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打造有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作者】 周丽芳
【机构】 广西田东县平马镇上法村小学
【正文】现在新课程改革正走进校园,走进老师的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中,许许多多的新的名词,新的理念,不断的涌入我们的视野,令人眼花缭乱,有时我觉得我不会备课了。数学课应该怎么上?我感到茫然。心中充满疑问和困惑。从那天起,我不断思考,实践,试图给自己一个最完美的回答。在新课改实践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要求教育者关注学习者的自身感受与个体学习,改变不利于学习者发展的学习方式,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究。只有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改用“与”)知识基础上(删除“,”)感悟、体会(增加“,”)并经历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探索的过程,才能在得到知识的同时,生成捕捉知识,探索未知的智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带着我的学生在探索性学习领域开始了新的思考与实践。
一、走“近”数学——数学就在你身边
“数学就在你身边,你了解它多少?”孩子们最初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时刻与数学共处。备课时,我有意的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是否改为“情景”?)和问题,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中。我首先做的就是让学生“知数学”进而爱数学。知是一种需要。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这种精神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增加“综合学生的不同智慧”),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最高境界。
比如在教学《24小时计时法》时,导入课时,我宣布:明天6时30分每位同学准时在操场集合,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参加一个活动。主办方要求:必须准时到,超过时间就被取消。一听到这,同学们像炸开了的锅。纷纷提出质(加“疑”字),到底是早上6时30分,还是晚上6时30分?通过这一事例,使学生初步感知使用12时计时法,很容易引起一些误会。那还有没有其他更简便、准确的计时方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情不自禁的在新生成的问题情境中,去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接着在学生初步认识24时计时法,初步掌握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钟面时刻的基础上,我又请学生想一想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24时计时法,举例说说。并为学生展示一些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实例,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大胆放手,注重合作
2014年12月,有幸参加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义务讲学团,为广西田东县农村小学教师送教上一节示范课。当时接到任务的时候,有的老师问我,打算怎样上?我说我想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大家都担心,当下农村小学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行吗?当时我也很犹豫。通过认真分析,认为《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所以我致力于学习方法的改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中交流合作。让每个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课的开始,我给每个学生一张长方形纸,告诉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同学们乐开了花,场面非常热烈。有的画画;有的折纸;有的剪……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认真的表情,开心的笑容,我的内心不禁涌起一丝感动,一丝不安。感动的是孩子们参与到这次学习活动是那样的投入与忘我;不安的是他们能做出我想要的答案吗?他们能从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吗?如果不能我该怎么接着下一步?带着这些疑惑,我只有满怀着感动与不安,静静地站在一边,默默地关注我的每个学生,耐心等待。渐渐我看到我想见到图案。我更有信心啦。接下来我让孩子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说说制作过程;然后提出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孩子们因为都是亲身经历,所以很快就得出:沿着折痕对折后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我出示如下图形:
提问: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觉得那些是轴对称图形,那些不是?稍作观察与思考后——
生1:我觉得五边形和圆是轴对称图形,其他不是。
生2:我认为这五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3:我觉得第一个和第三个不是,其余都是。
师:多好呀!课堂里出现不同的声音了。同学们就这一问题发表了不同见解。那究竟该听谁的?
听我的、听我的……
突然听到一个学生轻声嘀咕:动手试一试不就知道啦。
师:多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说出来!
生4自信大声说:我们可以动手对折试一试。
师:对呀。当意见出现分歧时,与其盲目地相信自己,或者听从别人,还不如亲自动手试一试,用事实说话!
学生纷纷拿出图形动手操作、验证,有些还在小组内轻声进行交流。
师:动手操作后,大家对这一问题一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谁来说说?
生5:一开始我以为这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现在我确认它不是轴对称图形啦。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5:把三角形对折后,发现两边不能完全重和,所以这个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在事实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意见。真好!
生6:我想说这个平行四边形,原来以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可是对折后才发现它不是。
师:看来,仅依靠观察得出的结论有时不准确,还需要动手实验进行验证。
生7:老师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后,发现两边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
生8:我不同意。虽然对折后两边大小一样,但是对折后两边没有完全重和,你看,这边多出一些,而那边又少一些,不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生7:沿着折痕剪开,换一个方向后对着两边就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生8: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说对折而不是说剪开,再说剪开就破坏原来图形的特点。
很多同学给了赞同的掌声。
师:在这么多证据面前,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7:我也同意它不是轴对称图形啦。
生9:我还有补充。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那它就是轴对称图形。
为了证明他的想法,他还剪出一个菱形演示给大家看。
师:你的发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纷纷列举菱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真好。感谢大家,是你们让大伙的思考从一般走向特殊。的确,这样考虑问题,要比原来完整和准确多了。看来,数学学习中,具体的问题还真得具体对待。
回顾这些教学片断,没有多彩的画面。然而透过朴实无华的教学实录本身,我发现,在短短的教学时间里,学生不仅对“六个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这一问题获得清晰、深刻的认识,更由此引申开去,在对话和思辨中获得了对一般和特殊的辩证思考。对直觉猜测与实践验证复杂统一性的深刻体会,对思维全面性和深刻性的丰富体验。在特定的时空里,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他们尽享因数学思考带给他们的思维确定性、变通性、灵活性、辩证性。数学的真理感、数学思考的内在美、数学丰富的思维方法等,正是在这样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对话和思辩过程中悄悄滋润学生的心灵。化作学生思考的力量源泉。孩子们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真,我从他们的笑脸中读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探索后小组合作成功后的喜悦与欢欣。他们也从中体会出在有限的时间内,许多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与魅力。
三、数学教学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去,给学生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让探究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如:《三角形的特称》主张多次实验来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主张把一切还给学生,怎么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问题抛出,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以问题为载体,尝试着合作交流。学生能自己探索发现的,不提醒;学生能通过思考描述出来的,不引导;学生能自己总结的,不告知。允许学生出现困惑,允许学生出现疑问;允许学生出现自己的预设中没有的问题。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
四、合理选择教与学的方式,促使学生有效参与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与尝试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提高与发展。
以学定教,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探索数学知识。《圆的认识》是关于概念教学的一节展示课。通过教学本课,我的收获颇多,感慨也不少。下面我从准备和上课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是对这次展示活动的准备。《圆的认识》是属于几何概念的教学。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设计。一共设计了两套不同的教学模式:1、从日常生活出发感知圆——自主探究画圆——认识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2、情境创设提出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操作讨论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画圆——首尾照应解决问题。通过几次试教,发现第一套方案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曾一度的想超越教材,不依照教材呈现的顺序来进行教学,其实,对于教学我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为创造情境而去创造。这并不符合我们教学的宗旨。我们的教学,可以异彩纷呈,但是应该给学生呈现最自然的,最易接受的方法,刻意的装饰只能是“东施效颦”,适得其反。
在试教的过程中,同时我也深感研究教材的重要性。平时一堂课,上过了也就过了,最多自己对某些成功或失败处进行反思。而在集体研讨时,才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甚至是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深究,如果给无限的时间,研讨也将会是无限的。
第二,关于课堂教学的体会:基于各方面的准备,我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具体有两方面完成较好: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在实际应用中呈现了餐盒、蛋糕等与现实生活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讨论套圈活动场地设计方案,怎样在操场画一个半径是3米的圆。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下转第26页)(上接第28页)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1、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利用板书中的圆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圆内、圆外、圆上三个名称。进而理解圆上有无数个点”、“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部分内容教材里没有安排,但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补充这一内容对圆的概念的认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边学概念边探讨特征,通过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探索半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3、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直径的特征,有了探讨半径特征的经验,直径的特征便“水到渠成”了。4、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其他特征,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5、应用知识,体验价值。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演示自制教具车轮是三角形的、长方形的、正方形的,让学生在好奇与愉悦的氛围中明白了车轮做成圆的车就跑的既快又稳道理。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体现了学习的乐趣。正真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又服务生活。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自己熟悉的课堂、熟悉的教学内容,怎样改变(是否加“或”字)不变的工作状态,(加“才”字)能在每天的实践中享受精彩过程的和谐与快乐?
尊重我们的学生,努力为他们提供数学思考的空间,搭建展示思维的舞台;相信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思考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才能与学生共同提高,才能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享受过程带来的和谐与快乐。
一、走“近”数学——数学就在你身边
“数学就在你身边,你了解它多少?”孩子们最初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时刻与数学共处。备课时,我有意的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是否改为“情景”?)和问题,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中。我首先做的就是让学生“知数学”进而爱数学。知是一种需要。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这种精神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增加“综合学生的不同智慧”),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最高境界。
比如在教学《24小时计时法》时,导入课时,我宣布:明天6时30分每位同学准时在操场集合,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参加一个活动。主办方要求:必须准时到,超过时间就被取消。一听到这,同学们像炸开了的锅。纷纷提出质(加“疑”字),到底是早上6时30分,还是晚上6时30分?通过这一事例,使学生初步感知使用12时计时法,很容易引起一些误会。那还有没有其他更简便、准确的计时方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情不自禁的在新生成的问题情境中,去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接着在学生初步认识24时计时法,初步掌握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钟面时刻的基础上,我又请学生想一想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24时计时法,举例说说。并为学生展示一些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实例,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大胆放手,注重合作
2014年12月,有幸参加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义务讲学团,为广西田东县农村小学教师送教上一节示范课。当时接到任务的时候,有的老师问我,打算怎样上?我说我想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大家都担心,当下农村小学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行吗?当时我也很犹豫。通过认真分析,认为《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所以我致力于学习方法的改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中交流合作。让每个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课的开始,我给每个学生一张长方形纸,告诉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同学们乐开了花,场面非常热烈。有的画画;有的折纸;有的剪……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认真的表情,开心的笑容,我的内心不禁涌起一丝感动,一丝不安。感动的是孩子们参与到这次学习活动是那样的投入与忘我;不安的是他们能做出我想要的答案吗?他们能从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吗?如果不能我该怎么接着下一步?带着这些疑惑,我只有满怀着感动与不安,静静地站在一边,默默地关注我的每个学生,耐心等待。渐渐我看到我想见到图案。我更有信心啦。接下来我让孩子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说说制作过程;然后提出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孩子们因为都是亲身经历,所以很快就得出:沿着折痕对折后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我出示如下图形:
提问: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觉得那些是轴对称图形,那些不是?稍作观察与思考后——
生1:我觉得五边形和圆是轴对称图形,其他不是。
生2:我认为这五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3:我觉得第一个和第三个不是,其余都是。
师:多好呀!课堂里出现不同的声音了。同学们就这一问题发表了不同见解。那究竟该听谁的?
听我的、听我的……
突然听到一个学生轻声嘀咕:动手试一试不就知道啦。
师:多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说出来!
生4自信大声说:我们可以动手对折试一试。
师:对呀。当意见出现分歧时,与其盲目地相信自己,或者听从别人,还不如亲自动手试一试,用事实说话!
学生纷纷拿出图形动手操作、验证,有些还在小组内轻声进行交流。
师:动手操作后,大家对这一问题一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谁来说说?
生5:一开始我以为这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现在我确认它不是轴对称图形啦。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5:把三角形对折后,发现两边不能完全重和,所以这个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在事实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意见。真好!
生6:我想说这个平行四边形,原来以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可是对折后才发现它不是。
师:看来,仅依靠观察得出的结论有时不准确,还需要动手实验进行验证。
生7:老师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后,发现两边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
生8:我不同意。虽然对折后两边大小一样,但是对折后两边没有完全重和,你看,这边多出一些,而那边又少一些,不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生7:沿着折痕剪开,换一个方向后对着两边就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生8: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说对折而不是说剪开,再说剪开就破坏原来图形的特点。
很多同学给了赞同的掌声。
师:在这么多证据面前,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7:我也同意它不是轴对称图形啦。
生9:我还有补充。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那它就是轴对称图形。
为了证明他的想法,他还剪出一个菱形演示给大家看。
师:你的发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纷纷列举菱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真好。感谢大家,是你们让大伙的思考从一般走向特殊。的确,这样考虑问题,要比原来完整和准确多了。看来,数学学习中,具体的问题还真得具体对待。
回顾这些教学片断,没有多彩的画面。然而透过朴实无华的教学实录本身,我发现,在短短的教学时间里,学生不仅对“六个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这一问题获得清晰、深刻的认识,更由此引申开去,在对话和思辨中获得了对一般和特殊的辩证思考。对直觉猜测与实践验证复杂统一性的深刻体会,对思维全面性和深刻性的丰富体验。在特定的时空里,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他们尽享因数学思考带给他们的思维确定性、变通性、灵活性、辩证性。数学的真理感、数学思考的内在美、数学丰富的思维方法等,正是在这样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对话和思辩过程中悄悄滋润学生的心灵。化作学生思考的力量源泉。孩子们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真,我从他们的笑脸中读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探索后小组合作成功后的喜悦与欢欣。他们也从中体会出在有限的时间内,许多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与魅力。
三、数学教学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去,给学生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让探究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如:《三角形的特称》主张多次实验来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主张把一切还给学生,怎么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问题抛出,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以问题为载体,尝试着合作交流。学生能自己探索发现的,不提醒;学生能通过思考描述出来的,不引导;学生能自己总结的,不告知。允许学生出现困惑,允许学生出现疑问;允许学生出现自己的预设中没有的问题。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
四、合理选择教与学的方式,促使学生有效参与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与尝试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提高与发展。
以学定教,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探索数学知识。《圆的认识》是关于概念教学的一节展示课。通过教学本课,我的收获颇多,感慨也不少。下面我从准备和上课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是对这次展示活动的准备。《圆的认识》是属于几何概念的教学。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设计。一共设计了两套不同的教学模式:1、从日常生活出发感知圆——自主探究画圆——认识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2、情境创设提出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操作讨论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画圆——首尾照应解决问题。通过几次试教,发现第一套方案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曾一度的想超越教材,不依照教材呈现的顺序来进行教学,其实,对于教学我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为创造情境而去创造。这并不符合我们教学的宗旨。我们的教学,可以异彩纷呈,但是应该给学生呈现最自然的,最易接受的方法,刻意的装饰只能是“东施效颦”,适得其反。
在试教的过程中,同时我也深感研究教材的重要性。平时一堂课,上过了也就过了,最多自己对某些成功或失败处进行反思。而在集体研讨时,才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甚至是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深究,如果给无限的时间,研讨也将会是无限的。
第二,关于课堂教学的体会:基于各方面的准备,我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具体有两方面完成较好: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在实际应用中呈现了餐盒、蛋糕等与现实生活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讨论套圈活动场地设计方案,怎样在操场画一个半径是3米的圆。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下转第26页)(上接第28页)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1、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利用板书中的圆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圆内、圆外、圆上三个名称。进而理解圆上有无数个点”、“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部分内容教材里没有安排,但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补充这一内容对圆的概念的认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边学概念边探讨特征,通过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探索半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3、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直径的特征,有了探讨半径特征的经验,直径的特征便“水到渠成”了。4、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其他特征,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5、应用知识,体验价值。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演示自制教具车轮是三角形的、长方形的、正方形的,让学生在好奇与愉悦的氛围中明白了车轮做成圆的车就跑的既快又稳道理。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体现了学习的乐趣。正真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又服务生活。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自己熟悉的课堂、熟悉的教学内容,怎样改变(是否加“或”字)不变的工作状态,(加“才”字)能在每天的实践中享受精彩过程的和谐与快乐?
尊重我们的学生,努力为他们提供数学思考的空间,搭建展示思维的舞台;相信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思考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才能与学生共同提高,才能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享受过程带来的和谐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