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者】 向洪宽

【机构】 贵州省瓮安县中坪镇高枧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已成为必备的素质。而创新要从小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问答形式,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阅读教学;培养;创新
【正文】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语文课程目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绪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情境,引奇激趣

  在教学中,兴趣往往表现为一种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有深刻而独特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发明创造.好奇心还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与思考,尤其表现出对于好奇的疑难问题能够主动思考﹑大胆探索.这种可贵的进取精神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品质.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音乐渲染﹑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朗读﹑录音﹑挂图﹑多媒体演示等手段来创设特定的情境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培养问题意识,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

  因为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展开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其中可以采用设计问题质疑的方法;可以采用在课文的空白处进行补白的方法,可以用批注的方法等。例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一课时,由于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一定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把课文精读一遍,当学生读完后,我问他们:“当你们读完课文后,你们最想说的是什么?”刚说完,就有人举手了,而且说得非常好。在学习过程中,能体现寓意的地方,让学生补充或者提问题,学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中,当讲到在孙膑的帮助下,田忌利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自己的上等马和中等马分别对应齐威王的中等马和下等马,以两胜一负的优势赢了第二场的比赛时,许多同学提出疑问:难道齐威王就不知道要调换马的顺序吗?在肯定了孩子所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我乘势反问:“那么,齐威王此时会否调换马的顺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字斟句酌地分析,最终达成共识——不会调换,其原因关键在于齐威王由于第一场比赛的大获全胜而得意洋洋、骄傲轻敌,哪能想到自己的手下败将已改变了战略呢?课堂上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

  三、从课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有的题目表示中心、范围,有的暗示体裁、人称,有的则显示物理动量。就一片文章而言,作者根据需要可取不同的题目。因此,教师要因文而异,在学完一篇课文后,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给文章变换题目,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概括能力。例如: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我启发学生,本文的题目可以怎样变换?有的学生把课题换成《父子情深》,有的学生把课题换成课文中的一句话《和我在一起》,有的把课题换成《父爱》等。变换题目的训练,能使学生更深入的去把握课文内容,加深对阅读的理解。

  四、把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

  让学生在讲故事(插编故事、续编故事)、看图画、演小剧等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实践活动中,不仅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还能发展语言,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了《凡卡》后,大家都知道凡卡的爷爷收不到这封信,凡卡的命运是不会改变的。我打破定势,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爷爷收到了信,凡卡的命运会改变吗?大部分同学认为凡卡的命运会改变,只有少数同学认为凡卡的命运不会改变。我就让学生通过读书,自已给凡卡设计命运,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一场辨论赛。正方认为凡卡的命运会改变的,理由是凡卡回到乡下会干活,如擦皮鞋、放羊;凡卡自己可以养活自己,比如去山林打猎、去河里钓鱼,等爷爷老了干不动活了他甚至可以做爷爷的接班人;凡卡与其在城里挨打挨饿活受罪,不如回到爷爷那里,即使同样挨饿,至少不用被挨打……反方同学认为凡卡的命运不会改变。因为爷爷年老体衰,又没有钱买车票,只能步行到城里,再加上天气寒冷,他这把老骨头一定会撑不住的;就是去了,凡卡的老板也不会让他带走凡卡的,还会把爷爷也痛打一顿;当时沙皇统治的俄罗斯社会到处都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个鞋店小老板就手段如此残酷,乡下的大老爷就更不用说了,凡卡回到乡下也不会比城里好;爷爷只有一个人的粮食,他自己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要是分给两个人吃,两个人都要饿死;爷爷带了凡卡回来,很可能被狠心的老板嫌弃而下岗……最后,通过双方激烈争辩,终于认识到凡卡在城里是死路一条,回到乡下也是死路一条——沙皇统治的俄罗斯社会根本就没有穷人的活路。通过开这样的辩论会,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创新点”很多,每篇文章都有它自己独到的课文特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掌握课文的主要特点,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特点进行阅读的再创造,使学生创造性的吸收和运用,就能拓宽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于漪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钱梦龙 导读的艺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