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作者】 邓 林
【机构】 贵州省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本文论述了《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备、教、辅、批、改、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探讨
【正文】
《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近10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机械制图》本课程的教学特点体会如下:
一、课前精心准备,力求授课清晰
教师在讲授每一堂课都应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这一三过程完成授课内容,这一三个问题应当做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富有启发性;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结论要简明准确、便于记忆。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围绕本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讲授顺序。如在进行重点内容“组合体视图的读法”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根据“使学生掌握读图方法”这一教学目的,抓住“读图方法”这一主线,应对前面章节的有关内容进行回顾,使同学们紧扣本节内容,从而引人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充分运用方法。有效运用所学的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对视图进行分析,并对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这两种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出其方法的不同之处,再通过举例讲解读图方法的具体运用,加强与学生进行互动而完成教学内容。
二、教材内容的提炼,绘图方法简明准确
《机械制图》是研究图样的一门学科。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和图解的能力。机械零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教得其法,学得轻松,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分析、归纳等逻辑艺术,提炼讲授内容,注意归纳各种绘图方法及视图特点。诸如:各形体邻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1)共面,当两形体邻接表面共面时,在共面处,两形体邻表面不应有分界线;
(2)相切,当两形体邻接表面相切时,由于相切是光滑过度,所以切线的投影在三视图上均不画出;
(3)相交,当两形体邻接表面相交,邻接表面之间一定产生交线。
对这些方法和特点进行归纳,为了使学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就应该在PPT课件中体现相应的视图或老师黑板上作图,让学生知道其内容的来龙去脉。同时在答疑、辅导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应启发、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注意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要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明。三言两语就能点到问题的实质,这就要求备课时要很好地提炼所讲的内容,注意归纳总结一些简明易记的结论。
在精讲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每个人创造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他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在绘制组合体的视图时,要弄清它由几个基本几何体组成,各基本几何体的形状、位置,相邻两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形式,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按照每一个基本几何体的所在位置逐个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注意根据组合形式正确画出相邻两基本体视图的交线,这样把单个的分析综合起来、从而得到组合体的视图,这就是综合的过程。用形体分析法读图也如此,根据一个图框一般是立体上一个面的投影的道理,把组合体的视图分解为若干个图框,利用投影关系对应找出每一图框的其余投影,抓住形状特征视图看懂各部分的形状,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再结合位置特征视图,把各部分组合起来,想象出该组合体的形状,这就是综合的过程。教师无论在讲授,辅导或批改作业时,都要经常地启发学生去分析和总结。另外,还要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如讲授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位置及其投影特性时,对两类特殊位置直线,只要分别讲透其中一种即可,然后启发学生进行推理,得出其余两种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切忌在课堂上把各种位置罗列。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就其内容来说,没有深奥难懂的理论和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通过一定课时进行绘图、读图、切制模型和绘制轴测图等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除保证足够的课外作业外,还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课内练习。课内练习的习题必须精心挑选,尽量与授课的内容、要求与学生有机结合,题目要有针对性,使之有利于帮助学生归纳和掌握教材的要点,有利于讨论解题思路和分析常见的错误等。
四、重教学艺术
1、重视板书、演示图或画图过程的重要性。美观、清晰、整齐的板书、演示图的绘图过程,在画图演示过程中一边画一边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能让课堂出现冷场现象,教学过程中,板书应尽量做到简明扼要、节次分明、条理清楚。演示图的绘图过程,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所绘制的图形应布置在黑板上能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作图过程的地方。图应画得清晰(适当大些)、准确,图线应粗细分明、文字要标准、工整、准确。同时应保证有一定的时间,以便于学生理解和笔记。一些讲授作图方法内容的图最好使用彩色粉笔按作图步骤有层次地画出,这样不仅易于讲清图中的内容,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树立了榜样。
2、熟读教材,确保讲授连贯流畅。讲课是讲解,不是读讲稿,更不是背教案。要有讲有解,既讲又解,才能引导学生集中思想、身临其境地获取知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编写教案又能离开教案讲授的本领。只有脱离教案,才能使讲授做到连贯流畅、从容自如,才能做到口语表达准确简洁,语音清晰明快。其次是在上课前夕应把本节课的教学内进行熟读,记住本节课讲授的顺序以及重点、难点、基本概念、作图方法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这样讲起课来也就可以做到连贯流畅了。
总之,通过备、教、练、艺相结合教学,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兴趣,大大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幼龙《机械制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第一版;
[2]王其昌《机械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8;
[3]冯秋官《机械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近10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机械制图》本课程的教学特点体会如下:
一、课前精心准备,力求授课清晰
教师在讲授每一堂课都应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这一三过程完成授课内容,这一三个问题应当做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富有启发性;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结论要简明准确、便于记忆。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围绕本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讲授顺序。如在进行重点内容“组合体视图的读法”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根据“使学生掌握读图方法”这一教学目的,抓住“读图方法”这一主线,应对前面章节的有关内容进行回顾,使同学们紧扣本节内容,从而引人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充分运用方法。有效运用所学的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对视图进行分析,并对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这两种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出其方法的不同之处,再通过举例讲解读图方法的具体运用,加强与学生进行互动而完成教学内容。
二、教材内容的提炼,绘图方法简明准确
《机械制图》是研究图样的一门学科。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和图解的能力。机械零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教得其法,学得轻松,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分析、归纳等逻辑艺术,提炼讲授内容,注意归纳各种绘图方法及视图特点。诸如:各形体邻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1)共面,当两形体邻接表面共面时,在共面处,两形体邻表面不应有分界线;
(2)相切,当两形体邻接表面相切时,由于相切是光滑过度,所以切线的投影在三视图上均不画出;
(3)相交,当两形体邻接表面相交,邻接表面之间一定产生交线。
对这些方法和特点进行归纳,为了使学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就应该在PPT课件中体现相应的视图或老师黑板上作图,让学生知道其内容的来龙去脉。同时在答疑、辅导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应启发、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注意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要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明。三言两语就能点到问题的实质,这就要求备课时要很好地提炼所讲的内容,注意归纳总结一些简明易记的结论。
在精讲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每个人创造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他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在绘制组合体的视图时,要弄清它由几个基本几何体组成,各基本几何体的形状、位置,相邻两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形式,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按照每一个基本几何体的所在位置逐个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注意根据组合形式正确画出相邻两基本体视图的交线,这样把单个的分析综合起来、从而得到组合体的视图,这就是综合的过程。用形体分析法读图也如此,根据一个图框一般是立体上一个面的投影的道理,把组合体的视图分解为若干个图框,利用投影关系对应找出每一图框的其余投影,抓住形状特征视图看懂各部分的形状,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再结合位置特征视图,把各部分组合起来,想象出该组合体的形状,这就是综合的过程。教师无论在讲授,辅导或批改作业时,都要经常地启发学生去分析和总结。另外,还要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如讲授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位置及其投影特性时,对两类特殊位置直线,只要分别讲透其中一种即可,然后启发学生进行推理,得出其余两种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切忌在课堂上把各种位置罗列。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就其内容来说,没有深奥难懂的理论和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通过一定课时进行绘图、读图、切制模型和绘制轴测图等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除保证足够的课外作业外,还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课内练习。课内练习的习题必须精心挑选,尽量与授课的内容、要求与学生有机结合,题目要有针对性,使之有利于帮助学生归纳和掌握教材的要点,有利于讨论解题思路和分析常见的错误等。
四、重教学艺术
1、重视板书、演示图或画图过程的重要性。美观、清晰、整齐的板书、演示图的绘图过程,在画图演示过程中一边画一边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能让课堂出现冷场现象,教学过程中,板书应尽量做到简明扼要、节次分明、条理清楚。演示图的绘图过程,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所绘制的图形应布置在黑板上能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作图过程的地方。图应画得清晰(适当大些)、准确,图线应粗细分明、文字要标准、工整、准确。同时应保证有一定的时间,以便于学生理解和笔记。一些讲授作图方法内容的图最好使用彩色粉笔按作图步骤有层次地画出,这样不仅易于讲清图中的内容,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树立了榜样。
2、熟读教材,确保讲授连贯流畅。讲课是讲解,不是读讲稿,更不是背教案。要有讲有解,既讲又解,才能引导学生集中思想、身临其境地获取知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编写教案又能离开教案讲授的本领。只有脱离教案,才能使讲授做到连贯流畅、从容自如,才能做到口语表达准确简洁,语音清晰明快。其次是在上课前夕应把本节课的教学内进行熟读,记住本节课讲授的顺序以及重点、难点、基本概念、作图方法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这样讲起课来也就可以做到连贯流畅了。
总之,通过备、教、练、艺相结合教学,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兴趣,大大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幼龙《机械制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第一版;
[2]王其昌《机械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8;
[3]冯秋官《机械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