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质疑催生创新之花

【作者】 梁永珍

【机构】 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罗沙幼儿园

【摘要】我们的学生很少对所学的内容向老师提出质疑。是他们真的没有疑问吗?肯定不是,茫茫书海,知识无穷,怎会无疑可问呢?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法可以“成全”的,需要语文教师多种方法,并长期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问难;有效引导;多种方法
【正文】

      学贵有疑患无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古人留给我们学习的成功经验,也给我们教学带来无限启示。近代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作为奠基学科的小学语文,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问疑,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是课改的追求,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问题,从司空见惯的词语搭配、思想内容、布局谋篇等方面生疑出问,进而产生探究动力,去自主学习,去探究学习。下面,我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质疑问难训练。

  一、在预习中生疑,引导学生主动求解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语文教学的必不可少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新课文含有很多新知识,如生字新词、优美段落、中心内容、写作方法等,都能给学生学习带来“问号”,都能促使学生思考。如果学生没有质疑习惯和能力,就会把新知作为过眼云烟,使预习有名无实。所以,我们要在预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把不懂的作记号,结合课文或利用工具思考、解决。如教学《草船借箭》时,虽然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但并不难懂。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在自息课堂上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然后经过整理去易存难,把与中心有关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①本课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做课题,而不用“诸葛亮借箭”或“草船受箭”做课题?②为什么诸葛亮敢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③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第三天的四更时候才去取箭?④为什么诸葛亮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他和鲁肃“只管饮酒取乐”?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头掉过来?教学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边议,主动在读中思考、议中化解这些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疑解疑能力,提高思维参与度,促进有效学习。

  二、在课题中质疑,引导学生主动解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展现文章内容的“灵魂之窗”,又特别是题目中的关键词,俗称题眼,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突破口口。如果教师引领得当,学生学习会事半功倍。虽然只有那么几个字或一个词,却由此可展开的思维可以统领全文,获得概要。《鲸》这篇课文,读了课题之后,学生便会提出“鲸有多大多重?”“鲸爱吃什么?”“鲸生活在哪里?”……等一系列和鲸有关的问题。通过学生提问在课题这一环节就将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地呈现出来,使课堂学习的目的性更强。课文《草般借箭》,题目中的“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开讲时我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题目上这些关键词,就能给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三、在重点处着力,引导学生设疑推导

  现行语文教材,课文篇幅都较长,如果没有重点教学,或抓不住重点教学,就很难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更不能发展思维。所以,我们必须根据新课标很好地驾驭教材,研读课文,确定好教学重难点,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有的放矢,步步到位。学生教材有个特点,即课文很多中心句,我们如果能找到,抓住这句着力,引导学生设疑推导,就能使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因为中心句不仅能概括全文中心内容,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还与课文的各部分关系十分密切,往往能串联全篇课文,从而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如《金色的鱼钩》中有一句指导员说的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句话的容量大,课文的整个情节都围绕他展开的。学习此句时学生提出:为什么称老班长是“上级”、“保姆”、“勤务员”?这个问题很大,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学。我首先让他们弄清“上级”、“保姆”、“勤务员”的本意,明确老班长在过草地时肩负着什么任务?在草地那种特定的环境中老班长是怎样完成他当“上级”、“保姆”、“勤务员”的任务?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老班长的具体言行。他到处找野菜、挖草根,洗衣服,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做鱼钩钓鱼,做鱼汤给病号吃,而自己却忍饥挨饿,还不许告诉别人,用实际行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三个病号,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最后让学生透过老班长外表的描述,体会他舍己救人,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的内心世界,经过层层推理,使学生把对老班长的认识从表面深化到实质。

  四、从难点上突破,引导学生质疑释难

  难点,即超越了学生现有思维,中间存有跨度思维,甚至需要跳跃性思维。在突破难点上,就需要教师铺桥搭梯,引导学生步步思考、渐次深入、慢慢释难。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着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引导学生弄清榕树的位置、大小、形状,仔细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描写,告诉学生这是静态的描写,并让学生在朗读时体会作者是怎样写事物静态的。阅读课文后学生还不太明白,提出几个问题:①写榕树的这部分是静态描写,为什么用了“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②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的顺序是由远及从近,为什么写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时又写:“……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把远景写在近景中?这些问题的难度较大,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具体描写榕树长势的句子,先总结出榕树大而美的特点,再品味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更巧妙、形象地描绘榕树的千姿百态。经过指点,学生摸准思路,自己解决了难点,享受到了质疑解疑的成功乐趣。

  总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刻不容缓。语文教学要真正担负起奠基义务,就要运用多种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质疑品质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有自学能力的人、有创新能力之人,才能在未来社会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