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作者】 刘泽洪 雷 华

【机构】 贵州省瓮安县委党校

【摘要】县级党校作为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理论骨干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轮训大批德才兼备,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干部这一光荣使命,就必须打造一支专职化、专业化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本文以瓮安为例,探讨了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干部教育
【正文】

      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党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县级党校作为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理论骨干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轮训大批德才兼备,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干部这一光荣使命,就必须打造一支专职化、专业化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日,笔者以瓮安为例,对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初探。

  一、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县级党校教师队伍整体的优化结构对于发挥群体优势至关重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所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县级党校教师队伍与此还有一定差距。从瓮安县委党校来看,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难进难留,数量不足

  县级党校虽然是县级党委的一个部门,但由于过去领导政绩考核的唯GDP原则,对经济指标的追求远远大于党校教育的重视。因此,县级党校相对其他县委部门,不管是政治地位还是物质待遇都明显偏低,所以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即使能够有高学历的毕业生选择县级党校,往往也不将党校工作作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平台,县级党校很难留住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教师后备储量不足。

  县级党校教师比较少,业务繁杂。瓮安县委党校现有专职教师14人,50岁以上的有2人,占14%4050岁的有3人,占21%3040岁的有4人,占29%30岁以下的有5人,占36%。虽呈现出以老教师为核心,以中年教师为骨干,以青年教师为后备力量的宝塔结构,但在职教师数量少,往往身兼数职,既要完成自己事务性的工作,又要完成教学任务。随着党校培训党员干部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发挥,不同专业培训班班次的增多,党校现有教师不能满足举办各种专业性培训班的需求。

  2、教师知识结构与基层干部培训需求不相适应

  县级党校教师学历层次普遍不高。目前,瓮安县委党校14名专职教师中,只有3人是研究生学历(其中1人在读),占21%,其余11人均是本科学历,占79%。从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上来看,本科学历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多,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偏少。在市场化、经济化飞速发展、知识至上的今天,干部学员不仅需要提高自己政治理论水平,也希望能够得到经济、文化、社会和管理等角度全方位的知识内容,但是县级党校教师的现有知识结构根本无法满足干部的求知欲。

  县级党校的教师的教学一般很难做到专业对口。目前,瓮安县委党校14名专职教师中属政治专业的7人,中文专业的4人,法律专业的2人,历史专业的1人。从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看,思想政治、中文等专业的教师相对较多,历史、法律等学科的教师比例偏少,行政管理、计算机、经济、社会学等专业的教师严重缺失。而当培训任务下达时,教师不分专业,也不管你原来学什么,大家齐上阵。党校教师几乎成为什么都能讲,什么都讲不精的“万金油”。一人承担多门课程的通才型教师多,能承担高水平培训任务的专才型教师少。虽然教师们不断学习,但仍不能满足培训科目变化设置的需要。

  县级党校教师的实践经验相对匮乏。瓮安县委党校14名专职教师中,只有7人有过基层工作经历(在国民教育系统教过书,其中1人当过驻村干部),其余7人都是从学校门到党校门,再加上受经费及体制的制约,党校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到基层或业务部门挂职锻炼调研的机会较少,基本上没有真正接触过基层工作,视野不开阔,对基层情况缺乏了解。而县级党校的培训对象都来自基层工作岗位,这些干部学员关注的是一些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想在学习培训中找到解决的途径,但是县级党校的教师因与为与基层实践工作接触少,很难对学员关注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讲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不接地气,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空洞的说教多,对县情、民情、热点问题分析少,甚至绕着问题走,形成封闭的教员教开放的学员,这使得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3、教师的科研动力不足

  科研是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教师知识要更新,科研就是一个有力的手段和助推器。近年来,瓮安县委党校的科研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随着干部培训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高,骨干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首先是科研意识淡薄,一些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缺乏参与科研的集体攻关意识,科研工作基本上处于单兵作战状态,功利思想十分明显,仅仅把科研看作评职称的一项硬件条件,科研层次较低。其次是科研动力不足,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知识培训,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识和能力,不懂得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没有明确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虽有较强的科研欲望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一提到课题研究就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选择课题,如何搜集资料等等,再加上科研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没有一套科研工作考核奖励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科研人才成长机制,导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高,在进行课题研究时不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而是关起门来搞科研,对瓮安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不了解,没研究。因而所写出的调研报告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很空、很虚,对县委政府决策没有参考价值。

  4、对兼职教师没可控性

  从当前教学的操作层面看,党校对兼职教师的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方面均不可控。无论是外聘的党政领导干部,还是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他们都有自己的岗位工作,都要服从单位的工作安排,不可能完全按照党校正常的教学逻辑所要求的时间来授课。他们都不是专职的干部培训教师,不可能将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不熟悉干部教育规律和干部教育方法,结果往往有什么就提供什么、熟悉什么就讲什么,按需施教的原则很难得到落实,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提高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党校是阵地、是熔炉。党校教师肩负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党校教师的首要素质,是站好讲台的前提条件。因此,党校必须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使全体教师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坚强的党性,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用高尚的精神塑造教师,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德艺双馨的良师,为人师表的典范。

  2、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提高教师素质

  俗话说:“学有榜样,干有方向。”欲加快党校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必须最大限度挖掘老教师的潜力,建立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教育培养模式。党校教育部同于普通国民教育,经验对教师的授课水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县级党校在经费、管理等客观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要形成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机制,帮助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加快师成长成才进程。

  3、充实师资力量,优化教师专业结构

  拥有一支相对稳定,专业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县级党校干部培训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党校在稳定校内教师队伍的同时,要采取内部挖掘和广借外力的办法,进一步开发、整合、优化兼职培训教师资源,广泛吸纳借用社会教育资源,弥补自身师资不足,不断优化教师专业结构,逐步形成学科门类齐全,个人素质过硬的“党校教师+党政领导+专家教授+乡土人才”四合一的专兼职相结合教师队伍。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优惠政策,重点引进和留住一批高知识层次,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县委党校从事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县内各部门聘请一批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筛选出一批具有不同专长的乡土人才;从县外聘请专家教授到县委党校担任相关科目的兼职教师。严格选拔标准和程序,尽可能把干部教育培训真正需要的领导干部、外聘教师纳入师资库,对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兼职师授课任务或方向的相对固定,逐步推进兼职教师的专业化建设进程。同时,充分利用学员这个资源,发挥学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请思想政治立场坚定的、业务技能杰出的在校培训学员作互动研讨、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来弥补师资队伍在某些领域、专业上的不足。

  3、抓好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为培养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高素质领导干部,必须抓好党校教师队伍知识更新工作。

  教师知识更新工作,要坚持按照“请进来”“走出去”和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本着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把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大学教授以及县直部门党政领导请进党校来授课。这样既能使广大学员得到高水平的学习培训,也能给本校教师提供一个学习成长的机会。同时,结合党校教师队伍素质状况的实际,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年轻教师选派到上级党校或者有关高等院校以及科研单位进行短期培训或跟班学习,保障教师每年到县内外学习考察的时间,拓宽教师视野,给教师注入新鲜血液,安排好外出考察学习回来的教师做好二级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经验报告会,与大家分享考察学习所得,帮助大家共同进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授课水平。岗位自学始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此,党校要加强图书资料建设,远程教学网建设,为教师的自学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建立鼓励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

  4、创新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科研成果奖激励机制是激发党校教师参与科研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党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动力源泉,除了事业心和责任感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他们的优秀科研成果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并获得精神的、物质的奖励。为此,党校要采取各种有效办法和举措激发教师参与科研和搞好科研的内生动力,建立科研考核奖励制度,对教师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或被县领导采纳应用的调研成果均给予精神的和一定物质的奖励,实现科研工作的制度化管理,加强科研的投入,工作经费向科研倾斜,给申报立项的省、州、县课题设立资助配套经费,为科研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5、注重实践,促进教师成长

  实践是培养教师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必由之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有亲知,出真知,求深知。提高教师素质也是一样,党校的教学对象是党员干部,而党校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社会阅历相对较浅,如果不参加社会实践,仅凭所掌握的有限的书本知识进行教学,就容易照本宣科,很难做到生动、有说服力。只有让教师有了一定的实践经历,才能在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讲授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每年度要有计划地组织党校走出校门,到工厂、企业、农村、学校,搞社会调查,通过组织部门安排一定比例的教师到基层或业务工作部门挂职锻炼,以增强教师的实践知识和领导才干,提高教学素养,不仅可为学员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讲起课来也不至于空无一物,其授课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必定会大大增强。

  总之,县级党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县级党校创新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县级党校承担着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任务,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在新形势与新任务下我们应该不断思考和探索县级党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思路,提高教师理论知识水平、业务素质、政治思想素质以及课堂授课质量和知识更新能力,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以兼职教师为补充的结构优化、政治性强、业务精通的党校师资队伍,培养出更加合格的基层党员干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周敏.论干部教育培训需求满足与教学质量提升[J].学习论坛.2011,274):78-80.

  [2]樊建红、韦忠周.加强县级党校师资建设适应干部培训工作需要[J].企业导报.201110.

  [3]朱广萍.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的探讨[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3):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