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提高物理创新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探讨

【作者】 李显波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电化教育站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物理课堂的教学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培养创新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三个方面详细地畅述提高物理创新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创新课堂;教学效果;教法改革;策略探讨
【正文】

      “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课堂教学又是一个由多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找到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在物理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要教师的主导,也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呢? 

  一、展示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创新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和提高学物理兴趣的重要方式,物理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若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理适时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物理图形设计大赛、物理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物理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物理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班级授课制是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学生的个性特长难于发挥,因材施教难于落实,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对课堂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要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就为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信息技术与物理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使知识的联结形成网状结构。教学中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调取丰富的学习材料,利用资料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得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提高创新能力 

  以前40分钟一节的课,许多教师常常是口干舌燥的讲上30多分钟,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一些学生也几近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了。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很多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面对这样的课堂场面,深入研究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围绕自主互助学习课堂的构建,以“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研究为突破口,进行了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三课型五环节教学”模式、“杜郎口教学”模式等。极大地改变了课堂结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效益明显提升。常言说得好“学无止境、教无定法”,鉴于诸多成功经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的具体做法也大至分如下五步,且效果显著: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所学内容。如在讲授物质属性以酒精性质为例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一片哗然欣喜,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学生也进入了学习心理的最佳状态。 

  2.“学案导学、导引诱思”:教师将“知识”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编写成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的重难点,从而使学生理解本课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对本模块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初步构建起知识体系。 

  3.“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在小组内得到解决,并找出本组的共性问题。 

  4.“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要留给学生整理学案、理解记忆的时间,可由组长负责检查落实,进行交叉巩固,确保学生能够达标。并由教师或学生对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师生共同整理完善本模块的知识系统。 

  5.“达标检测、布置作业”:进行检测并根据本课重点、难点留作业。科学有效的评价办法是保证合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合作和竞争又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合作中要有竞争,有竞争才有提高,竞争应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的,也只有竞争中的合作才具有生命力。因此,章节过关测试,查漏补缺,不定期表彰等具体做法还望教师们不要吝啬,也许是你的大度,收获的可能是更大喜悦。 

  三、注重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新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更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循循善诱,想法设法强化学生实验,增强学生动手机会,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完电学知识后,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我让学生分组做了这样的实验:提供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第一步,让他们连接一个电路,要求能调节灯泡的亮度,并同时分析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学生觉得很简单,很快做完了。 

  第二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你的判定,学生立即动手进行实验,不一会,也完成了任务。 

  第三步,假如灯丝烧断后,电压表还有示数吗?先猜想后验证,学生来了爱好,有同学猜想,灯丝断后,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压表肯定没有示数,有的同学已开始借别组的电池,打算烧断灯丝看看;有的同学干脆把灯泡从灯座上拿下来直接观察。结果发现,电压表不仅有示数,还比原来大了,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却不变,开关断开时又无示数,发生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呢?能否利用这种现象来检查断路故障呢?等等,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确定方法、探究原因、寻找结果。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自觉主动的地位,在错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熟悉,取得成功,这种成功不是老师启发的结果,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的共同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成果。 

  参考文献: 

  [1]《创新课堂教学艺术》 

  [2]21世纪中国物理教育展望》(3),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