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作者】 杨 萍

【机构】 新疆石河子市机关第二幼儿园

【摘要】幼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为此,良在关注幼儿心理特点和发展的前提下,利用言传身教、正确的示范、在游戏教学中渗透常规教育和培养以及家园配合等形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幼儿教学;孩子们;情绪;情绪稳定;良好行为习惯
【正文】
  幼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的确,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而不良的习惯一旦形成,等长大了,再想纠正已十分不易。俗话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正是这个道理。孩子早期获得的经验,将在一生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因此,制定科学的一日生活常规,不仅能够保证幼儿有一个良好的 集体生活环境,而且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呢?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幼教工作的切身体会,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一、关注幼儿心理特点与发展要求,是培养孩子的前提
  常规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时间的积极引导与耐心指导。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心理需要,制定可行、有效的教育措施。幼儿在三岁前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因为这时候的幼儿喜欢行为的模仿和重复,而从小形成某些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为幼儿做出好的榜样,这样有助于师生的交流。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是多方面的,包括入园、离园、盟洗、进餐等。这些都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但在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方面,幼儿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独立性强,主动、积极地进行生活技能的练习;有的幼儿有较大的依赖性,懒得自己动手;有的很爱干净,有的习惯于脏和乱的环境。因此,要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我们应做到因人施教,分层教育,注意耐心引导,把孩子引向积极学习的情绪、良好的生活行为、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实现促进全体幼儿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稳定幼儿情绪,是常规教育的第一步
  我班幼儿在入园后的近一个学期中,不仅形成了初步的常规意识,而且养成了部分好的习惯,在各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刚入托的新生幼儿,哭闹现象严重。为了缩短幼儿哭闹时间,使幼儿尽快适应环境,喜欢来园,我们采取了各种方法:耐心劝导,玩具吸引,用故事、儿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等。总之,对于这些孩子,我们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与爱心,逐渐消除了幼儿对新事物、新环境的恐惧感与陌生感,使其能够信任、亲近老师,并能主动与小朋友们游戏、交流。 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幼儿平时在家养成的一些生活、行为习惯也同时暴露出来。如:用手抓饭吃,小便不能独立;不会用水杯喝水;玩具不能与他人共享,出现抓人、咬人现象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的示范、及时的引导。当然,主要还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培养,一旦发现了,就要随时纠正。如,在进餐这一环节,幼儿入托前大多是由成人喂的,因此,不会使用勺子独立进餐,经常撒饭、撒汤。这时,我们就要教给幼儿如何进餐:身体坐正,一手拿勺子(同时示范、讲解正确的持勺方法),一手扶碗,眼睛看着碗,低头吃。光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靠平时的鼓励与纠正、指导,只有引导幼儿反复练习,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在工作实践中,我认为对幼儿的礼貌教育,应从幼儿刚踏入幼儿园就应开始。因此,在幼儿来园、离园时,我们都会很自然地提醒他们与老师及家长问好、告别。经过几个月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感到孩子们在礼貌方面进步很大,他们已能够在成人提醒下很高兴地使用礼貌语言,没有入园时的害羞表情。我想,幼儿教育的良好效果与园内的人文环境、家长的共同教育是分不开的 。
  三、注重言传身教,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
  1.教师要正确的的示范。
  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概念,知道哪件事情应该如何做正确做。 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首先要让幼儿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幼儿本身有什么好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育,幼儿才能真正接受。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非常愿意自己动手,在没有大人干预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成人应该顺应孩子发展的需要,根据幼儿协调性动作发展水平,略为超前地、由简到繁地提出要求,让孩子去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帮助和指导。当然,家长也要严格要求幼儿,要爱在心中,爱在“严”中。
  2.在游戏教学中渗透常规培养的内容,帮助幼儿加深规则印象
  与孩子们相处了几个月,我们对他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班活泼、好动的幼儿较多,这一部分幼儿虽然性格开朗、爱说、爱跳,给班级带来了生气,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某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上较欠缺。因此,要想使幼儿全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如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进行实例演示。在教幼儿正确进餐时,可以给小朋友讲《小米粒的故事》,让幼儿通过听故事懂得吃饭时为什么要身体坐正,如果不能这样做会怎么样,从而帮助幼儿理解,让幼儿做到心中有数。
  3.教师应注意提醒与指导小朋友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在遵守常规方面还需教师不断的提醒。对于托班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引导幼儿遵守常规的最有效的办法要算鼓励与称赞了。就拿离园这一环节来说吧。由于这个时间是孩子们一天中最兴奋的时刻,幼儿看到父母的一瞬间,总是忍不住忽啦一下全冲到门口,这时是最乱的时候,也是比较容易出差错。于是,利用晚饭后时间,我们给幼儿讲了这样有什么害处,并鼓励幼儿大胆说一说应该如何做,同时表扬了个别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幼儿。果然,我们的方法很有效,多数幼儿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他们知道“人多的时候,应该排队,有序离园,快而安全。
  总之,孩子们在短短几个月取得这样的进步是值得教师与家长们高兴的,这与幼儿的自身努力与积极配合也是分不开的。幼儿年龄虽小,但适当地对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幼儿还是愿意接受的,培养好的一日生活常规也是组织好一日生活的重要保证,是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继续探索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方面更有效、更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方法,加强家园密切配合,拧成一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