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 宋科霖

【机构】 新疆叶城县依提木孔乡园艺场小学


【正文】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一、创设良好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把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就容易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衡,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生有意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如在《求平均数》这节课的开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老师课前准备了一些奖品给每个小组的同学。老师准备给第一组表现好的同学奖励5支铅笔,给第二组表现好的同学奖励6支铅笔,给第三组表现好的同学奖励7支铅笔,……教师还没有说完,就有学生说:“老师好不公平!”我马上追问道:“为什么不公平?”“那怎样才算公平呢?”从而引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再进一步引出课题。这个情境的创设,突出了用“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为后续的学习作出良好的铺垫。

  二、营造和谐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要解放自身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凸显出《课程标准》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其次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呵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原因,多表扬鼓励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第三,要善于采取多种方式调和课堂氛围,比如“讲故事、做游戏、猜想验证”等;第四,教师要学会宽容学生,微笑面对学生,不带着任何不良情绪走进课堂,走进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随时都要用语言去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谁来当一回小老师”;“试试看,你能行”;“你真棒,请继续!”等等。教师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赞美的语句,既是沟通情感的桥梁,也是创造和谐氛围的因子,它能带给学生欢愉和力量。

  三、巧用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1、不排斥接受学习。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这些知识的学习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如: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2、重视探究学习。“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当然,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处处由学生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必须考虑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人们常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功到自然成”。这些都说明了练习的重要性。练习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进行练习,才能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才能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练习设计呢?

  1、习题的内容要活。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选择生动活泼的习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设计游戏,猜谜语,儿童走迷宫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题型上,可以补充、匹配、补缺、画图等,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

  2、习题的形式要多样化。

  传统作业设计在呈现形式上比较单一,多书面少实践,多静态少动态,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极不相符,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感到数学作业枯燥、单调、乏味,产生厌学现象。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变换形式,多一些操作、实践、应用、探究型题目,令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学习统计知识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家里的用水、用电,开支情况等。

  3、习题要少而精。

  有效课堂练习设计不仅要有习题数量的保证,更要有练习质量的保证。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心理学研究证明:第二次重复学习,识记效果提高18%,第三次重复学习,识记效果提高7%,由此可见,练习次数绝不是越多越好。那么,要想精练,练习的设计就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习题来练,达到练一题,会一类,学一法,通一片的效果。

  总之,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赋实效,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和学新主编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教学参考》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