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作者】 陈秀菊

【机构】 吉林省梅河口市湾龙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关键的一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中自悟、自疑、解疑”。针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文笔者从“以读促情,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含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拓展,不刻意追求形式的多样化”;“提高素养,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五个方面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特点地位;兴趣;多样化;态度
【正文】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高潮中,纵观现行语文教材,一改传统教材的单一陈旧,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文字优美发人深省的故事,无一不体现新课标人文性和工具必的和谐统一。向往美好的情境,美心自然和生命,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是新课程编选的一大准则。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怎样组织好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怎样组织好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
  一、以读促情,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阅读课,就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阅读自然要以读为本。形式多样的朗读,不同层次地读;初读感知,细读领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演读,配音读、示范读……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让学生读出文本内涵,领悟其思想感情。不学四年级下册第17课《触摸春天》是一篇富有诗情画的好文章;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在花间逗留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尖扑腾,小子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脸来张望。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就可以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诗意般的境界。
  二、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过程应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思索和发现,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尤其是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差。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其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自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体会、抒发情感;在朗读、理解、体验、交流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
  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但不能过多的代替学生,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语文课上要让学生自由放飞思维。不可束缚学生跟着老师转,许多问题,学生就能提出来,老师不必频繁发问。读课题再疑,读全段读懂了什么……“这样的提问有时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哪怕是一个词的理解,一个句子的领悟、某种思想上的认识……”也是难能可贵的,它反映出学生的自主思维得到发展。
  三、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是这远不够的,新课改倡导的是合作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氛围,让学生愉悦中合作探究学生。学生的合作意识强了,诸多疑难便能迎刃而解,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有些问题,学生单枪匹马是无法解决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展开讨论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不断地完善和升华自我的认识。在交流的时候,不但要让学生善于表达,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要我们的教师引导得当,许多问题在诸生的争执与讨论中得以解决。
  四、落实拓展,不刻意追求形式的多样化
  每学期,学校都要进行青年教师的公开课,几周下来,自己也听了不少的课了。有的语文课堂花样无数,学生兴致极高,可谓高潮不断,热闹非几。可问及本节课的收获,学生却说不清楚,无言以对。听写生字,到处出错;默写词语,东拉西扯;背诵片断,支支吾吾……课堂形式是要求多样,可无论有多少花样儿,最终目的是为了本节课知识的落实,每节课的教学形式必须围绕某个知识点设计,不能只求形式而忽视了本节课知识点的落实。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是关键。阅读课上不能流于形式,浮躁虚实。这样的阅读课也只是外实内虚,中看不务实。只是所谓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五、提高素养,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极其深广。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单纯传授知识,要极力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情感品质、审美情趣和个性人格等多方面的综合语文素养。适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在语文教材中,寓“语言文字”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的。鲜活生动的形象、精辟入理的道理、丰富高尚的感情……无一不闪烁着我们民族的卓越智慧和优秀的品格。《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中的人文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黔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通过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学形象和崇高深远的思想情操,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如《卡罗纳》一文教育孩子们要懂得关爱他人;《给予是快乐的》一文让学生感受到付出也是一种快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让孩子们深深领悟到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科技”单元将学生带进科技发达的领域里遨游,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童话”故事载着学生深入童话世界,与文本中的主人公周悲共喜;“写景”散文更是让学生欣喜、激动、一次次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美好与壮观,更加增强了热爱祖国的热情,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总之,阅读教学中可利用文本,让学生充分受到文化熏陶与启迪。