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作者】 羊毛加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城关民族九年一贯制学校


【正文】

      历史教材有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教材,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对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有很多品德高尚的人物,如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给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周恩来总理有着高尚品德,千古一人,他具有高尚爱情、亲情、友情和人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岳飞;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等等,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名言警句,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为青少年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最生动的教材,以下举例说明:

  一、历史能帮助学生修身立德,奋发立志

  一个有修养的人能做到助人为乐,成人之美,谦虚礼让。孔子以“吾日三省吾身”进行自我修养。南宋的朱熹说:“百学志为先”。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艏,无缰之马”。西汉司马迁写史家之绝唱——《史记》,忍辱受刑,奋发著书。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使学生悟出人生真谛。

  二、坚韧不拔,奋发努力的精神

  在历史教学中,坚韧不拔,奋发努力,为人类造福的实例举不胜举。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凡是具有作为的人,必会遇到大困难,必先艰苦磨炼自己,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心忧天下的范仲淹,青年时期就有高尚情操,虽家境贫寒,但立志成才,刻苦好学,有“断一划粥”的佳话,刻苦磨砺自己的意志情操。范仲淹为官后,忧国忧民,忠于职守,在朝廷当官,敢于直谏权贵;派到西北,为巩固边关费心尽力;回到朝廷,为改革朝政,呕心沥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的总结,也是后人学习的精华所在。李时珍为祖国医学专业历尽艰辛,寻遍千山觅草药,在27年中,走遍大江南北,终于写下近200万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匠”。东汉的张衡、唐朝的僧一行勤于学习,博学多才,刻苦钻研,不信邪,认定目标,决不回头,对工作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张衡创制了地动仪,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子午线长度,成为古代著名科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到:“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作为有志者应该敢于面对千难万险,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浩然正气和顽强精神。

  在历史教学中这些人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事业,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坚韧不拔,奋发努力,最后成就了大业的光辉典范。在历史教学中应注入时代的血液,使学生不断吸取历史中的优良传统营养,养成坚忍不拔、奋发努力的思想品格,并树立起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精神。

  三、革新进取的精神

  近代中国虽也遭受外族入侵和列强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使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但却总是与中华民族和一批优秀人物跟随时代的潮流,锐意进取,勇于革故鼎新无法分开。

  秦国商鞅,立木城门,以表改革之志,惨遭车裂,牺牲生命,却使秦国后来居上超出东方六国,成为兵力强大,诸侯畏惧的天下雄国,为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的统一中国大业奠定了基础。商鞅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理论,“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可贵品质,显示了一代新风。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祟和尊敬。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掀起了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鴻章、张之洞等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四、尊老爱幼、文明知礼的精神

  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尊敬老人长辈,要爱护小孩。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程门立雪”、“倒履相迎”、“三顾茅庐”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是十分重视礼仪的民族。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对人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是内在优秀品质的外化。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明确提出:“不学礼,无以立。”认为人若不知礼,连立身于世都困难。礼义厚重就成为君子,礼义轻薄就变为小人。在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修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在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是不相容的。于是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使之从小树立起社会主义文明风尚。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文王上孝父母,下怀平民百姓,并设立“三老五更”制度来尊奉老人。汉武帝刘彻自小佩服著名文学家枚秉的赋文,后来他当了皇帝,这时枚秉年老了,为了表示对枚秉的尊敬,汉武帝专门设了一种规格高、坐着舒适的车子,以最隆重的仪式把他接到京城。今天尊敬师长的传统不能丢,应该提倡和发扬。在当金社会,文明礼貌、文化修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很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历史人物文明礼貌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树立起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五、勤学好问的精神

  战国荀子在《劝学》中写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欲成大事业,须下苦功夫,勤劳、勤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少时浪荡,无所用心,戏游河边,巧遇老太婆铁杵磨针,而得到的启示,他从此发愤苦读勤学,终于功成名就。“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司马光的“警枕”说的是他为了从睡眠中挤出更多的时间读书,自己设计了一个用木头削成圆形的枕头,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开,头就会撞到床板上,人就会惊醒。他一生勤奋好学,编纂了我国最重要的历史典籍之一《资治通鉴》,这本书包容了1300余年的史实,价值非凡。“三上”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充分利用时间的一种学习方法,乃马上、枕上、厕上,争分夺秒,积少成多,终于在文学方面作出了重大建树。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古人这些勤学好问的实例在历史教材中比比皆是。教学中,注意运用,循循善诱,进行教育,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六、勤俭廉洁精神

  勤俭廉洁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史书上不乏勤俭廉洁的例子。如诸葛亮说:“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唐朝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时期,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勤俭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如能不为私利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生保持廉洁、清正情操的历史人物更为后代所敬仰和学习。如明代的于谦,17岁就写下了《石炭吟》表述自己的志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生为后代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土木之变”后,临危受命,力主抗战,反对迁都,坚守北京,公忠无私,击败也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这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严于操身、廉洁奉公的“清白”之心。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代宗奖赐他一处官邸,还加官晋爵,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抄家时都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对于今天也是深有启迪的。

  总而言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去粗取精,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爱国忧民、坚韧不拔,奋发努力、革新进取、勤学好问、尊老爱幼、文明知礼、勤俭廉洁等六种美德润物细无声般慢慢地渗透,加强传统美德的教育,弘扬自己的国魂,增强民族凝聚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