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作者】 蒲德全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民族九年一贯制寄校

【摘要】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而且也影响着治理的发展。而且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成长的成才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审美情趣,还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课文的阅读理解,逐步养成向上进去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都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实施;情感教育
【正文】
  1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现状分析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化的学科,其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无论是学生的情感还是教师的情感,都渗透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由此可见,情感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当前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重视学生解题技巧的培养,而将学生的情感培养忽视掉。另外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精力、时间的缺乏也直接影响着情感教育的实施。虽然现在情感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很多困难。
  2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是一门高深的学科,从古至今,每一代选官用人都会通过文笔来考查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如今,语文教育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着重于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其中,在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知识与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而在这个形成过程中,语文教师就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语文教师就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通过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起到传承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明的作用。 
  俗话说的好,没有感情的教学是空白的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要尽可能地去挖掘教材的丰富情感因素,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情感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提高教师语文教学技能的因素之一。掌握情感教育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内驱力得到激发,使作品、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更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也更容易形成。如此,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情感得到不断丰富,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规律得到了尊重。同时,初中语文教学中强调情感教育应当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教师能够运用优秀的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3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措施
  3.1通过创设情感基调,调动学生情感
  良好的情感氛围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创设情感基调的前提,教师在课前应做足功课,广采博览,老师带领学生们剖析作品前,应先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真实的人生经历,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只有透切了解作品的内涵,才可以更好组织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应该对作品的字、词、语、修辞进行自觉领悟。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善于诱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亮点”,引导学生慢慢的进入到角色中去,去感受与作者经受到的同样境界。例如:如果教师没有了解过台湾女诗人冰心,没了解过她经历的坎坷,她背井离乡的游子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她思念祖国的赤子之心,就无法把握住她的作品《纸船》中的情感基调,从而无法饱含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所以说老师应将情感作为载体,创设情境,将课文蕴藏的情感把握好,通过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对情感产生共鸣,进而营造浓郁的情感氛围。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渴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课文主动探索的欲望,从而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情感中受到作者心灵的洗礼。
  3.2通过阅读激发学生情感,获取学生体验
  语言是传递思想情感的一种有效手段。绘声绘色地朗读文章,做到以声传情,能够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引起心灵上的共鸣。从而能够自然而然的陶醉在文章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激情洋溢的教学往往打动学生心灵,感染学生,激发学习的欲望。教师内心深处领悟作品,能把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潜移默化,传导并且触动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达到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某些情境,要做到使自己能够陷入作品之中,通过蕴含丰富情感的教学语言来深深打动学生,引起心灵的触动与共鸣。因此,实施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务必摆脱僵化、固定的教学理念的束缚,发掘情感因素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无穷魅力。例如:著名作家余光的《乡愁》,他将浓厚的思乡之情,注入在他的诗作之中,仅仅通过几行诗就呈现出了四幅鲜活的生活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对妻子、母亲、以及祖国的思念、眷恋之情熔于一炉,强烈的表达出对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渴望。感人肺腑的语言不仅激励学生的情感,传导触动浓郁的乡思之情,更体会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3.3通过引导课外读物,拓展情感外延
  如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一词,词中通过排山倒海气势的上阙,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雪景图,隐喻波澜壮阔的革命场景。下阕通过改天换地的豪情,展开了一幅壮丽的中华历史长卷,表达了诗人伟大的胸襟和抱负。还有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词中饱含建功立业的报国之情、昂扬之志,又隐含着失意之苦、无奈之情。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其豪迈的共性特点并且强化情感体验,通过情感认知不断提高学生对审美的兴趣,得出二者心境截然不同。那么根据这些情况说来实施情感教育一般以课堂教学为主,单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对情感教育的求知欲,因此,课外阅读显得格外重要,同样也是有效地拓展情感教育的好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应开展丰富的室内外语文活动,如组织课外阅读小组,交流心得体验。布置课外读书日记、周记,批阅、指导课外读写等。还可以利用学习园地、教室里黑板报等形式,推出课文情感故事,举办古诗文背诵比赛等这不仅,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课外阅读,使学生不断充实自己的情感世界,开阔学生的视野,品味作品内涵,是课堂情感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3.4通过寻找心灵契合点,建立师生关系
  拥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教师是情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执行者,其作用体现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一般情况下,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民主、专制或放任三种师生关系。建立既不能过于放纵又不能过于威严的和谐师生关系对情感教育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有利于课堂情感方面的教学效果增强,而且还是情感态度教育进行的有效保障。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并多以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建立融洽、合作、和谐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传统观点认为教师是“老学究”“老古板”,从而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厌恶和逆反心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不能认真听讲,对技能和知识的学习也不认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规范并且富有美感的语言教学,通过拟人、比喻、象征、夸张等修辞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积极地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情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例如鼓励和表扬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等多种方式建立比较融洽的师生关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在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情感的培养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情感修养,深入挖掘教材各类情感素材,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在教学设计方面渗透丰富深刻的情感教育,这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资助学习的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水平,促成适合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融于情感发展的历程,去愉快接受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贵华.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践教学2013(17):129—131
  [2]黄有国,尹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思维的培养[J],2013,(10).73-74
  [3]李晓敏.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情感的培养[J],思维创新2014.(3):58-60
  [4]许海峰.教学中对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训练[J].科技资讯2012,11(31):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