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科普文的课堂也能飘出浓浓的“语文味” ——由《活化石》一课引发的思考

【作者】 毛彩虹

【机构】 新疆伊宁县第二小学

【摘要】笔者就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对如何让说明文的课堂飘出浓浓的语文味进行探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了以下几点:1、打好朗读的基础。2、感悟精妙的语言。3、注重实践,从而让让科普文的课堂也能飘出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说明文;语文味
【正文】

      近年来,老师们纷纷呼吁“要让课堂充满语文味”!说到语文味,人们自然而然将它与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联系在一起,却忽略了与我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的说明文。纵观小学语文教材,说明文可以列出一大串:《假如没有灰尘》、《新型玻璃》、《松鼠》、《意想不到的灾害》……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等功能。

  我所教的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是科普文单元,二年级的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对于这类课文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同时,由于受到儿童认知水平的限制,其中的科学知识往往成为教学这类课文的“瓶颈”。太空的生活是怎样的?回声是怎样产生的?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水会发生哪些变化?……每个问题都能点燃孩子的兴奋点。如果教师掌控不好,就会陷入在科普知识讲解上打转的泥潭——讲解分析过多,知识拓展过滥,把语文课当成了科学课。

  原因何在呢?

  一、现状分析

  (一)模式过板。

  对科普类说明文的教学,老师们一般都按照“通读课文——了解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这样四大教学板块进行。这样的教学本身无可非议,但久而久之则僵化成型。一旦成了固定模式,则必然导致教师教得没激情,学生学得无兴趣。

  (二)分析过多。

  很多老师总习惯地以为,教一篇科普类说明文,就得讲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本来就没有故事情节的科普类说明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款款;本来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的语言,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生动、准确”。这样的课堂,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这样的教学,知识是落实了,方法是渗透了。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为地使科学与人文绝缘。

  (三)拓展过滥。

  由于许多教师一直奉行科普类说明文就是给学生以知识的观点,因此,他们执教科普类说明文时,会千方百计地拓展该领域的知识:讲《冬眠》,教师搜集大量动物冬眠的知识给学生阅读;讲《太阳》,从黑子讲到日食,从夸父逐日讲到后羿射日;讲《台湾蝴蝶》,教室成了蝴蝶标本展览室……结果是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在这样的课堂上,知识似乎成了科普类说明文教学最核心的东西,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则似乎成了附庸之物。

  二、我的思考

  科普类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教学这一类课文时,根据其介绍科学知识和说明方法为主的文本特点,老师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当然是教学的一大任务。然而,科普类说明文是语文课,隶属语文阅读教学范畴,它姓“语”,有别于自然、科学、社会等学科。教学科普类说明文,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之外,应该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语感。

  真水无香,语文课只能以语文方式来呈现,用语文的方法去学习,课堂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走出教和学的低谷,如何让说明文教学充满语文味,那如何让科普文的教学也散发出芳香的语文味呢?这次有机会和自治区的专家老师们一起学习探讨,通过对《活化石》这篇文章反复的研讨中,我觉得科普文教学要体现语文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突破。

  三、实施策略

  (一)、打好朗读的基础

  “读”是传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是帮助学生品味语言、培养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课标中阅读教学的第一任务也是读。虽然科普说明文的文体简洁通俗,但作为一篇文章,哪怕叙述再客观,文字再严谨科学,也不可能不包含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当力求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我在对《活化石》一文的教学研讨中,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讲述的活化石,就是借助了各种形式的读来突破的。先让学生自读,找出课文一共讲了几种活化石;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抓住“活化石银杏树”作为重点讲解的段落,在讲解这段时,又抓住“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等重点词句比较读,引读;最后在男女配合读,小组配合读,整堂课都是书声朗朗,学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课文的重点也在这朗朗的书声中自然突破。

  (二)、感悟精妙的语言。

  准确、简明、平实、生动、科学、严密是科普文的语言特点。教学时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既怎么准确,怎么简明,怎么科学,怎么严密……比如《活化石》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等你当上爷爷奶奶才能吃上它的果子。”句子中出现的“如果”是一个模糊而不确切的词语,看起来似乎与科普说明文的语言要求:“科学,严密”相矛盾,但恰恰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语言功底。

  我在教学时就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来品读。适时的问学生:“假如你现在种上一棵银杏树,到什么时候才能吃上它的果子呢?”学生笑呵呵地说:“等我当上爷爷,等我当上奶奶”学生在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中,感知到语言的精妙,并滋养学生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渗透说明方法。

  课标指出:在学习说明文时能抓住要点,了解说明的方法。因此在教学此类文章时,说明方法的渗透教学是不可少的。如《活化石》一文,“银杏树的叶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我在教学过程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淡化了说明方法的传授,但我们可以发现,当学生与文本一次又一次的对话后,他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是打比方的句子,而且还能自己说几个呢,这样对说明方法的传授不显山露水,但却已经在学生心中留下了痕迹。

  (四)、注重实践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对于说明方法讲得滴水不漏,面面俱到,而如何活用这些方法则很少涉及。这就好比一个游泳教练只讲游泳的知识而不让学泳者下水一样,学生是很难从中学到真正的说明本领的。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是一只鸟儿的双翼,缺其一翼,鸟儿便会折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创设说明情境,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因素,那么说明文这块“鸡肋”同样可食之有滋有味!说明文课堂也能飘出浓浓的语文味来!我们的科普文教学就不会再那么单调,枯燥。我们的孩子就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