学老师都必须面临的全新课题。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在关注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丰盈,从而更好地运用数学指导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