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仁青本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河北乡英努乎寄宿制小学


【正文】

      小学语文课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就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教师应充分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努力在语文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

  一、挖掘课文中的有效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字、思想兼美的课文,其中有不少课文中蕴藏着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和素材。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也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而且学习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教育的情境,因此我们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顺利地解决。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教师通过选择典型课文,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荷花》《海底世界》等;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悟,对所营造出的教学情境的深入体会,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如:《坐井观天》,这则寓言告诉学生,如果不努力学习本领,就如井底之蛙一般的孤陋寡闻。通过课文对人物语言、动作、品格的描写,受到人文内涵的熏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帮助学生排遣嫉妒情绪的课文,低年级有《校园里的画》,中年级有《争吵》,高年级有《将相和》等;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课文有《小公鸡和小鸭子》、《蓝树叶》、《小木船》等,还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如《春天在哪里》《笋芽儿》等课文。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善加利用,那么,在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中,在一个个生动例子的研读中,一定能挖掘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丰富内容,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健康地发展。

  二、捕捉课堂中的教育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仍是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在语文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上心理健康课。那么何时巧妙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一般来说,教材出现心理健康渗透因素的时候,也是最恰当的切入时刻,它往往出现在兴趣激发时、情感勃发时、思维萌发时,但一定注意不能割裂课堂教学的整体。例如:当教完《麻雀》一文,学生正沉浸于感动中时,我不失时机地请学生以“伟大的母爱”为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写写自己的母亲。结果同学们在我的情感教育下都以饱满的热情写出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又如在教学《争吵》一课时,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个性倔强、自私、嫉妒心强,我别有用心地抓住文中描写主人翁在嫉妒情绪下的心理变化的语句,让学生了解两位主人翁争吵的真正原因就是嫉妒心理在做怪,这些句子恰恰能折射出嫉妒的危害性:使人情绪恶化,甚至产生过激行为。于是把渗透契机设在品析这部分语句中进行,无形中帮助学生排遣了嫉妒的心理。总之,教学中的契机的出现有时是偶然的,随机的,这就要教师用心去捕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开展适当的语文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通过语文活动,可进一步利用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益。

  1、写日记,让学生心理保健受益终生

  小学生心理具有封闭性,从幼儿园的轻松快乐到刚入小学的校门就一天七节课的坐着听讲,而且还有作业,难免有很多的适应不良,使得他们幼小的心灵充满困惑和矛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从孩子一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教会学生用说和写日记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让日记成为表达学生内心情绪情感的书面载体,成为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一座桥梁。教师透过日记了解学生的心态,化解学生内心的冲突,这样能够达到调节心理的目的,帮助学生度过一个艰难时期,同时当学生转过头来再看这些成长经历时,也能够有所启发和感悟。

  2、读名著,培养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

  阅读名著有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让作家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熏陶自己,感化自己,学生无形中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学一向重视“文以载道”,借助于文学作品的情节故事,感知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命运特点,认识真善美和假丑恶,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让学生从作品中人物的身上分辨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喜,什么是悲;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让学生体会作者寓于作品中的道德评判,感受这些人物的伟大的精神力量,陶冶他们的情操,树立远大目标,从而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让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升华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

  3、上好口语交际,体验语文实践活动的快乐

  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会把才华展现。因此,教师要多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在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课中,我们就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制作、设计、组织、表演、辩论、游戏等等,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有着丰富的体验,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活动的过程和参与程度而呈发展变化的状态,教师要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促进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不仅有利千提高每个学生与人共事的能力,更为重要的,还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合作心理品质的养成,使他们从小便能树立起集体主义的观念。 

  总之,“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语言和文字的学习上,更应该以人为本,培养既有语文学习能力而且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未来一代,让每一名孩子既成人又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