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

【作者】 周 平

【机构】 四川省眉山外国语学校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师从课堂讲授者转变成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也转变了在课堂中的角色,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否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文章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正文】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其具体目标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目前我校在高一、高二年级强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问题解决模式”,以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突出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自主发展,努力达到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然而,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活跃与主动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多样的教学行为,却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追求。
  一、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新的教材观强调要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而不是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要科学的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探究学习是使学生直接参与质疑问难,探索释疑,学生是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学习过程便是研究过程、创新过程,也是收获过程。在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中,探究式学习方式能体现出以下几点转变:⑴打破对知识纯粹客观性的盲目迷信,将教学作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⑵在探究过程中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⑶建立互助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中学生物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由注重教师“教”向注重学生“学”转变;由注重学习系统化知识向注重学习生活化、整合化的知识转变;由注重知识的强制性接受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与建构转变;由注重个体学习进步向个体学习集体协作并重转变;由注重统一标准向关注个体差异转变。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的探究学习能够适应这一要求,应该成为高中生物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学习方式。
  三、创设探究情景,培养问题意识。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而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往往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难。因此,生物实验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提问,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正如19世纪末达尔文通过对植物向光性现象的观察,深入思考,探讨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从而开启生长素发现的大门。所以,在平时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日常生活中现象的观察:在做菜陷时,加入盐就有水分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就会造成“烧苗”的现象。通过现象观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同时让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在得出结论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发现问题,如植物细胞会由于过多吸水而涨破吗?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还能复原吗?让学生充分挖掘问题的实质,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与探索,能更好地理解知识,获取学问,而且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培养了科学研究方法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四、注重实验探究过程,加强科学方法训练。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程理念,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物教师不但应该接受这一理念,而且必须将这一理念体现到教学行为中去。探究性实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经历了质疑、思考、动手、分析、解疑的过程,符合中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利于学生把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从而转化为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学生的整体素质优化增添坚实丰厚的生长点。如在“叶绿素的分离和提取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巧妙地将问题设计成新的探究点,让学生探索,比如:滤纸条的制作时为什么要剪去两个角?用滤液划线时为什么要细、要齐等探究问题的提出,会促使学生设置必要的对照实验,并从中得出结论。又如在指导学生根据生态平衡的原理制作了一个生态球。完成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本生态球是密封的,为什么其中的生物能较长时间生存?②如果把生态球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将会出现什么后果?③如果生态球放入过多的鱼,后果又将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探究。通过实验探究,把知识真正内化,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知识迁移的能力,很好的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挑战,教师只有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业务能力,才会使课堂教学有效,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汪小丽.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探析[J].才智,2011,(26).
  [2]陈永祥.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综合版),2014,(7).
  [3]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
  [4]王海荣.构建多元化的高中生物学科PBL教学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