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探析
【作者】 钱春莲
【机构】 新疆乌苏市甘家湖牧场中心学校
【摘要】阅读能力是重要的语文能力,阅读能力是一个人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体现,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通过阅读获得新知识,达到语文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学生从小掌握了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产生语文学习兴趣。本文分析了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正文】
阅读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语文阅读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语言知识不断积累、反复训练的结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阅读能力的提升依赖于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语言技能的提高,所以,要想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就要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入手,夯实他们的语言文字基础,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亦步亦趋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完善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一、严抓字词、夯实基础
阅读能力体现为一种语文综合能力,一个人具备良好阅读能力的前提是拥有充足的词汇量,熟知一种语言的表达模式,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字词知识,逐步搭建成健全的语言系统,从字到词再到语句、语篇的发展与过渡,小学生处于语文基础学习时期,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夯实学生的字词句基础。
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开始严抓小学生的字词句基础,每学完一篇课文,都要注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可以通过默写测试、组词测试等来验收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扎实、牢固地学习并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信息。
在字、词等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初步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多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每学一个词汇,都要求学生利用这一词汇来造句,这样就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随着学生接触的文字、文本量不断扩大,学生就会自然明确这些词汇的用法,为日后的语篇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二、图画辅助,兴趣阅读
小学生的语文语言储备量相对有限,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只初步掌握一些字词,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难免带有一定的挑战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图画辅助的方法。图画为小学生提供了形象又逼真的画面,小学生在五颜六色图画的感染下,自然会对图画内容以及图画背后的故事十分着迷,这样学生就能够带着兴趣去阅读图画对应的文字故事,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或者“狐狸和乌鸦”类似的童话故事类课文时,教师可以上网搜寻一些与之相关的图画,要尽量保证图画画面的形象、生动、逼真,能够为学生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享受,学生只要一看到这些图画就会立即产生阅读的兴趣,同时也会通过猜想、猜测等方式来深入探究隐藏在这些图画后面的故事,会主动集中精力阅读课文。
同时,教师也可以为低年级学生订阅一些连环画、故事书等课外阅读材料,可以调动家长参与其中,通过与家长沟通获知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有针对性地进行订做,将这些课外读物的阅读纳入学生的课后学习计划,家长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完成每日一课的阅读训练计划,学生在生动的画面、简短的文字中学会更多的语言文字知识,掌握良好的语文阅读技巧,同时也收获了阅读的乐趣。
三、教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也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做支撑,一些阅读能力好的学生往往能够读懂比自身所学知识等级更高、难度更深的文字,不仅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则是他们具备良好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因此,教授学生更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能够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
例如:常见的阅读技巧有:默读、浏览、生词猜测、段落过渡等等。这些都是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学会针对不同的文章类型,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阅读技巧,重点运用学生课内的课文作为训练对象,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沿着标题这一线索来阅读,并思考“小兴安岭怎样美丽”“这种美丽体现在什么地方?”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章,自然会把握重点,掌握文章的中心主旨,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获得提升。
四、保证质量,提高能力
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培养需要高质量的阅读做基础,教师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必须保障学生的阅读质量,例如:在为学生布置课后阅读作业时,要具体到哪一本书的哪一个篇幅,并要求学生不仅要完成这一篇幅的阅读,同时也要写出大概的故事梗概,或者以读后感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想,或者要求学生在第二天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这些阅读故事,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为了确保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也可以每周抽出一到两节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阅读辅导,教授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并针对学生的课后阅读成果进行统一评价,使学生通过评价总结来主动反思,保证学生通过阅读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要本着逐步引导、由浅入深的原则,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乐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日积月累,带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佩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期刊论文]-教师2010(11)
[2]苗小丽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期刊论文]-科教创新2011(9)
[3]轩卫敏.刘娜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2013(20)
阅读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语文阅读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语言知识不断积累、反复训练的结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阅读能力的提升依赖于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语言技能的提高,所以,要想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就要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入手,夯实他们的语言文字基础,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亦步亦趋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完善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一、严抓字词、夯实基础
阅读能力体现为一种语文综合能力,一个人具备良好阅读能力的前提是拥有充足的词汇量,熟知一种语言的表达模式,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字词知识,逐步搭建成健全的语言系统,从字到词再到语句、语篇的发展与过渡,小学生处于语文基础学习时期,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夯实学生的字词句基础。
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开始严抓小学生的字词句基础,每学完一篇课文,都要注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可以通过默写测试、组词测试等来验收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扎实、牢固地学习并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信息。
在字、词等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初步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多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每学一个词汇,都要求学生利用这一词汇来造句,这样就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随着学生接触的文字、文本量不断扩大,学生就会自然明确这些词汇的用法,为日后的语篇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二、图画辅助,兴趣阅读
小学生的语文语言储备量相对有限,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只初步掌握一些字词,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难免带有一定的挑战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图画辅助的方法。图画为小学生提供了形象又逼真的画面,小学生在五颜六色图画的感染下,自然会对图画内容以及图画背后的故事十分着迷,这样学生就能够带着兴趣去阅读图画对应的文字故事,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或者“狐狸和乌鸦”类似的童话故事类课文时,教师可以上网搜寻一些与之相关的图画,要尽量保证图画画面的形象、生动、逼真,能够为学生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享受,学生只要一看到这些图画就会立即产生阅读的兴趣,同时也会通过猜想、猜测等方式来深入探究隐藏在这些图画后面的故事,会主动集中精力阅读课文。
同时,教师也可以为低年级学生订阅一些连环画、故事书等课外阅读材料,可以调动家长参与其中,通过与家长沟通获知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有针对性地进行订做,将这些课外读物的阅读纳入学生的课后学习计划,家长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完成每日一课的阅读训练计划,学生在生动的画面、简短的文字中学会更多的语言文字知识,掌握良好的语文阅读技巧,同时也收获了阅读的乐趣。
三、教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也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做支撑,一些阅读能力好的学生往往能够读懂比自身所学知识等级更高、难度更深的文字,不仅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则是他们具备良好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因此,教授学生更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能够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
例如:常见的阅读技巧有:默读、浏览、生词猜测、段落过渡等等。这些都是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学会针对不同的文章类型,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阅读技巧,重点运用学生课内的课文作为训练对象,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沿着标题这一线索来阅读,并思考“小兴安岭怎样美丽”“这种美丽体现在什么地方?”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章,自然会把握重点,掌握文章的中心主旨,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获得提升。
四、保证质量,提高能力
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培养需要高质量的阅读做基础,教师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必须保障学生的阅读质量,例如:在为学生布置课后阅读作业时,要具体到哪一本书的哪一个篇幅,并要求学生不仅要完成这一篇幅的阅读,同时也要写出大概的故事梗概,或者以读后感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想,或者要求学生在第二天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这些阅读故事,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为了确保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也可以每周抽出一到两节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阅读辅导,教授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并针对学生的课后阅读成果进行统一评价,使学生通过评价总结来主动反思,保证学生通过阅读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要本着逐步引导、由浅入深的原则,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乐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日积月累,带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佩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期刊论文]-教师2010(11)
[2]苗小丽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期刊论文]-科教创新2011(9)
[3]轩卫敏.刘娜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