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魏晋风度影响下的王羲之

【作者】 仁增本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历时性地考察魏晋风度的时代特征,可以总结出三点:从德与才的论争,可以透视汉魏之际高门与寒门的较量;从药与酒的沉溺,可以窥探竹林七贤的无奈选择;从道与佛的兴盛,可以探析东晋名士的追求。作为魏晋风度的具体体现,王羲之集积极入世、追求仙道隐逸、养生乐死于一身,流露出人生的无奈。
【关键词】魏晋风度;王羲之
【正文】

      一、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即魏晋时期名士的风情气度,或者径直称作名士风度。这种风气,始于东汉,盛于魏晋,终结于南朝初年。

  自东汉以来,传统儒学式微,而道教兴起,佛教传人。三种思潮的兴衰更替,促成了三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第一是外来文化(如佛教)与中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第二是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如道教)的冲突与融合;第三是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东汉后期,处士横意,臧否人物,成为一时风气。正是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历史条件下,以曹操为代表的寒门乘势而起。儒家讲究孝道,而曹操则唯才是举,只要有才,哪怕背负着不忠不孝的罪名,也可以委以重任。他曾一次又一次地发布求贤令,一次比一次把问题提得更尖锐、更深刻,其核心是唯才是举。门阀士族服膺儒术,讲求孝悌之道,以为有才者必有德,而他则以为有德者未必有才。这两种用人制度的根本分歧在当时哲学思想界也有强烈的反响。当时有“才性四本”之争,即才性异同或才性离合。一派主张才与性是分离的,有才未必有德,即才性相异相离;另一派认为才与性是紧密结合的,有德必有才,即才性相同相合。陈寅恪先生在著名的文章《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中敏锐地指出,由这清谈的命题,可以鲜明地区分出两大政治势力范围:主张才性分离的一定属曹党,而主张才性相同的一定是门阀士族的代言人。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那些隐忍屈辱的豪门看中了司马懿父子,支持他们向曹氏夺权。

  而与司马氏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此外,何晏、王弼等在其中也扮演了极特殊的角色。

  竹林七贤这个名称最早见于东晋孙盛《魏氏春秋》:“()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

  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嵇康为谯郡毫县人,与曹氏同乡。又为曹魏的姻亲,娶曹丕、曹植的异母兄弟曹林之女

  (或说孙女)为妻,从此获中散大夫。然而,他生活在司马氏掌握大权的时代,这本身就已使

  他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而偏偏他的思想性格又过于执著,不肯随波逐流,结果常常把自己放在整个社会的对立面,成为众矢之的。作为豪门势力代表的司马氏,为了获得整个士族的支持,首要的工作是以儒学相标榜,倡导儒术。而嵇康在言行上却处处显现出与儒术格格不入的态度。对官场的憎恶、对仕途的反感,使他越发对山林隐逸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他把庄子的归返自然的精神境界视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与阮籍、向秀、山涛、阮咸、刘伶、王戎等共为竹林之游。魏晋名士,首先以他们为代表。

  史载,阮籍善饮酒,嵇康则服药。在曹操当政时,是禁酒的,更不要说药。而后来,又恰恰是属于寒门的曹党喝酒吃药,放浪形骸。曹操的养子、后来又成为女婿的何晏亦以服药出名。

  二、 积极入世

  公元317年,晋王司马睿在江东继位,是为晋元帝,年号为建武。与当时的北方文化相比,东晋以后的江南文化则充满贵族气、文人气和书卷气。东晋建立后,王导为右军将军,迁骠骑将军。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今山东诸城一带)人。王羲之生于晋太安二年(303),卒于东晋升平五年(361)。其父王旷始创元帝过江之议。过江后,家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十三岁时为周顗所异。善隶书、行书。起家秘书郎。为征西将军庾亮参军,迁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召为侍中、吏部尚书,不就,拜右军将军,求宣城郡不许,乃为会稽内史。1

  王羲之秉承从父王导之风,有儒家的积极人世思想。在《断酒帖》中,他视民生疾苦为大,情系民瘼、体恤下情,是实实在在爱民如子的父母官:“百姓之命倒悬,吾夙夜忧。此时既不能开仓廪赈之,断酒以救民命有何不可?而刑犹至此,使人叹息,吾复何在?”怀抱出仕热情与政治理想的王羲之,显然将国家社稷的安危祸福视为己任,充满为国效命、任凭驱遣的豪情壮志。

  三、 追求仙道隐逸、养生乐死

  王羲之生活的时代儒学衰微,玄风日炽,仙隐思想愈益浓厚。作为道教最重要的一支,天师道在江南复兴,规模不断壮大。陈寅恪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中考证,东晋南朝许多门阀世族都为信奉天师道世家。遍观王羲之书牍、信札等作品,其用笔不讲究华

  丽美艳,立意随心自然,感情虽淡却真,故读来朴实亲和。这些也都与他受儒家思想和道教风习的影响有着紧密的关联。

  王羲之生活的时代并非一个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太平盛世,而是极度的动荡与黑暗。王羲之的童年正值八王作乱,诸侯王为争夺权力而执戈相戕,整个社会陷入战乱、血腥、流亡的水深火热中。王羲之青少年时代又逢东晋政权建立伊始,他亲眼目睹了政局的动荡,各种阴谋的交锋。这些经历都在其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故当风华正茂的壮年之际,他便在《兰亭集序》中发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幽幽叹息。这些经历显然也是其日后幽居归隐、慕仙向道的重要诱因。

  王羲之目睹了官场的动荡和黑暗,又因性情骨鲠,多受排挤打压.政治主张得不到实施,多次有归隐之意。他把政治上的苦闷转化为书法上的至美追求,在游山玩水中排遣内心的抑郁。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以“俯仰”之态来仰观俯察宇宙人生,来感受山水人生之乐和世事生死之悲。更让我们感受到王羲之的悲乐,从而推及人类的悲乐。

  《兰亭集序》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注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谓“一死生”,是指《庄子·大宗师》所阐发的思想:“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其实所讲的就是死与生,都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而“齐彭殇”也是源于《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讲的就是长寿与短命,也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王羲之是以否定的语气评述庄子的人生观,以作达观状,而所显现的却是无法忘却的悲哀。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以一种姿态来看待世界和人生,这就是“俯仰之间”,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快 乐是一时的,生命是短暂的,在俯仰天地万物之际,感叹宇宙之博大永恒,反观自身之渺小短暂。无论怎样的快乐愉悦都不能阻隔岁月的沧桑、时光的流逝、死亡的到来。死是人 们想逃脱却无法逃避的生命重点。人可以抗拒权贵、任性而为,却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俯仰”不仅是王羲之观看山水自然的一种潇洒风姿,而且反映了其对生命悲喜 的态度和超越生死的洒脱,也饱含着对人类历史长河的感叹。

  全文可以看出王羲之内心世界儒、道、佛等诸思想的矛盾,这也是魏晋文人乃至中国历代文人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矛盾,乐和悲的交织、现实和理想的冲突、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晋书·王羲之传》中华书局,197411

  [2] 《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113

  [3]李朝霞, 崔慧香 俯仰之间看兰亭悲乐——论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蕴含的悲乐情感 文献资料 20124

  [4]陈碧 山水之乐死生之悲——王羲之《兰亭序》思想探析 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3

  [5] 《晋书·王羲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