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巧用评价,让音乐课堂流光溢彩

【作者】 金丽华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湖小学


【正文】

      《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程要求我们用新的评价理念、方法和途径来开展音乐教育。这种评价应更具自主性、合作性和过程性,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灵性,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儿童天生具有某种音乐灵性,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之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每个儿童天生都是音乐家,都喜欢在音乐中游弋、畅想。而多年来基于“精英教育”的评价则过分强调了甄别和选拔的作用,只把优异的成绩“恩赐”给少数学生,其余的只能获得较低成绩,这样的结果是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而绝大多数学生只能屡次品尝失败的苦涩,成了此评价理念的牺牲品。学生的音乐灵性非但得不到呵护、启迪和培养,相反只能遭致漠视、摧残和扼杀。

  一、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用挑剔的眼光去对待学生,而是要采取欣赏、关爱的态度,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用正面、鼓励的方法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通过音乐的学习,情感态度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从而形成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在评价中关注情感态度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关注学生是否参与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勇气、自信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如在《要做好学生》的教学中,我借助乐谱填歌词“小天怡,上学校,来到教室瞧一瞧,老师好,同学好,要做一年级的好学生。”来善意的提醒张天怡同学要从小讲礼貌。又如在教学《小小足球》时,我用歌曲的旋律来给周彦超同学指出做事要认真,不能三心二意。在我的课堂里,也还时不时的用肢体语言、眼神、手势来对学生进行某一点的鼓励性评价。这种评价,学生都乐意接受。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己对学习的自信心。 

  二、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音乐实践

  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同一个问题上学生的回答存在差异是必然的,我们应给出不同的评价。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于后进生答对了,我们应立即给予奖励一颗“★”或掌声鼓励,而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只要点个头或说一声“好的”就行了;对于一位胆小的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师就及时的给予评价“你真勇敢”等等。

  在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音乐创造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而对个性发展的理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个性发展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音乐创造。在孩子们眼中,音乐老师是“愉快”的代名词,是他们的“快乐天使”。所以,我们必须用良好的行为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能使学生心灵感化的环境和氛围。如在《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表演唱中,我让学生编唱新的歌词,并在原定拍手处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有的同学做的非常好,这时,我充分肯定了几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动作表演,这样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宽松学习氛围,使他们敢于表现。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个性思维也得到充分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已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三、评价语言要婉转,让孩子乐于接受批评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不自觉,经常会给你制造一些小麻烦。在需要用语言来提醒的学生,不要直接用“××同学,你在做什么?”“××同学,你又不认真了!”等粗暴的语言来批评,要用委婉的方式,先鼓励后建议的方式来进行评价,比如“你唱得真好听,但是能不能用好看的坐姿来表现你优美的歌喉呢?”等。

  记得一次,班里的调皮大王在上课时突然发出一声怪叫,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没有发火,却说:“王晨的声音可真响亮,音色很悦耳,如果拿来唱我们刚学的这首歌可是最合适了。你能不能用你响亮的歌喉,悦耳的声音为我们大家演唱一遍好吗?”这下他可带劲了,为大家唱了一首,唱得确实很不错。我带着大家鼓鼓掌,又说:“王晨,你唱得真好听!这么好的声音,用来乱喊乱叫,你说可惜不可惜呀!”这位同学不好意思的摸摸头皮,笑着坐下了。再后来的课堂时间里,他一直很认真,没有违反纪律。用另一种方式既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伤害学生让他乐于接受批评。

  评价≠甄别,评价≠选拨,这是新课程的评价的方式。新课程的评价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就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从学生生活入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对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出来的正确结论给予真诚的赞赏与评价,激励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采用多种形式激励、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从心底里喜欢音乐学科、喜欢音乐教师,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调动多个感知通道,交流互动,升华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让学生在不断出现的错误面前没有自卑感、挫折感、失败感,从而把求知当成人世间最大的快乐。我们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应把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结果有机的结合进行评价。让所有的孩子都得到正确的评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