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反思
【作者】 姚春礼
【机构】 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探究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使新的教学方法更加更具有生命力。【关键词】探究教学;反思;课堂控制;情境教学
【正文】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且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探究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充分尊重现有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明白科学知识的真正实质,勇敢地质疑、探究、创造,这就是科学精神的根本所在。
虽然,“初中化学探究学习”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时发现了一些其它问题有待解决:①如何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尽快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②学生学习化学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实验越来越多,如何解决时间分配问题。③如何根据现场的、当时的学习情景,运用教学智慧,对教学流程作适时调控,敏感地发现学生身上的“资源”,及时有效地将教学生成中有价值的资源转化为新的讨论主题或探究对象。但依据新课程理念做出反思时,教师总觉得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上还有欠缺。
一、 开展探究教学,必须克服学生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在主体进行思维活动时,思维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往往使人的思维活动从既定的角度、起点出发,只关注思维对象的特定方面,而无视思维对象的其他方面。思维定势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权威定势、从众定势、唯经验定势、唯书本定势、非理性定势、自我中心定势等。思维定势既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一方面,它有助于我们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能把眼前的思维对象与我们已有的认识框架相匹配,相衡量,能比较快速地采取合乎规律的行动,从而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程序化。已有很多实证证明,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首先运用的策略往往在原型匹配、模式识别策略。但另一方面,对于创新的思维活动来说,这种固定化得、僵化的思维模式会限制主体视野的拓展,会降低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使主体思维僵化、盲从权威、人云亦云、不敢越雷池一步,使主体丧失了独立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思维的创新。
二、 开展探究教学,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度”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怎样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必须对“引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引导不是告诉应是提示;“引导”不是“控”,而应是“放”;教师要处理好“控”与“放”的关系,该控的时候,要控制好;该放的时候,要放充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放与控?凡是学生经过讨论或实验、调查能够弄清楚的地方,就要放;凡是放开后学生无法探究(超出了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的地方,就要控。就是说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度,具体做到:
(1)应充分做好教学设计(2)应抓住最佳教学生时机(3)应多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4)应帮助学生抓住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5)应帮助学生形成探究学习的正确的态度
三、 开展探究教学,学会利用情境教学提供素材
情境教学是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以不同年龄学生心理活动为基础,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社会信息与相应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探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欲望,因此,运用合适的素材创设探究的情境:
(1) 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探究情境:金属的锈蚀
(2) 运用社会生产实际创设探究情境:土壤酸碱性的改变
(3) 运用学生的学习问题创设探究情境: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4) 运用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创设情境:空气、水的污染
这种探究取材,可以是全学式的,以求全方位地反映某一问题的背景,给学生形成完整的印象;也可以是特写镜头,撷取问题中最精彩的片段,展现出最具典型和最有启发性的部分。这些探究教学情境的创设使高科技与学生所学化学知识拉近了距离,从高不可攀为伸手可及。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化学的信息心,又可以破除对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
四、 开展探究教学,处理好课堂控制
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旦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假设,程度好的学生是恋恋不舍走不出实验室,程度中等的学生走不进探究过程,程度差的学生一旦走进实验室就什么也听不见,摸摸这个,摸摸那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实验用品上。出现课堂控制的低效性,为什么探究课堂会出现以上的现象呢?这是因为与接受式学习相比,探究教学要把生活与课堂、社会与课堂、个性与共性、冲突与合作认知与情感等一系列相互独立的矛盾结合在一起处理,因此探究教学更加充满张力和复杂性,相对于课堂的稳定、秩序和可控性,生活、社会显得非常宽泛而难以把握,探究教学倡导个性化的学习,这是探究教学的特色和优点,但过分的个性化也可能让学生局限于自己的认知和生活世界,不容易在与他人的对比参照中获得优化和提升,所以其面临着比较和优化问题。
(1)了解学生的心愿、兴趣和爱好是有效控制的关键。
(2)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与知识结构,是探索能力培养的核心。
(3)激发学生责任感,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 “教学反思”可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不再是简单的循环或重复,而是在不断提高和升华。教师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探索,在“教学反思”中改变自我;教师的教学反思,要源于课堂教学,高于课堂教学,反思的维度力争多元化,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审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这样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提升而不流于形式。将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教学反思的高度,缩短教学之间的距离。在师生共同享受“过程优化”所带来轻松愉快的同时,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靳玉乐.探究学习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宁小红、顾鑫盈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控制的思考 [J]四川教育学院报,2006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且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探究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充分尊重现有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明白科学知识的真正实质,勇敢地质疑、探究、创造,这就是科学精神的根本所在。
虽然,“初中化学探究学习”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时发现了一些其它问题有待解决:①如何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尽快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②学生学习化学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实验越来越多,如何解决时间分配问题。③如何根据现场的、当时的学习情景,运用教学智慧,对教学流程作适时调控,敏感地发现学生身上的“资源”,及时有效地将教学生成中有价值的资源转化为新的讨论主题或探究对象。但依据新课程理念做出反思时,教师总觉得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上还有欠缺。
一、 开展探究教学,必须克服学生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在主体进行思维活动时,思维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往往使人的思维活动从既定的角度、起点出发,只关注思维对象的特定方面,而无视思维对象的其他方面。思维定势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权威定势、从众定势、唯经验定势、唯书本定势、非理性定势、自我中心定势等。思维定势既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一方面,它有助于我们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能把眼前的思维对象与我们已有的认识框架相匹配,相衡量,能比较快速地采取合乎规律的行动,从而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程序化。已有很多实证证明,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首先运用的策略往往在原型匹配、模式识别策略。但另一方面,对于创新的思维活动来说,这种固定化得、僵化的思维模式会限制主体视野的拓展,会降低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使主体思维僵化、盲从权威、人云亦云、不敢越雷池一步,使主体丧失了独立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思维的创新。
二、 开展探究教学,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度”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怎样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必须对“引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引导不是告诉应是提示;“引导”不是“控”,而应是“放”;教师要处理好“控”与“放”的关系,该控的时候,要控制好;该放的时候,要放充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放与控?凡是学生经过讨论或实验、调查能够弄清楚的地方,就要放;凡是放开后学生无法探究(超出了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的地方,就要控。就是说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度,具体做到:
(1)应充分做好教学设计(2)应抓住最佳教学生时机(3)应多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4)应帮助学生抓住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5)应帮助学生形成探究学习的正确的态度
三、 开展探究教学,学会利用情境教学提供素材
情境教学是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以不同年龄学生心理活动为基础,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社会信息与相应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探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欲望,因此,运用合适的素材创设探究的情境:
(1) 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探究情境:金属的锈蚀
(2) 运用社会生产实际创设探究情境:土壤酸碱性的改变
(3) 运用学生的学习问题创设探究情境: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4) 运用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创设情境:空气、水的污染
这种探究取材,可以是全学式的,以求全方位地反映某一问题的背景,给学生形成完整的印象;也可以是特写镜头,撷取问题中最精彩的片段,展现出最具典型和最有启发性的部分。这些探究教学情境的创设使高科技与学生所学化学知识拉近了距离,从高不可攀为伸手可及。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化学的信息心,又可以破除对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
四、 开展探究教学,处理好课堂控制
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旦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假设,程度好的学生是恋恋不舍走不出实验室,程度中等的学生走不进探究过程,程度差的学生一旦走进实验室就什么也听不见,摸摸这个,摸摸那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实验用品上。出现课堂控制的低效性,为什么探究课堂会出现以上的现象呢?这是因为与接受式学习相比,探究教学要把生活与课堂、社会与课堂、个性与共性、冲突与合作认知与情感等一系列相互独立的矛盾结合在一起处理,因此探究教学更加充满张力和复杂性,相对于课堂的稳定、秩序和可控性,生活、社会显得非常宽泛而难以把握,探究教学倡导个性化的学习,这是探究教学的特色和优点,但过分的个性化也可能让学生局限于自己的认知和生活世界,不容易在与他人的对比参照中获得优化和提升,所以其面临着比较和优化问题。
(1)了解学生的心愿、兴趣和爱好是有效控制的关键。
(2)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与知识结构,是探索能力培养的核心。
(3)激发学生责任感,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 “教学反思”可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不再是简单的循环或重复,而是在不断提高和升华。教师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探索,在“教学反思”中改变自我;教师的教学反思,要源于课堂教学,高于课堂教学,反思的维度力争多元化,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审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这样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提升而不流于形式。将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教学反思的高度,缩短教学之间的距离。在师生共同享受“过程优化”所带来轻松愉快的同时,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靳玉乐.探究学习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宁小红、顾鑫盈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控制的思考 [J]四川教育学院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