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学校如何应对农村独生子女学生教育难题

【作者】 黄武平

【机构】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

【摘要】随着农村社会观念的改变,独生子女在农村已不少见,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学校在对农村独生子女的教学中碰到了一些难题。本文,主要分析对农村独生子女教育中遇到的难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措施,目的在于为促进农村独生子女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独生子女;教育难题
【正文】
  1. 前言
  当前,农村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国家计划生育的推进和农村家庭思想观念逐渐变化的结果。而农村家长因欠缺科学、合理的教育知识,施行不当的教育方式,采用不当的教育手段,使得这些农村独生子女中大部分孩子进入学习后心理、行为有所偏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也不利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学校应当注重农村独生子女的有效教育问题,发现这些孩子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并加以纠正、引导、告诫,进而促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规范其行为,促进学校人才的培养快速发展和稳步提高。
  2. 农村独生子女存在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差
  2.1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一般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一方面,父母对孩子过分关心,照顾周到,生怕孩子缺什么、少什么,对子女的经济投入占家庭的主要经济支出,使得子女缺乏生活中应有的勤俭节约意识,容易铺张浪费[1]。另一方面,父母从小对孩子“衣来张口,饭来张口”,致使独生子女缺失自己动手的自理意识,不但对父母有过强的依赖性,不会洗衣、做饭、买菜、搞卫生等生活琐事,缺乏自理能力和独立性,而且容易养成懒惰、娇气的生活习惯,缺乏责任感和承担能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2过于自我,欠缺集体荣誉感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一般家长的情感都以小孩为中心,爸爸妈妈百般爱护、爷爷奶奶千般宠爱、外公外婆捧在手心里,生怕孩子不高兴或受委屈,孩子有什么要求都会百般克服困难去成全,甚至孩子提出过分、无理的要求,父母不同意,孩子一经哭闹,父母也会对其导迁就纵容,导致孩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和过强的优越感,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不会为他人着想、采取自私自利的做法,在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处理人际关系表现出情感冷漠或毫不在乎的状态不懂得谦让,在学校集体生活时,过于我行我素,不听教师指导,不遵守学校纪律或班级纪律,缺乏集体意识,难以顾全大局。
  2.3内心承受能力差
  农村独生子女因从小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成长中遇到问题父母积极帮助处理,一点点进步都会得到父母极大的夸耀和赞赏,他们的成长过程是相对顺利的,挫折相对较少,导致他们犯错误时对他人的批评纠正意见接受能力较低,在遇到挫折、困难时,欠缺积极面对、处理的勇气,轻言放弃,没有坚定的信仰,意志薄弱[2]。成长过程中缺少自主处理问题机会的农村独生子女,也就意味着缺乏磨练意志、树立正确看待问题的观念态度和学习如何处理的机会,他们习惯于被围绕,他们在学校生活中一旦学习成绩差得不到教师的认可,一旦跟同学发生矛盾不会处理,就容易产生悲观的心态,消极面对问题,采用极端的方式进行发泄,进而自暴自弃,逃课去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
  3. 农村独生子女学生教育难题的应对措施
  3.1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农村独生子女基于缺乏与同龄人相处交流的机会,缺少学习他人长处、发现自身不足的机会,而学校的集体教育是影响个人行为的重要渠道,学校应当通过各种途径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引导他们融入集体,学会如何与他人平等相处、如何处理与他人关系、处理问题,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活动,明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进而增强集体荣誉感。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班级图书角,每个学生分别捐献自己觉得最有价值、最喜爱的图书放在图书角供全班同学阅读,并向同学们说明推荐该书的原因、读该书的好处。这样一来,不但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书,丰富自身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让同学们通过分享得到道理启迪,促进学生之间友好、平等、团结向上氛围的形成,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村独生子女的思想和行为。
  3.2针对农村独生子女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教育
  教师应当观察农村独生子女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针对他们个人情况设定特定的教育方案,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进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事态度。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可爱的小卡片,让学生先思考自己的优缺点,然后在卡片上表达从哪些事件体现了自身的优缺点,今后如何改正自己的缺点,如何让别人学习自身的优点,还可以写出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及喜欢他的原因,最后上交。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发现农村独生子女学生的不足和他们的心理状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引,进而帮助学生改正缺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树立学习他人优点的意识。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4×400接力比赛,各组队员可以自行招募啦啦队或者后援队伍,比赛前教师召集班干部私下号召其他学生在比赛中为农村独生子女加油、呐喊,鼓励他们不但要坚持完比赛还应竭尽全力赢得冠军,这样不但可以帮助促进农村独生子女与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而且有利于磨练他们的意志,帮助他们树立吃苦精神。
  3.3加强德育教育
  教师应当注重农村独生子女的品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品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3]。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月考总动员”、“放飞梦想”为主题的班会,学生分别谈谈自己为月考或者为实现梦想做了哪些准备。教师点评学生的做法,指出学生具备的优秀品质,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树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为之进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且做法告知全班同学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促进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说到做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有利于磨练农村独生子女的意志,加强特们的学习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向上、追求理想。
  3.4加强心理辅导
  农村独生子女在面对困难时意志薄弱,满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学校和教师应当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如:学校可以聘请资深的心理专家到学校进行“直面挫折,勇敢承担”的主题宣讲,目的在于教会学生们如何管理情绪,如何处理问题,解决问题,面对挫折困难时,应以何种心态面对,提高他们的承受能力,同时,身心健康发展。
  4. 总结
  农村独生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重大缺陷,重视农村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当针对这些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差,设定教学方案,注重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同时不断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辅导,方能使农村独生子女学生的教育难题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邓杰.山区农村独生子女在初中阶段行为偏差的教育探讨[J].广东省连州市西岸镇中心学校.2015,(06):31-33.
  [2]俞雪强.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以吴江区莘塔中学为个案[J].华中师范大学.2014,(10):41-43.
  [3]孙浩.农村独生子女德育问题探究[J].河南大学.2014,(0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